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角书成长记(三)</p><p class="ql-block"> ––楷是角书的母体</p><p class="ql-block"> 傅少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切书体的演变都来自某种书体。</p><p class="ql-block"> 角书的演变源自楷书。首先在结构上破方化角,然后根据角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一套书写技法。角书以三角为主,以各种形态的三角形设计出的书写技法。以创作者姓氏命名为《傅氏三角书写法》(见百度百科),具体设计了三大要素,二十一式技法。初浅地规划了一个创作方向。一步一步地通过修改,定型,打磨,去火,去燥,最后确立了角书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纵观五体的演变过程,六千多年前,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称它为象形文字。</p><p class="ql-block">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在龟甲兽骨刻划的文字,叫甲骨文。商周时代把字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人们称金文或钟鼎文。春秋战国把字刻在石头上,人们称它为石鼓文。对这些文字,秦代称之为大篆。这些字都是线条构成。秦以前的汉字书体并无专门的名称,秦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汉字的发展史,把象形文字至秦小篆划分为古文字,把隶书和楷书归为今文字。隶变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行之基础。卫恒《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求人佐书,曰隶字...隶书者,篆之捷也。”从这段文字就能看出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来。</p><p class="ql-block">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逐步发展成“章草”,“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p><p class="ql-block">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隶书的简化是楷书胚胎。其雏形产生于东汉时期,形成于三国,钟繇是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楷书具有法度,自公元三世纪以来,至今1600年沿用不衰。是一种实用的交流工具和书法艺术的基础书体。《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p><p class="ql-block"> 楷以后,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p><p class="ql-block">中国字是汉字。中国书体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演变过程就是将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从衍化的沿革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变成扁方形;楷书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成了中国汉字的定海神针。也成行书演变的母体。</p><p class="ql-block"> 方块字是汉字的最终形态,楷书则是方块字的最终形态。以后书体的演变都离不开楷书。楷是以后一切书体演变之本</p><p class="ql-block"> 角书的母体是楷书。</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当我把楷书的“口”字划拉成一个三角形时,顿时有了“方框成角”的理念。使我萌生了一种创作冲动。有了改变方块字四四方方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从五体的演变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演变的动力:一是书写者对汉字的简易需求和美观要求;二是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和书写材料的变化。演变的结果:一是把图画描绘性记录方式改为符号性记录方式;二是将同字异形减少,字的写法和结构趋简;三是把肥笔改瘦笔,弧形线条改为直线。这些变化都是通过字结构和线结构的改变来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创造角书,其创造原则是二十个字,“结构损楷则,辩识相似间,融合众书体,“六书”来把关”。围绕形,质,势三个方面,从生硬的线条,到圆润的笔画,最终把力裹束在点画线条中,形成了今天的体形体貌。</p><p class="ql-block"> 一,损楷则,软着陆,建立框架结构。</p><p class="ql-block"> “方框成角,字字见刀。”这是角书的最初形态定位。根据这一定位把所有带方框的变成三角。这是硬性要求,是硬改变。字中框,框中字其改变差异性很大。字中带有方框的字变成三角改变不是很大,但框中有字的框改变起来就很困难。需要根据字型字势的要求,改变成各种不同角度的三角。</p><p class="ql-block"> 二,扩内涵,展外延,拓展几何空间。 由单一的“三角”向“几何”转化,扩展角的多样性。结构改变,线条重组,搭建横不平,竖不直的线条,将原楷书的“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个基本笔画随着角书结构的改变相应地跟着变化。由单纯的三角变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将点写为三角点,撇写为柳叶形,捺写成反刀状……</p><p class="ql-block"> 三,融众体,造象形,“六书”来补添。</p><p class="ql-block">结构笔画的改变并不能满足变体的需要,有的笔画则是借用相关书体的笔画来完成。如借隶书笔意,将竖弯钩写成隶书的小燕尾状。再如独体的酉字和偏旁的酉字,就是通过象形的形态来完成笔画的组合的。</p><p class="ql-block"> 四,软简省,运用视知觉相似性原理,简省笔画。简省,易于书写是书体演变的原动力。汉字因书写而形成多种书体,书体因多次演变而促进了汉字的完善和发展。书体的演变的总趋势就是由繁至简。本着借笔简省原则,对习惯简省的字,就将其固化起来,对有些相似性的偏旁部首就进行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 五,调笔顺,定俯仰,“五心”化险。</p><p class="ql-block">楷书四平八稳,角书以角取势。角能造险亦需化险。一是调笔顺化险。因字势而调整笔顺,使字平稳。二是定字之俯仰。角之平衡不象楷之端庄,底座平稳字就平稳,而是通过调整字的俯仰角度来完成。三是找到“字外中心”。以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旁心”为基准点,平衡字之险势。使其字的体势具有三维立体的通透感和强劲的生命体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