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国度》(上)——《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之二

海宁妙松

<p class="ql-block"> 天圆地方的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法老的国度》</p><p class="ql-block"> 自序</p><p class="ql-block"> 《法老的国度》以创世神话为起点,聚焦古埃及文明的地标——神庙与金字塔,探寻古埃及文明的底色,追溯文明的轨迹。当秩序诞生、王权始兴,法老时代的历史叙事由此展开,奠定了此后数千年的灵魂基调。而在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幕中,古埃及文明汇入地中海更广阔的世界,在与其他文明的融合中得到永存。这是一场横跨三千年的文明之旅,展现古埃及的宇宙观、神圣王权、贵族群体、工匠技艺、文人生活、信仰世界与墓葬习俗等,涵盖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解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展厅亦将呈现若干中国文物,以期在共鸣中展开古老文明之间、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双重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对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众神初生 秩序旦始</p><p class="ql-block">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穿过千里沙漠,注入地中海,是古代最发达的高速通道。它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每年尼罗河泛滥又退去,这种对立统一、循环往复的自然节律,促生了秩序与混对立共生的宇宙观,贯穿古埃及文明的始终。为战胜混乱带来的恐惧,古埃及人将对大自然的认知演绎为上千个神衹的形象,通过供奉众神维护宇宙秩序。这种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使得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凝聚力,推动了王权的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有船、动物和鸟类的陶罐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和颜料,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前王朝时期王陵出土的器血显示,国王从这时开始使用某些特定的装饰主题来彰显王权。这只陶罐上出现的王室狩猎和船只航行图案一直被古埃及人使用到了法老文明的末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涡旋纹陶罐</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和颜料,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何纹陶盘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和颜料,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陶几何网格纹壶</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400年)的文物,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5800-4100年的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宁夏地区,与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于其高度发达的制陶业,尤其以彩绘陶器闻名遐迩。这些彩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装饰纹样繁复多样,主要包括漩涡纹、圆圈纹、网格纹、菱形纹、条带纹、折线纹、人蛙纹、贝纹等,艺术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陶菱形纹壶 </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400年)文物,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陶贝纹豆</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约4400-4100年)文物,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罐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斑岩、金、铜,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前26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河马图案的陶碗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阿拜多斯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在文明之初就表现出了对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敬畏之心。陶碗上的几何图案描绘了河马的形象,这种动物具有双重的象征含义,既是混沌和破坏力的化身,也象征着生育、母性与再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有征服人像的陶瓶(左)</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和颜料,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阿拜多斯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只陶瓶出土于阿拜多斯的前王朝墓地。瓶身上以白线描绘的画面反映了当时城邦之间的战争和古埃及国家的统一过程。画面中尺寸较大的形象是国王,作为胜利者的他一手抓着俘虏的头发,一手用武器击打他们,俘虏则束手就擒。这一国王"抓打"敌人的画面从此成为了古埃及王权艺术的核心符号之一,几乎在任何时期的神庙外墙上都可以看到这个画面。</p><p class="ql-block"> 黑顶陶瓶(右)</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纹陶罐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和颜料,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奥赛里斯三神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收藏在伊斯梅利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红白双冠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灰花岗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奥赛里斯头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玄武岩,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奥赛里斯头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灰泥、玻璃、金、颜料,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奥赛里斯站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奥赛里斯像通常呈现为站姿或坐姿的木乃伊形态,手握象征神圣王权的连枷与权杖,身体被裹尸布紧紧缠绕,象征其所代表的复活与永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复活的奥赛里斯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片麻岩、金、银金矿、颜料,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相当罕见地表现了冥界之主复活的一幕。