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 者: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589545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分图片源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前文已经提到,据考《枫桥夜泊》这首诗原本名为《夜泊》。夜间船停在了哪里,船上客人未必知道,半夜时分即使想问,船主可能已睡去也不便问。更重要的是,船停在哪里对船客难眠究竟有无关系?诗中需要提到吗?我们不妨捋一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诗四句中,涉及的确切地点只有一处,那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那是因为寺中的夜半钟声敲响后,悠悠传到了停泊的船中,引起了不眠之人的心灵共鸣。此时再与诗文整体联系起来看,有夜泊时的不眠缘由(月落乌啼霜满天),有夜泊时的心境描述(江枫渔火对愁眠),有夜泊时的钟声传递(夜半钟声到客船)。可见“夜泊”用作诗题已经非常贴切,而夜泊的具体停靠点在诗境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诗句中并没有写明,但也隐约告之是在寒山寺附近。而后人若将这首诗录入诗集或勒石刻碑时,便觉得如在题目中嵌入地点,或许更引人入胜,也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那么何种身份的人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完善诗名,才能得到既权威又广泛的认可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考证,北宋时期的宰相王珪在吴门客居时,对当地枫桥印象深刻,且距寒山寺不远。这个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也是诗作名家,曾应宋神宗邀请,共同品酒赏月吟诗作对,一时传为佳话。由他首书碑文勒石自可名正言顺。而他书写石碑诗文时,就将张继原题《夜泊》前加了二字,正为《枫桥夜泊》,众皆赞赏有加。不过这也只能表明宋时此地有枫桥而唐时则未必有。后来因水路陆路数度变化,枫桥几经移建,原址也就终无所考,同时寒山寺也因战乱等原因,几次焚毁而重建,后人为纪念张继就在寒山寺旁重修了一座枫桥。此桥年代不长,虽为游历套了“近乎”,却也与原诗情境渐行渐远。然此举亦未尝不可,因为经典总是要传承的,何况就连东瀛日本都克隆出了寒山寺和枫桥,原籍若无枫桥岂不大煞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还需补充一下常为人们忽视的一点,即诗人为什么要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呢?许多人最早读这首诗时,大都会望文生义,以为姑苏城外有一座寒山,山上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简称为寒山寺。因为不少古诗词当中,常用寒山来表达诗人的独特感受。比如李白的“寒山一带伤心碧”,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等等。其实当年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不仅不在山上,连附近也没有山,而且香火颇旺并不寒碜。所以“自然寒山说”不成立,“心境寒山说〞也显牵强,只有“寺名寒山说〞最为客观,因为那是为纪念诗僧寒山子在此寺住持传经德高望重名噪一时,后接任者便将原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因此这“寒山寺”在佛教盛行的唐代当是有不少故事和名望的,而学识广博的天宝年间进士张继,对前辈中佛系唐诗独树一帜的寒山子相关事迹,大概率会有所耳闻。所以夜泊之时,偶得寒山寺夜半钟声之情由,应该是客观存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寒山寺钟声传递到客船之后,全诗为何就此戛然而止,是不是这钟声里隐含有某种心灵穿透的信息?各位读者不妨也来探讨一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