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带来的快乐——《竹节人》教学小记

雪依然

<p class="ql-block">昨天,我们完成了《竹节人》一课的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p><p class="ql-block">这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阅读方法训练单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课文导读中有一项阅读任务“学习如何制作竹节人”。</span></p><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开始行动起来——浏览,找相关语段。发现如果只是学习制作竹节人,只需要细读三自然段就行了。</p><p class="ql-block">三自然段内容并不多,孩子们很快细读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我问孩子们:“学会了吗?”</p><p class="ql-block">他们愣愣地看着我:“学会什么?”</p><p class="ql-block">“当然是制作竹节人呀?”</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去制作竹节人?”“我们学习语文呢,难道还真的去制作竹节人呀?”有的孩子就开始小声嘀咕了,有点不满意,觉得老师有点“不务正业”。</p><p class="ql-block">“如果不为真正学会制作竹节人,你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又怎么鉴定呢?”</p><p class="ql-block">“只要会做题就行了,我就是来考高分的。”有孩子开始有意和老师抬杠了。</p><p class="ql-block">我叫这个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她说:“不就是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吗?相关的内容细读,不相关的内容略读,我已经掌握了!”</p><p class="ql-block">说完得意地坐下。</p><p class="ql-block">此时我心里却有些难过,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为生命的真正发展而教学……我一直的信念,被孩子亲自来挑战了。</p><p class="ql-block">今天,孩子们依然认为自己为考试而学,为分数而学,而且还十分有底气。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环境里,这绝不是个别心态。</p> <p class="ql-block">我也不给孩子理论和计较,只告诉她:“我完全理解你,你可以暂时保留你的看法,我也肯定尊重你的看法。”然后接着问:“怎样读才算细读?对于“假如要学习制作竹节人”这个任务,要怎么细读才能达到真正会制作呢?”</p><p class="ql-block">我给了孩子们一个梳理表:</p><p class="ql-block">竹节人制作指南</p><p class="ql-block">需要的材料:</p><p class="ql-block">制作步骤:</p><p class="ql-block">玩法:</p><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让同学们填写。很快孩子们都填写完了,因为语段里很清晰地写出来了。实际上就是训练孩子们抓住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本是从一二年级就训练的。如果只是这样,六年级还训练这个,就太小儿科了。编教材的老师们也太糊弄孩子和一线老师了吧?一个提取信息,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还训练这个?</p><p class="ql-block">我相信背后还需要有思想的引领。</p><p class="ql-block">我开始试着引导:如果我布置你们这个周末去制作一个竹节人,你们会怎么想?</p><p class="ql-block">“我会觉得这不是语文作业。”</p><p class="ql-block">“自己制作太麻烦了,直接买一个呗,以前我读书的学校门口就有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可是,“制作竹节人”的“麻烦”可以带来多少快乐?那些快乐多少钱可以买得到呢?</p><p class="ql-block">我承认,如果我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不像语文作业。</p><p class="ql-block">不过,这也是跨学科融合,真正为生活而学的任务。</p><p class="ql-block">难道对今天什么都怕“麻烦”的生活,越来越觉得无趣感受还不深刻吗?</p> <p class="ql-block">街上网上都有卖,我给孩子们展示了这款玩具,人家还有创造,结合了遥控等今天的一些玩具元素。</p><p class="ql-block">商家多聪明呀,逮住了孩子们觉得“自己做太麻烦了,不如买一个”的心态,迎合你,满足你,堂而皇之地也挣了你的钱。大家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可是,制作的快乐哪儿去找呢?</p> <p class="ql-block">在《种子的信仰》这本书里,梭罗说:“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你无法交易买卖最佳的果实或果实的最佳部分,也就是说,你买不到果实的至高效用和乐趣。你买不到亲自采摘果实带来的愉快,甚至你也买不到好胃口。”</p><p class="ql-block">玩具也一样。</p><p class="ql-block">你可以买到心仪的玩具,却永远失去了制作玩具和玩自己制作的玩具带来的至高的喜乐。</p><p class="ql-block">生活,一定是不怕“麻烦”的。要知道,生活的趣味往往隐藏在“麻烦”之中呀。</p>

竹节

制作

孩子

玩具

阅读

细读

麻烦

训练

语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