奥赛里斯俯卧在制作木乃伊用的石床上,手臂僵直地放在身体两侧,头部抬起,直视前方,显示了他从死亡中重生的神秘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伊西斯哺乳荷鲁斯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女神伊西斯怀抱孩童形态的荷鲁斯神。孩童形象的塑造遵从了裸体和单绺侧辫的基本范式,但省略了口含食指的标志性动作。女神与神子皆正视前方,庄严肃穆,只有身体接触,而无感情互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有鹰形挂坠的串珠项链 (大串)</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前289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带有甲虫挂坠的护身符(小串)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片岩,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前289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从尼罗河谷地到三角洲湿地,从人群聚居的城镇到荒凉的沙漠,处处可见鸟类繁衍生息。鹰隼是最受古埃及人崇拜的鸟类之一,王权之神荷鲁斯、太阳神拉、底比斯的战神孟图、孟菲斯的索卡尔神等都具有鹰隼或鹰头人身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象牙标签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象牙,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一前2890年)文物,收藏在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刀</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燧石或黑硅石,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26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鱼尾形刀(左上)</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黑曜石,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鱼尾形刀(左下)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水晶,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前300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前王朝时期,这类用燃石或黑曜石打制的鱼尾形刀被作为随葬品放置于死者的颈部。很多学者认为这种鱼尾形刀主要用于切断新生儿的脐带,当出现在墓葬中时,则与人死后的重生仪式有关。在古埃及人眼中,死亡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需要以这种石刀象征性地斩断死者与此世的联系,帮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出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化妆勺(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材质为象牙,</span>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26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仿篮子石盘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片岩,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前261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刻有猎豹、蝎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动物的调色板(左)</span></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荷鲁斯、板岩,<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2686年)文物,一九三六年于上埃及北部的纳格哈马迪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调色板用于研磨矿物粉末,以供化妆和身体彩绘之用,并逐渐从实用器转向仪式用具。调色板上描绘的强大而危险的动物,表明了古埃及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和对 掌握自然力量的期望。左侧圆圈内的刻痕 难以辨识,可能是后来者的涂鸦。</p><p class="ql-block">​ 祭祷刻辞卜骨(右)</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牛胛骨,商代晚期祖庚时期(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文物,邓雅女士捐赠,收藏在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占卜用牛肩胛骨,现存六十三字,主要卜问对先祖举行祭祷的方式,选择是从时王的五世祖“祖乙”向上祭祀,还是从时王的祖父“小乙”向下祭祀;是在甲日、乙日还是丁日举行酒祭等。</p><p class="ql-block"> 在美索不达米亚、在古埃及、在中国,人们各自创造了一套古典文字系统。中国的汉字体系成形的时代虽相对较晚,却是其中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活文字”。同古埃及人用莎草纸类似,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多就地取材,以竹木简为书写材料,偶尔也使用贵重的绢帛。然而竹帛易朽,目前可见的商周古汉字多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及龟甲兽骨上的铭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秩序典章 王权王道</p><p class="ql-block"> 神人关系和谐、王权与神权结合,是古埃及人信仰世界的突出特点。神创造世界及其秩序,人以维持秩序的方式对神表示感激,而国王是维护秩序的核心。在古埃及辞书的分类中,神、人、死者分属天界、地界、冥界,而国王同时属于三界:他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又是人间的法官,还是死者的保护人。他们相信国王决定着国家兴衰,维护着社会和自然界的秩序。这种特殊关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古王国和中王国(公元前2686﹣前1650年)是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时代,国王是秩序与完美的化身,追求永恒来世的金字塔工程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管理体系和稳定的等级社会。经过第一中间期的混乱,中王国时期的国王以重建秩序为己任,文化领域进入繁荣的古典时代。新王国(公元前1550﹣前1069年)是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转型期,经历了发展帝国、宗教改革、文化复兴三个阶段,宏伟的神庙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符号,国王被尊称为法老,他们在神庙和大型纪念物上记载战功、塑造巨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有赛门凯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名的石碑</span></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片岩,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000一前2890年)文物,阿拜多斯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石碑出土于赛门凯特陵墓东侧,是陵墓入口处的一对石碑之一。