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桥,为我开过青春证明……

云南李孝培 (影视策划 编剧)

<p class="ql-block">在云水边关麻栗坡县城,架设于畴阳河上的向阳桥,可能是通往城东岸最早的桥梁之一。</p><p class="ql-block">我最初认识的向阳桥,是一座木桥。木桥上方建有风雨楼,“人”字形木架,青瓦覆顶,可为人们遮挡风雨;桥两边是镶在木柱里的长凳,后有扶栏,可让人们安然而坐,倾听滔声拍岸,风戏柔柳,或信口开河,侃侃人情世故。桥下面的流水缓而深,是游泳者的理想场所。炎炎夏日,不时有人把桥面当跳水台,洋洋自得地一跃而起,斜插入水,然后在不远处冒出头来,踩水、吐气,再畅游一番;有的从桥上入水,显得笨拙一些,作垂直降落运动,像炮弹一样砸进水里,“咚”的一声,水花高溅,让人发笑。</p><p class="ql-block">桥下面的沙细而净,是理想的建筑材料。在县城读初中时,每逢家里拿不出钱来帮我交学费和每月6元的伙食费,我就像其他农村来的同学一样,到桥下捞沙论立方卖,虽然肩膀磨出了血泡,但想到这样能度过难关读完初中,心里还是甜滋滋的。</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县城的渐渐下移,木桥被钢筋水泥所代替——人们仿赵州桥的式样把向阳桥改成了水泥桥,后又逐步加宽。桥顶的风雨楼没有了。</p><p class="ql-block">虽然改建后的向阳桥宽敞、洋气,但整个桥面祼露在阳光下,没有了风雨楼营造出的韵致;桥下的水面也因泥沙淤积而变浅,加上心存水被污染的疑虑,所以再也没有人把桥面当跳水台,搞洋洋自得和有点笨拙的“入水式”了;捞沙嘛,同样成了铭刻于心的记忆,让人怀想。 (写于2009年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