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古诗三首——《示儿》在五(1)班精彩上演。本次公开课由徒弟符大忠老师主讲,吸引了语文组教师前来观摩学习。我作为师傅,也是早早就来到教室候课。</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符老师以深情的话语导入,迅速将学生带入了陆游临终前忧国忧民的情境之中。在教学过程中,符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老师先是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接着,通过对诗中关键词语的解读,如“示儿”“乃翁”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含义。同时,结合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刻体会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和对子孙的殷切嘱托。</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符老师耐心倾听,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但是,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1.没有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学生写的字,不展示评价:学生朗诵诗歌也不评价读的如何,就走过场。2.一节课三首诗歌的题目同时学习,对于乡下学生来说,难度大。3.没有教授学生理解诗意的方法,如:结合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实际。</p> <p class="ql-block"> 课后,我对徒弟的不足一一指出,希望今后他能扬长避短,把自己的课堂打磨更好。此次公开课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诗词之旅,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古诗词教学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