碑上刻有赛门凯特的荷鲁斯名,意为“神的同伴”或“体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串珠项链(上)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和金,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前261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串珠宽手镯(下)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前261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有图特摩斯一世王名和神灵祷文的横梁</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横梁正中央是图特摩斯一世的上下埃及之王名“阿﹣凯普瑞﹣卡﹣拉”(Aa-kheper-ka-Ra),意为“拉神之灵的伟大显现”,王名上方有象征上下埃及的秃鹫和眼镜蛇女神的形象。以王名为中心,横梁两侧的铭文对称展开,其内容为祈愿神明赐予国王生命、快乐、健康等福祉。</p><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一世是十八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他继位后不久就发动了对努比亚的征服战争,并远征西亚,一路抵达幼发拉底河畔。在埃及本土,图特摩斯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其中包括扩建底比斯东岸的卡纳克神店他也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埋葬在帝王谷的国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刻有王名的石碗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闪长岩,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前26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石碗外侧刻写了国王哈特普赛赫姆威的荷鲁斯名,表现形式为荷鲁斯站在象征宫殿的符号“塞拉赫”(Serekh)上,符号内写有国王的荷鲁斯名,意为“两股力量皆获满足”,表明这位国王在位期间维护了上、下埃及的统一与秩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像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材质为花岗闪长岩,</span>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一九O一年至一九O五年间于卡纳克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卡纳克神庙出土了七尊雕刻风格和身体特证相仿的雕像,其中两尊刻有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王名,这批雕像因此被认为都属于这位国王。</p><p class="ql-block">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埃及长达四十五年,期间曾与其父辛努塞尔特三世共治二十年,埃及在他们的统治下进入了中王国的“黄金时代”,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在位期间大力开垦法雍绿洲,开展大规模的采矿活动,探索远距离的商贸路线,使商业远征队的足迹遍布上下埃及和周边沙漠,这也为这一时期的建筑营造和雕像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珍贵石材。</p><p class="ql-block"> 这尊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雕像为典型的中王国国王雕像风格:他被刻画为一名表情严肃而略带忧虑的中年人,以凸显在治国上的殚精竭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串珠宽手镯</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红玉髓、青金石、绿松石、玻璃等,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串珠宽手镯</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红玉髓,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串珠宽手镯</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长石,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项链</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项链</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红玉髓,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此类首饰大多属于王室女性成员。手镯的设计反映了古埃及文化中崇尚对称和秩序的一面:黄金条块有序排列,珠子的分布错落有致。红玉髓、绿松石和青金石象征保护、健康、荣耀和力量等美好祈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三世坐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雕像呈现奥赛里斯式坐姿,双手抱于胸前,握持连枷和权杖,两腿并坐,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背后有支撑物,椅子两侧展示了上下埃及统一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三世是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在其继位初期,继母哈特谢普苏特摄政并很快掌权。女王去世后,图特摩斯开始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行动,在亚洲的土地上奠定了帝国统治的基础。外国统治者们开始以埃及附庸的身份管理自己的领土,他们缴纳贡品,并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往埃及以接受宫廷教育,这也使他们的文化观念日益埃及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项链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红玉随,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一前1773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红玉髓是埃及本土一种常见的半宝石,它因其色泽而象征鲜血与生命,并和太阳神的力量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首饰在古埃及具有全民性的影响力。从早王朝时期到希腊罗马时代,无论性别、年龄或阶层,古埃及人都乐于佩戴、展示、交换以及陪葬首饰,包括但不限于戒指、耳环、手镯、胸饰、项链、冠冕、腰带和护身符等。在第一中间期的动荡结束之后,中王国时期的首饰工艺出现了新的突破,镂空、雕花、凸纹、镶嵌等工艺被大量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瓦赛赫项圈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文物,达舒尔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首饰在古埃及具有全民性的影响力。从早王朝时期到希腊罗马时代,无论性别、年龄或阶层,古埃及人都乐于佩戴、展示、交换以及陪葬首饰,包括但不限于戒指、耳环、手镯、胸饰、项链、冠冕、腰带和护身符等。