<p class="ql-block"> 一池残荷,满眼秋韵。走进曾坂,用镜头来探寻残荷之美,用平常心来感受岁月无情。时光就像一把杀猪刀,曾几何时,小荷才露尖尖角,亭亭玉立冰荷艳,如今已然满池萧瑟,芳华难寻。</p><p class="ql-block"> 残荷虽残,却风骨犹存,丽质乃在。当您放眼望去,用心细品,您能看到满池残荷,正以另一种形态的美,呈现在您的眼前。屹立的荷茎,犹如三千年不倒的胡杨林,或呈几何形状,或如拼音字母,赓续着出污染而不染的荷之精神。此时,褚黄色的荷叶,仿如非洲部落里那一座座简陋的草毡房。拥挤在水中的莲蓬,探出头来,与风中摇曳的莲蓬,遥相呼应,一粒粒莲仔去了哪儿?一只水虱,在水面上游弋,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圆圈。它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像走行于戈壁沙漠间的骆驼,像红宝石、绿度母般的莲叶,可是你要探寻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一池残荷,数不完人们对荷花的称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民国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写下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还有那无数的丹青画家,因残荷而绘制的一幅幅惊艳而简约的中国画,还有那无数的摄影家,运用光影拍下的一帧帧美照,都是对荷花的赞美与称颂,都是对中国文化深切的表白。一池残荷,道不尽人们对人间沧桑的认知。岁月有轮回,历史必然。荷的一生,如人生一世,似草木一秋。有萌芽之童真,有青春之惊艳,有残荷之凄美,更有来年之重生。每一轮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荷之清濯精神当永存。</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6日下午,德化县老年大学摄影学会依据本学期教学安排,在苏凯老师如何拍摄荷花的授课之后,为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实践的做法,组织学员21人前往德化县上涌镇曾坂传统古村落拍摄残荷活动,提高了学员拍摄水平。</p><p class="ql-block">(注:有待甑选部分学员图片附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