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海牙

Jenny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荷兰印象之海牙--皇家之城</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海牙离鹿特丹很近,乘火车不过30分钟。出发前预定好火车通票(无班次限制,车票一周内有效),一切如计划,妥妥的。</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说好到海牙去看《戴珍珠耳环的女孩》,但一出火车站就闹了个大乌龙。</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问路,被问的人都摇头;再问,回答说离这儿十八万千里。难道我到了假海牙?看看攻略,原来是问错博物馆的名字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海牙是欧洲最绿意盎然的城市,荷兰第三大城市,被称为"皇家之城"。我们走走停停,在海牙的大街小巷穿梭,感受着这个被皇家的雍雅气质与绿色宁静的氛围包围着的城市。</span></h1> <p class="ql-block">穿过骑士大楼就是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了。</p> <h3>骑士大楼的标志</h3>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到达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太早,还没开门。就在庭院外打打望吧!警察、记者,不知哪个重量级人物要现身于此。</span></h1> <p class="ql-block">  全副武装的警察发现我在拍他,不好意思地扭过头去。</p> <p class="ql-block">一大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p> <h3>混迹在人群中</h3>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说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原本是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私人豪宅。维米尔、伦勃朗、鲁本斯画作在内五个世纪以来顶级作品在这里得到沉淀,豪宅蜕变为完美的艺术殿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美术馆里有免费的Wifi,下载好博物馆提供的免费app,就可以拿着手机听解说了,虽然只有部分画作才有中文解说。</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进到博物馆,看到的第一幅画就是彼得.保罗.鲁本斯《老妇人和一个拿着蜡烛的男孩》。画中男孩充满希望的眼神,让人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Peter Paul Rubens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宗教也是其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美术馆收藏了他的《圣母升天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隔一年,从英国到荷兰,再次约会被誉为北方蒙娜丽莎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久久伫立在维米尔最著名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前。画中有着天真眼神的少女那惊鸿一瞥仿佛摄取了观画者的灵魂,那颗珍珠耳环似隐似现,是整幅画的点晴之笔。据说这不是一幅肖像画,而是一幅虚构人物的画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Johannes Vermeer,出生于1632年,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一生只画了45幅作品。在此,还观赏到被称作旷世杰作的《代尔夫特的眺望》,荷兰黄金时代最著名的城市风景画。站在画前,感受到一片宁静悠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代尔夫特是维米尔的故乡。我们此行也特地安排去了代尔夫特,小镇确实如画一样美丽、悠然。难怪有人评论维米尔的这幅作品是对代尔夫特的忠实表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知道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是因为儿子讲的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在游记“阿姆斯特丹”部分再叙)。美术馆里欣赏到他的老年自画像,据说他光给自己画自画像就画了百幅之余,这是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他的成名作。</span></h1> <h3>伦勃朗《一位老年人的肖像》</h3>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跟着一群孩子,来到美术馆最著名的绘画之一《公牛》前。它的创作者宝洛斯.波特当时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维米尔、伦勃朗,被称为荷兰自然主义绘画的典型。《公牛》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因为Paulus Potter 把公牛这样普通的东西画成了这么大的规模,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参观完庞然大物,一只小巧的《金趐雀》,跃然纸上。它是卡.法莱尔.布里修斯的名作。</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美术馆中一幅场景生动活泼的画作非常吸晴。这是荷兰学院第一位风景画画家亨利克.阿维坎普的作品《冰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Hendrick Avercamp是十七世纪专门从事荷兰冬季风景绘制的画家。据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在英格兰建立的温莎城堡,就是用来专门收集他作品的。只可惜去年参观温莎城堡,因才疏学浅,并没留意到他的作品。</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请找亮点:溜冰摔倒露出屁股的妇女<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孩子们在弗朗斯.哈尔斯的油画前听老师讲新郎与新娘的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Frans Hals 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奠基人和最杰出的肖像画大师之一,主要画肖像画。</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大师们的真迹,听大师们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从娃娃抓起。</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美术馆里还有许多祭坛画。这些画通常被摆放在教堂的祭坛上,有时也会被挂在家里。这些场景都是为了鼓励忠实的信徒。</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是一位匿名画家的祭坛画。图中女子是中世纪最受欢迎的女性圣徒亚历山大的凯瑟琳。身着华服,一手持剑,一手捧着圣经,柔弱不失坚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没有中文解说,旅行归来,查阅资料后才有所了解。</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馆内呆了3个多小时,收获不小。通过一幅幅稀世之作,感受了荷兰黄金时代的人物、风景、风俗和生活。</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会大厦与美术馆一墙之隔,在骑士厅前留个影。骑士厅是海牙国会大厦内庭的主要建筑,是每年荷兰女王来国会发表演说的地方。</span></h1> <h3>骑士厅全貌</h3> <h3>国会大门</h3>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13世纪以来,海牙一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许多政府机构、大使馆、国际组织都设在海牙。找到1路公交车,直达和平宫。</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Vredespaleis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图书馆和国际法学院所在地。它建造于1907年至1913年之间,主要来自于美国人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捐赠,它容纳着国际法庭(常常被称为世界法庭)、常设国际仲裁庭、海牙国际法学院和庞大的国际法图书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行没进入和平宫内部参观,有点小遗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一站准备去国际战犯法庭,开启问路模式,又如当初:“No”、“Sorry”。一行人一头雾水,反复查攻略,没错!是“l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问路未果,街上不见一辆taix, 我们一筹莫展。突然柳暗花明,刚才那位说"sorry"的女士通过朋友打听好线路,再次找到我们说:先22路,再转23路。</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途中又遇一帅哥,干脆直接把路线写给我们。有了这个路书,一路畅通…</span></h1> <p class="ql-block">  就凭着这四张公交票,从美术馆到和平宫到国际战犯法庭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做攻略时,没打算乘公交。在荷兰,出租车不是随叫随到,必须预约或Uber,临时才决定乘公交。事后分析,我们可能逃票了,尽管每次都出示给司机,司机点头说:OK!如何乘公交见游记《荷兰鹿特丹》。</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历尽千辛万苦找到lCC,其实外观是很路人的一片办公楼。</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在纠结是否能入内参观时,出来一位全副武装的士兵,告诉我们可以。护照登记、安检、过个小桥,进入大厅。脑补的大楼里应是肃杀的,出众的,其实很现代,很平常,大厅两旁陈列着鲜艳的各国国旗,一些看起来也不是很特别的展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里曾经承担过二战后战犯的审判工作,它的观赏意义远不如它的历史意义。</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楼内不允许拍照,只有一楼大厅向游客开放。大厅的左手面有一个电视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世界各地到此的游客。我们也凑个热闹,对着镜头各种Pos,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了屏幕上,记录下这历史时刻,不枉此行!</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返程时,按惯行思维,准备乘23路,再转22路…聪明的咏红一语惊醒梦中人:"直接问火车站的公交呀!"找到1路公交,顺利到达海牙火车站。</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海牙火车站月台上的一幕,让我们感到人性的关怀和尊严。</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寻路的海牙之旅在欢笑中结束了,难忘的海牙!</span></h1> <p class="ql-block">上篇:荷兰鹿特丹</p><p class="ql-block">下篇:荷兰代尔夫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