在第一中间期的动荡结束之后,中王国时期的首饰工艺出现了新的突破,镂空、雕花、凸纹、镶嵌等工艺被大量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哈特谢普苏特跪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红花岗岩,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文物,代尔•巴哈里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传奇女王,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为埃及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由于古埃及的王位继承传统是父子相继,所以在掌权过程中,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从传统的女性形象逐渐转变为男性。图特摩斯三世在女王去世后统治埃及,并在执政后期系统性地抹除女王的痕迹,这种“除忆”行为可能旨在巩固统治和警示后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蒙荷太普一世碑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拉美西斯四世铭文)</span></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和颜料,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186﹣前1069年)文物,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石碑描绘了身着盛装的第十八王朝国王阿蒙荷太普一世,左上角是他的两个王名圈,周围一圈铭文则是拉美西斯四世的王名,表明石碑制作时间远晚于阿蒙荷太普一世的统治时期。麦迪纳工匠村中的工匠群体将国王阿蒙荷太普一世及其母后神化并奉为自己的保护神,这件石碑应出自某位生活在拉美西斯四世时期却依然信奉阿蒙荷太普一世母子的无名工匠之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蒙荷太普二世坐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花岗岩,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花岗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马特鲁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八八一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发现。一九七四年,考古学家注意到它的状况不断恶化,于是将其送往巴黎接受真菌感染的治疗,其中标注了他的职业为国王。在旅行前,拉美西斯甚至获得了埃及护照。</span></p><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以其军事能力名声大振,在其治下埃及与赫梯帝国达成和平,他也在卢克索、阿拜多斯、努比亚等地留下无数宏伟的建筑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被拉美西斯二世</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花岗闪长岩,挪用的神像,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文物,埃尔﹣谢赫•阿巴达神庙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制造了许多雕像以彰显权力和威严,并挪用大量中王国和新王国早期的国王与神雕像,以此增强自己与先王和诸神间的联系。这件雕像最初描绘的是一位神,但身份难以确定,因其特征已被覆盖。拉美西斯二世在世时,通过许多方式将自己神化,例如在阿布辛贝庙中,国王的神化形象就与拉﹣荷拉克提、阿蒙拉和普塔三位神明一起接受崇拜和供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戴有假胡须的国王像</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英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新王国时期的雕刻艺术趋于成熟,相较</p><p class="ql-block">以往端庄、威严、呆板的国王雕像,这时的雕像更突出优雅、柔和、精致的风格,虽然依旧遵循许多古典的准则,但表现较为自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蒙神妻舍普恩威瑞特二世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花岗闪长岩,第25王朝(公元前747一前656年)文物,卡纳克窖藏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阿蒙神妻”是阿蒙神的最高女祭司的头衔,她们的形象通常戴有阿蒙神的双羽冠和秃鹫或眼镜蛇组成的王冠。这一女性神职最早出现在新王国时期,当时的阿蒙祭司集团愈发强大,国王因而设置了阿蒙神妻这一职位并任命王室女性担任,神妻也掌握着神庙中的一部分财团之间的权力博弈,权和人事任免权,这个职位的存在暗示着王室与祭司集团之间的权利博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模型砖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费昂斯,分别为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左)和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右)的文物,均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有王名圈的奠基砖 </p><p class="ql-block"> 材质分别为砂岩(左)和石灰岩(右),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绘手鼓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羊皮,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国家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手鼓常用于宗教仪式的奏乐环节,正如鼓面中央描绘的奏乐悦神场景。古埃及人将音乐舞蹈之乐趣视为诸神赐予的礼物,在宗教仪式和节庆宴饮中吃喝唱跳、焚香祭酒以实现人神共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神庙奠基物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砂岩,第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柱头模型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搜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哈托尔头像的叉铃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金,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叉铃是一种乐器,其清脆的声音被古埃及人认为能驱散邪恶,带来神的祝福。叉铃也是哈托尔和巴斯泰特两位女神的象征,这两位女神司掌宴饮、歌舞、以及爱情的欢愉。在祭祀女神的仪式中,女祭司使用叉铃来为其颂唱伴奏,同时也呼唤女神力量的降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星纹镜(上)</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3600年)文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扣岑基金会捐赠,收藏在</span>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木柄铜镜(下)</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木柄铜镜</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金合欢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铜镜在古埃及的使用可追溯至古王国晚期。打磨光滑的镜面不仅能映出面容,还能反射眩目的阳光,因此镜子也被视为太阳和光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荷鲁斯圣船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这尊青铜雕像刻画的是鳄鱼神背上的荷鲁斯圣船。