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尘除垢

【善护其心】1971

<p class="ql-block">摄律仪戒:</p><p class="ql-block">主要是成就「断德」,断除我们身口意的过失、恶法。断德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第一要务。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阶段,有断恶、修善、度众生三件事情要做,但是你第一个要先强调断恶,要先清净你这些污秽的身口意罪业。就是你这个房子要作种种的彩绘庄严之前,要先把这个房子打扫干净,不是先去彩绘、先去庄严,要先净化自己。</p><p class="ql-block">诸位会发觉声闻戒法在断德方面是偏重在治罚贪心。就是说佛陀的慈悲,对于声闻弟子于资具的要求,比如说你这个钵有几个、衣服有几件,生活的资具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什么呢?就是要你少欲知足。</p><p class="ql-block">声闻戒法他的心情是一种出离,一心一意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所以声闻戒法的心情是引导一个人在生命当中急速的解脱生死的系缚,而成就偏空的涅槃;而生死的流转当中最大的力量就是贪欲,障碍你解脱的就是贪。</p><p class="ql-block">——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p> <p class="ql-block">🌹净界法师:「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中品的众生,一生是持戒清净、不犯威仪;但是见到佛陀以后,佛陀是为他说小乘法,先证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人是一个造恶的凡夫,但是见到佛陀以后,佛陀为说大乘法,经过十小劫,证得初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天如禅师说得没错:说这个造恶的三品,都是多生多劫大乘善根的凡夫。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他流转三界中,这个会退转,遇到恶因缘就造恶业了。造恶业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触动了他大乘的善根,这个时候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自《佛说阿弥陀经要解》</p> <p class="ql-block">净界法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发出离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世人,往往贪着有为,不舍爱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无常,世界幻化,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刃蜜炬风,其言绝痛。有丈夫之志者,其不可瞿然深省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经在讲完戒定慧之后,很强调修无常观。然而世人,一般众生贪着有为,不舍爱欲,尤其是过去生善业强者,他今生修行会有困难,因为他前生善业强,使他今生的生命身体健康,貌相庄严,眷属美满,他就容易被眼前的因缘所障碍,无法舍离爱着烦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能舍离爱着呢?他明知生命的目的应该积功累德,为什么拨不出时间来修学呢?这以下说明理由,由不知人命无常,世界幻化,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因善业强者,他对今生美妙的果报,容易生起常见的颠倒,他以为他能长命百岁,永久受用今生美妙安乐的果报;他不知人命无常,死亡终有一天会来临,把今生美妙的境界全破坏。他起常见之后,贪着眼前一时的快乐,不惜造作罪业,以至召感来生长劫之苦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用果报,一是创造因地。一方面我们继承过去的业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缘,承受由前生的业力所创造的果报,可能是快乐的果报,或者是痛苦的果报;另一方面,自己以什么心态来面对果报,所采取的行动又创造了另一个业力。所以我们的生命体在每一个点上,在受用果报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因此我们的生命有两种选择:菩萨畏因,众生畏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恭录自《佛说四十二章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