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足迹63——贵州行3、穿越600年来到明朝的天龙屯堡和红枫湖

通达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属于贵州省安顺市,距离省会贵阳72公里。天龙屯堡是明代的军垦屯田形成的村寨,距今已经60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穿过半月形的天龙屯堡的堡门,镇子里有许多石头构筑的房屋,一条贯通屯堡的小河上有几座小桥。镇里可免费品茶,几个服饰奇特的婆婆把盏。屯堡的堡门旁边,有几个婆婆让游客免费品尝当地的茅台酒,一盅茅台入口,先辣后甜。这些婆婆的穿戴与当今世界格格不入。少数民族吗?不是,他们是正宗的汉族。说出来会让您惊得合不拢下巴。他们是600多年前明朝的汉族后裔。我们仿佛是在时空穿越,明朝社会是啥样,天龙屯堡会告诉你,逼真的程度是任何电影电视剧都无法相比的。</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至今仍然穿着明朝的服装。本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龙屯堡的妇女独特的服饰是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老家的凤阳汉装,大襟的长袍,颜色一般为青色,蓝色,绿色。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腰系飘带。</span></p><p class="ql-block">这可不是旅游景区里为了工作或表演而穿戴的服装,而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着装。这就是活态的文化习俗的传承。屯堡的妇女们忠实守护着屯堡文化,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现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独有风韵。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龙屯堡。</p> <p class="ql-block">本张天龙屯堡妇女的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屯堡起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讨伐梁王,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为了西南地区的稳定,于是朱元璋命令30万大军就地屯军驻防。这一屯,就在贵州省屯出了六百多年的一批明代屯堡,成了延续至今的明朝的活化石,天龙屯堡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其家属将自己的生活习俗与当地的文化交相融合,经过六百年的时间,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p><p class="ql-block">屯堡大门口的对联:“源出江淮六百年耕戍田陇,枝发云贵三千里守望家乡”,天龙屯堡的来历全在这幅对联中。</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以石木构筑的民居建筑,构成了贵州安顺地区特色的屯堡村寨的风貌。屯堡村寨的建筑把石头的工艺发挥到了极至:“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入屯堡古镇,宛如走进一个石头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屯堡的石头建筑在充分体现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也蕴含着屯堡人所传承的江淮文明的建筑技艺,来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屯堡人的小院,满目都是精雕细刻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民居的门头上雕刻最为繁复,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p><p class="ql-block">这一切能使我们真切地感到江南水乡的文化涵养是如此深厚,即使在远隔故乡几千里的云贵高原,即使按照当地习俗用石头来打造家园,也要精心的把新的家园装点搭理得和江淮故乡一个样。</p> <p class="ql-block">四公亭里供奉的4块石碑,是首先来到天龙屯堡的4位始祖,他们的姓氏分别是张、陈、沈、郑,他们都是明朝屯军里面身居要职的军官,率领各自的部队和家属在这里屯驻下来。</p><p class="ql-block">因为是远征来到这里,于是这4位军官盟誓结为异姓兄弟,并按年龄顺序统一改名为张征定、陈征定、沈征定、郑征定。征定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万里征程之后,在新的地方为国家屯守,然后定居下来,建设新的家园。因此,屯堡文化和四公值得我们敬仰。</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的锡伯族祖先也曾经奉清朝的命令,于1764年(乾隆29年)从东北沈阳出发,带着家眷和牛羊,行走1年半,万里征程到达新疆伊犁戍边,留下了今天的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四公亭。</p> <p class="ql-block">屯堡古街上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茶驿站,</span>驿站,古时专供传递文书的人或过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茶驿站还是专门供应茶水的地方,这里的茶水叫做驿茶。驿茶是根据古时安顺地区多瘴气的气候特点,茶水中含有生姜、甘草、金银花等八种不同配方。</p><p class="ql-block">古老的驿站保留至今,依旧沿袭着明朝驿站的遗风,游客路过,茶棚里的明朝服饰的妇女就会送上一碗免费的驿茶温润身心。</p> <p class="ql-block">驿茶亭。</p> <p class="ql-block">民居</p> <p class="ql-block">九道坎是屯堡内至今历史最早的石头建筑之一,因有9级石阶而闻名。它已经是六百余年的老房子了。明朝在此屯军时的领军大将陈典曾在此居住,此即天龙屯堡四公之一的陈征定。九道坎老房的石墙上巧妙地设置了垛口与瞭望口,平时居住可做通风之用,战时可当射口。</p> <p class="ql-block">九道坎。</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中学的校门为石牌坊式建筑,每根枋柱顶上立有石狮子,气宇轩昂。