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3号上午八点半,到汉中市博物馆参观。随后顺路到法门寺,晚上六点多回到家,结束了七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被称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河南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即“宅兹中国”,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p> <p class="ql-block">原宝鸡市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性博物馆。在陕西省宝鸡市内古金台观里,建于1956年,初称历史文物陈列室,1958年更名为宝鸡市博物馆。现已搬迁至中华石鼓园中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总面积225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 598平方米,古建筑面积910多平方米。藏品1.1万余件 (组),其中铜器5740件 (组),大部为西周青铜器,一级藏品45件。其中<b><i><u>最著名的是何尊,</u></i></b>上有铭文 122字,记载周初武王、成王规划治理天下、营造成周 (今河南洛阳附近) 的事。该馆举办有《西周历史文物基本陈列》 ,集中反映西周王朝的兴衰史。还举办一些西周墓葬出土文物展览。</p><p class="ql-block">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原为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始建于1956年,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内的新馆2010年落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新馆馆舍用青铜器出土的场景作为建筑造型,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p> <p class="ql-block">何尊,作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它声名显赫。它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豪华典雅的青铜酒器,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p><p class="ql-block">发现之初,何尊曾被村民拿回家中装粮食,两年后又流落到废品收购站,恰逢宝鸡市博物馆的专家到收购站寻宝,何尊才以30元钱的身价被专家购回。当时,何尊周身被一层锈迹覆盖,专家也并未发现它的不凡,只认为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尊。</p><p class="ql-block">十年后,它才终于展露出其“腹内乾坤”。1975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这件青铜器被调往北京展出。</p><p class="ql-block">由于年代久远,铜器表面被腐蚀严重,在展览前,它被送到故宫博物院的修复部作除锈处理。在清理掉表层的斑斑锈迹后,何尊的内底10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上竟然刻有12行共122字的铭文。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造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周成王时期宋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铜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贵艺术品,此器造型纹饰都是独到之处,厚重美丽大方,主体感极强,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陵装饰,器内底有铭文122字,铭文大意是。成王5年4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周王于丙日在京官大事中对宋族 小何进行训造,内容 讲到何的先父随文王,文王受上天之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告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30朋,何因此作酋,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试勉励的文告,对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西周。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国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吗,表明最早的中国指的是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p> <p class="ql-block">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而称它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就标志着“中国”统一国家政权形式的诞生。应当说,这时“中国”的概念便有了确切的政治涵义。据《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禹被视为“天下共主”,其统辖的区域被称为“夏”。何以“夏”相称?《尔雅·释诂》曰:“夏,大也”。《尚书》注云:“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商原是夏朝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取代夏朝而成为“天下共主”。商朝之时,被称为“邑”的城垣有了很大的发展,“邑”形成了不同血缘氏族部落成员杂居的古代都市。当时已出现“中商”、“大商邑”的称谓,而对周围各族则称之为“方”。最迟从周初开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地区开始被称做“中国”。“中国”最初只是一个行政区划上的概念,最早出现“中国”一词就是在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中为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据《新书·属远》载:“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或”是“国”的本字。周金文早期作“或”,从字面讲,它由城池和干戈构成,表示“执干戈以卫社稷”,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属于自己的城池,而且要有军队,时刻来保护自己的疆土和臣民,这才叫国。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外加“口”以为国界,属于文字上自然演变。围绕在“中国”周围的是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等。《尚书·梓材》中也有周成王所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的记载。史书与铭文相互印证,说明周武王统治的地域为中国。</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何尊珍贵之处除了它凝重大气的造型和神秘华丽的纹饰外,更在于尊内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新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何尊铭曰</p><p class="ql-block">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p> <p class="ql-block">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扶风县法门寺</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107公里。法门寺约有1700多年历史,相传创建于东汉桓灵之间(2世纪中期),弘盛于唐代,为李唐一代安置释迦牟尼真身指骨的四大著名寺院之一,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南北朝至清代古遗址。</p><p class="ql-block">法门寺砖塔,塔高46米,共13级,塔身呈八菱形,塔基周长50多米。法门寺占地1.06万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铜佛殿、真身宝塔、大雄宝殿等,仍为唐代塔院建筑布局。寺内存唐至清代碑碣十余通,宋元以来佛经653卷,佛像106尊。</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