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平是广东江门市辖下的县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她与邻近的台山、恩平、新会、以及江门市称为"五邑“,是我国出国华侨最多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在开平,全县(市)都建筑了很多碉楼,我们管它们叫开平碉楼。它们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式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奇葩。</p> <p class="ql-block">鑑于开平碉楼在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特别意义,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产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中国华侨文化遗产能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是近七、八百年来对中国华侨的移民的奋斗史和血泪史的肯定,对中华民族得到安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如何也是可大书特书的喜事,令中国人民和华侨之乡的五邑人民引以为豪。</p> <p class="ql-block">自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之后便声名鹊起,成为一方旅游热土。最近,有幸参加了开平碉楼的旅游,才让我们对开平碉楼和华侨文化初步的了解。原来,开平碉楼遍布全市各地各个村落,数量惊人竟达3000余幢之多。五邑地区华侨之多是全国闻名的,但华侨最多应属台山,开平在该地区中並非是华侨最多的县市,为何开平碉楼数量冠绝五邑,蜚声中外呢?</p> <h3>现在我才知道,由于开平地处潭江流域和西北面邻接山区,更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几百年里政府管治不力,开平成了"三不管"地带,社会治安混乱。潭江流域河流众多,每逢台风暴雨,顿成泽国,开平水患匪患频繁,严重威胁开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明朝开始,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建立碉楼以求自保。</h3> <h3>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清交替时期,社会混乱,盗匪乘机而起,常常袭击百姓。当时井里头村有个员外叫芦庵公,他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端为了保护当地老百姓的安全,在村里建了一座叫瑞云楼的碉楼,非常坚固,具有防洪和防匪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泛滥或贼寇来袭,井里头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村民就到瑞云楼来躲避。200多年后,公元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许多房屋被淹,死了不少人,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瑞云楼而全部存活下来,创造了当时的奇迹。从此,开平人建造碉楼便一发不可收拾。</h3> <h3>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劫匪猖獗,民不聊生,开平碉楼迎来建设高峰期。司徒氏人为防盗贼在村里建筑了南楼,楼高7层,高19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都设有长方形枪眼,第6层为了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成为劫匪闻风丧胆的堡垒。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h3> <h3>1912年,同盟会谢永珩先生在开平兴建了碉楼,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为中山楼,成为名噪一时的名碉楼。然而,民初时期社会秩序遭受巨大破坏到无以复加之地步,从1912年到1926年这14年中,在开平匪刧学校竟达8次之多,掳教师、学生共百余人。其中民国11年(1922年)众匪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因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共17人。此事轰动开平全县,广大海外华侨闻讯亦十分惊喜,觉得碉楼防范匪患确实起了很好的作用,因此节衣缩食,在侨居国中请人设计好碉楼蓝图,带回家乡並集资汇回家乡建造碉楼。自此之后,华侨们为了侨眷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便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建筑,迎来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碉楼建筑的高峰期,仅开平有碉楼三千余座,到现在保存完好的仍有一千八百余座之多。至此,我们才明白开平为什么拥有如此众多碉楼的理由。</h3> <h3>在庞大的开平碉楼群里,几乎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故事,构成了开平碉楼的传奇。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和文化景观,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在广袤的原野村庄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是这条风景线,当年牢牢地保护着侨眷和村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h3> <h3>千百年来,碉楼群由小到大。在庞大的碉楼群中,每座碉楼都有自己骄傲的历史或传奇故事,构成了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令人惊叹不已。开平碉楼中尤为著名的有雁平楼、开平立园、方氏灯楼、马降龙碉楼群、瑞云楼、自力村碉楼群、日升楼、赤坎景辉楼、碉庄等。其实除开平碉楼外,整个五邑地区也有不少碉楼,例如台山梅家大院等。碉楼如此集中和出名则非开平莫属了!开平碉楼,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如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这些西方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丰碑。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h3> <h3>2001年贺岁片《让子弹飞》,由姜文导演,姜文、葛优、周润发、刘嘉玲等主演的这场电影正是在开平自立村碉楼群和台山梅家大院作为主要外景拍摄基地,以电影的手法,夸张地演绎了当年土匪横行,官匪相斗的情景,轰动一时,成为最成功的贺岁片之一,自立村碉楼群和台山梅家大院也因此成为旅游热点。</h3> <h3>观罢碉楼,我们一行人来到台山广海卫城广府人出国始发地,当年五邑人出国就是从这里迈出第一步。参阅有关五邑人出国的历史资料,原来早在南宋末年开始已有出国移民潮,前后有四次高潮。</h3><h3>第一次:1279年,元灭宋,出国地主要为南洋。</h3><h3>第二次:明、清至鸦片战争前。</h3><h3>第三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至1949年。出国地为美、加,出国人数最多。</h3><h3>第四次:改革开放后,又一次移民潮,大约有几十万人到世界各地谋生。</h3><h3>据有关资料介绍,五邑地区的侨民满布全球。仅台山侨民分布;</h3><h3>亚洲25个国家,</h3><h3>欧洲24个国家,</h3><h3>非洲20个国家,</h3><h3>大洋洲9个国家</h3><h3>南美洲14个国家</h3><h3>全球有台山华侨的国家竟达110个之多,不愧为华侨之乡。七百多年来,华侨出国饱经艰辛,充满血泪。同行的同学诗人黄老扬先生是台山人,触景生情,即场写下诗篇,抒发情怀:</h3><h3>广海卫城一一当年台山人出国始发地</h3><h3>海外移民自宋元,</h3><h3>妻离子别泪涟涟;</h3><h3>为谋生计天涯远,</h3><h3>艰难五洲年又年。</h3><h3>试想,如果国家富強,老百姓安居乐业,有谁会愿意拋家弃子,一个民族,竟一次一次,年复一年,连续七百余年,承受巨大的风险去寻求活路?</h3><h3><br></h3> <h3>回眸碉楼的历史,令人刻骨铭心。碉楼历史不就是中国数百年积贫积弱,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和民族被列强欺凌的耻辱史吗?历史不能重演!我们将永远铭记历史,不再出现"新碉楼"!所幸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在70年后的今天,在习近平领导下,我国正变成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正安享晚年,享受幸福的生活。</h3> <h3>幸福感在老班长老钟伉俪写在脸上,无須言语,表露无遗。开平碉楼游,如同给我们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课。</h3> <p class="ql-block">图片:众同学</p><p class="ql-block">文字:老曾</p><p class="ql-block">欢迎观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