卷拱门洞上方有 “敬业乐群”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中学。</p> <p class="ql-block">  天龙学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建筑,建于 1907年,是清末村民集资创办的百年学堂,一直沿用至 2006 年。建筑风格保留了江南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中学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天龙学堂有西式风格与民国建筑的特点,是当时最知名的新式学堂,国民党知名人士于右任、吴稚晖等在学堂内都有题字,这在当时教育落后的贵州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中学的西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泉井为方井一口,在一个小院子里,至今仍是村民使用的水井。清泉井的卷洞门有楹联,上联:“天赐甘泉惠群广”。下联:“龙护井浆俎千秋”。横额为“饮水思源”。井院里有个水晶宫小庙,楹联为:“天赐新液遗众姓;龙兴霖雨润群生”。</p> <p class="ql-block">清泉井。</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里的一个街角,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和她的小弟弟,摆着几个水果和西红柿,在自家门口叫卖。她说:“阿姨买一个吧,可甜了”!这么小就懂得生存之道。</p> <p class="ql-block">遇见一个老头手里牵着一条兜带子,拎着刚学走路的孙子。我们当年是让儿子扶着童车学会走路的,童车后边摇晃着大头人一样的儿子。可在这里是拎着孩子学走路的。我让那老头拎着孩子走几步,我要拍照片。老头乐了,很配合。这种拎着孩子学走路的方法,是不是来自600多年前的明朝?也许,明朝的孩子就是这样学着走路的。</p> <p class="ql-block">拎着孙子学走路。</p> <p class="ql-block">在天龙屯堡里逛街,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声。寻着锣鼓声走到演武堂,这里正在上演傩戏 。演武堂里巨大的天井漏下一片天空,四周坐着许多观看傩戏的游客和村民。这里的傩戏和在青岩古镇看到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军傩,显然这是来自600年前明军里流行的戏码。我们看到的是古代戏剧的活化石啊!</p> <p class="ql-block">演武堂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地戏剧目是《三英战吕布》。</p> <p class="ql-block">军傩表演。</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的军傩又叫地戏,据说来自商朝宫廷里的驱鬼仪式,演员都带着面具载歌载舞,源远流长已经三千多年了。而在天龙屯堡,屯田的驻军把流传三千年的傩舞和贵州的地方戏曲相结合,形成在安顺地区集祭祀、军事训练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军傩。随着明军的南征和移民的进入,以祭祀驱邪逐疫为主的军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安顺地戏。</p> <p class="ql-block">临街的墙壁上挂满了地戏的面具。</p> <p class="ql-block">天龙屯堡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从天龙屯堡返回,去红枫湖。红枫湖位于贵阳市西郊 ,距贵阳28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湖边有山名作红枫岭,岭上及湖水周边枫树成林。深秋时节,红叶伴着碧波,故名“红枫湖”。</p> <p class="ql-block">登上红枫湖的渡船,乘船时许多人都登上船顶,船工高喊:顶上只能上15人,但无人理睬。</p> <p class="ql-block">红枫湖渡船。</p> <p class="ql-block">渡船到达侗寨,登岸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侗寨的风雨桥 </p> <p class="ql-block">侗寨码头。</p> <p class="ql-block">风雨廊桥。</p> <p class="ql-block">在侗乡最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桥,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青石桥墩,杉木铺挢面,桥面上是长廊,长廊上覆盖瓦顶。长廊里有长凳,可供行人躲避风雨和休憩。其实,这就是中国最美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长廊。</p> <p class="ql-block">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性的建筑,凡是侗寨,必有鼓楼。</p><p class="ql-block">鼓楼的造型是楼顶呈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都是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楼檐下的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整个鼓楼巍峨而气势如虹,秀丽而玲珑雅致。鼓楼的功用是在楼顶击鼓报警或击鼓议事。</p> <p class="ql-block">现在鼓楼的功用已经不是报警和议事。而是村民节庆的地方。每逢佳节,村民欢聚鼓楼前,起舞唱歌,热闹非凡。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就在这里传唱。</p> <p class="ql-block">侗族民居的特色是宽大的走廊、吊脚楼、小青瓦屋面等。</p> <p class="ql-block">从侗寨返航。</p> <p class="ql-block">途径仿造的民俗村。</p> <p class="ql-block">安顺市的龙宫景区渡香洲,是一个依山临水风景如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渡香洲在青山绿水中,五色斑斓,仿佛是一幅立体的巨大油画。秋天的贵州,真山真水。真山真水美得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