鳄鱼代表索贝克神,同时也象征国王的权柄与力量,它背上的荷鲁斯圣船中载有荷鲁斯的神龛,呈现了荷鲁斯战胜恶神塞特的庆祝场景。塞特象征着风暴、贫瘠和死亡,荷鲁斯神的祭司每年都会在节日中上演荷鲁斯与塞特战斗的宗教戏剧,以歌颂荷鲁斯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铜盾形挂坠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金,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何纹镜(上)</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文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阿申捐赠,收藏在</span>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铜镜(下)</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金舍布伊项圈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青金石、铅质玻璃,第21王朝(公元前1069﹣前94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国王以黄金作为给予有功之臣的赏赐,这种黄金也被称为“荣耀之金”,往往采用舍布伊项圈的形式。舍布伊项圈由黄金珠串组成,象征太阳神的光芒和生命力,国王自己也佩戴这种项圈作为首饰。</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喜爱以各类贵金属和宝石、半宝石作为装饰,除去黄金,他们也钟爱青金石,常使用它来镶嵌神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贵族的日常生活图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塔沃瑟瑞特王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金串珠项链</span></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文物,帝王谷五十六号墓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某王后的斯芬克斯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蛇纹石,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金挂坠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银、青金石,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71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双狮护身符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有荷鲁斯之眼的手镯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金和铁,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71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仪式生活 等级社会</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他们试图用神话去解释自然万物的变化,用各类仪式、魔法和巫术与神明沟通,以达到趋吉避祸的目的。这些仪式往往配合着自然的节律和星象的变化。从供奉诸神到祭祀祖先,从国王加冕到亡者下葬,古埃及人活在仪式的世界里,以这种方式化无常为恒常。</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仪式的解读,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形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贵族精英阶层在各种仪式中扮演的角色最大程度地彰显着他们的社会地位,我们了解最多的也是这部分人的生活。今天所见的古埃及贵族雕像,多用于墓主死后的供奉仪式,因此也和国王雕像一样具有程式化、标准化的特点。除此之外,雕像也是古埃及精英阶层身份的表达,上面通常刻有人名、头衔和祈祷文,确保墓主在现世和来世都获得“永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祭司拉美斯的跪姿抱碑像</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苏伊士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贵族墓碑的经典形制形成于中王国时期,为圆顶长方形石碑,通常立于墓前或祠堂内。新王国开始,在这一经典形制之外又出现了新的碑刻类型,墓主跪姿抱碑像正是其中一种。祭司拉美斯身穿豹皮长袍,呈现跪姿,手中抱有一块石碑,石碑顶部为日轮和太阳船的图案,下半部分为太阳神颂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怀抱阿蒙神龛的玛胡赫跪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片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人物跪像是兴起于新王国时期的一种雕像类型,雕像主人一般为当时身份显赫的官员。雕像呈跪姿,怀抱刻有太阳神颂歌的石碑或装有神像的神龛。这座雕像的主人玛胡赫是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阿蒙第一祭司,他身穿精致的带褶长袍,头戴假发,双手环抱着他所侍奉的阿蒙神的神龛。神龛上的铭文写有玛胡赫的其他官衔:世袭贵族、地方长官、王室书吏、上下埃及的祭司总管、阿蒙神的谷仓总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绘有田凫鸟的费昂斯饰带</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费昂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绘夫妻坐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和颜料,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卡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和颜料,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墓主人及其家人的雕像在古王国时期贵族阶层的墓葬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意味着家庭成员在来世依旧能够温馨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卡埃姆赫塞特妻儿的彩绘石灰石组雕表现出了古王国时期此类雕像的关键特征:夫妻二人并肩而坐,身居高位的丈夫头戴精致的假发,正襟危坐,妻子则亲昵地用右臂揽住丈夫,表示对一家之主的支持和守护。他们的儿子立于父母之间,身高仅到父母的小腿,赤裸全身,吸吮食指,留有短发,体现出古埃及儿童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 同时,雕像体现出古埃及人对于不同性别的刻画:丈夫和儿子的肤色为红褐色,因为男性往往在户外劳作,晒得较黑;女性则应久居深宅、肤色白皙。肤色是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体现。这也是古埃及艺术的特点之一:用象征性的图像语言来传达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雕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闪长岩,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女性站像</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第五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494﹣前2181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卡埃姆赫塞特站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和颜料,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单独的仆人、工匠们的雕像被作为国王或主人的随葬品,是为了在来世继续听从他们的差遣。如果他们不做揉面、酿酒、耕种、放牧状,那么他们出现在冥世的意义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绘太阳船模型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和颜料,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太阳船与拉神密不可分。神话中,太阳神拉在白天驾太阳船航行于天空,照亮人间;晚上则进入冥界,击败混沌之蛇阿佩普,照亮冥界。太阳船模型通常作为随葬品放在国王和贵族墓中,以帮助死者穿过冥界,到达永恒的神之领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房屋模型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陶土,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古王国的墓葬中出现了这类随葬模型,其中多数是从事各类劳作的仆人形象,劳作的内容包括农事、制作食品、狩猎、捕鱼、造船、家务和宗教仪式等,展现了古埃及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捕鸟机关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和纤维,罗马埃及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烤面包与酿酒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和颜料,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烤面包与酿酒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角形面包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面包,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55﹣前198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古埃及的面包师创造了花样百出的面包品种。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埃及面包二十多种,壁画浮雕上常见的圆锥形面包通常被献给死者,活人吃的面包是蒸或烤出来的发酵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锄地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和颜料,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和牛犁地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磨谷物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和颜料,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仆人酿啤酒像</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木头和颜料,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模型展示了啤酒的酿造过程。放置在大桶口上的圆形板被用于过滤醪液,过滤后的啤酒从桶底附近的孔中流出,随后被储存在底座另一侧的罐子里。古埃及是最早掌握用酵母酿造啤酒的国度,考古分析表明他们在酿造中更多使用了小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军队指挥官像</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文物,收藏在马特鲁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像的主人名叫马达(Mada),是古王国时期的军队指挥官。他头戴假发,面部五官刻画较为扁平,肩膀宽厚有力,双手呈握拳状垂于身体两侧,表现出典型的古王国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 古王国时期的雕像端庄古朴,人物往往采取站立或端坐的姿势,神态肃穆,服饰与其身份相符。国王的形象往往高大伟岸、身材健硕、目光坚定,这种形象自然而然也被官员和贵族们竞相模仿。健康强壮的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永恒来世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普塔大祭司夫妻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花岗岩,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715年)文物,收藏在马特鲁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雕像属于第二十二王朝的普塔大祭司谢苏﹣奈费尔图姆及其妻子。与其他重要的神一样,普塔在孟菲斯的神庙中拥有自己的祭司团体,而普塔大祭司的职务会被一些祭司家庭垄断。普塔大祭司被称为维尔﹣凯瑞普﹣海姆,即"工匠的伟大首领",这一职务一直延续到托勒密埃及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伊蒙荷太普铜坐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青铜、金、银,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伊蒙荷太普是第三王朝时国王乔赛尔的宰相,也是萨卡拉梯形金字塔的设计者。由于开创性地发明了金字塔这种纪念性的建筑,伊蒙荷太普逐渐被神化为智慧与学识的化身,这种变化很可能始于后期埃及。他也被尊奉为书写和医药之神,希腊人将其等同于自己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普塔站像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玄武岩,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认为孟菲斯的主神普塔在世界的创造和所有生物的诞生中起着核心作用,普塔最初为工匠与艺术之神,进而衍生出了造物神的属性,被称为“大地的雕刻师”。在与孟菲斯地区的冥神索卡尔融合后,他又具备了后者作为来世之神的属性。普塔的形象通常为一站立的木乃伊,手握由瓦斯(象征力量)、安卡(象征生命)和杰德柱(象征稳定)三个符号组成的权杖。新王国时期,他与索卡尔神和奥赛里斯神共同组成三联神,在底比斯受到崇拜,而作为工匠的守护神,普塔在民间也有广泛的信仰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描绘雕像制造过程的浮雕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文物,收藏在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未完成的雕像呈现坐姿,工匠正单膝跪地雕刻这尊雕像的面部。就比例而言,雕像要明显大于身前的工匠,可能反映了雕像主人和工匠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蛇浮雕板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双鹰浮雕板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牛浮雕板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为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文物,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将古埃及的文明史与相对应的我国古代文明史进行对比较,在展示的文物中偶尔还陈列了几件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我国古代文物。</p><p class="ql-block"> 《法老的国度》是《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的主体,讲述了古埃及的历史和兴衰。由于内容太多,故分几集制作,这是《法老的国度》的第一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