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志华</p><p class="ql-block">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p><p class="ql-block">演唱:志华</p> <p class="ql-block">圣寿寺</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七松坪</p> <p class="ql-block">观音塔</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从山巅西峰漫山閣下来,向东峰走的途中,看到一座小巧玲珑的龙王庙,石洞里供奉着龙王爷。洞左侧有一潭圣水,号称“龙池灵泽”。水深2米左右,天旱它不会干涸,天降大雨,它不会溢出,水质干醇。据传说,饮龙池灵泽的水,能除百病,让我们这些游客忍不住争先恐后地一饱口福!</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石阶向山下走,看到许多大石头或山崖上雕刻着许多大字,有暑名的,也有不暑名的,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在一处山崖上我竟意外发现刻着阎锡山的名字,这是山西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个号称山西土皇帝的人,民国时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统治山西数十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却在这深山老林中见到了其字,也是一个收获吧!</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狭隘蜿蜒的石阶上继续往下走时,两旁偶有几方石凳,我们坐下一面休息,一面欣赏山中美景,松柏丛生,山泉流淌,好不清爽怡人。这时几个年轻人从山下爬上山来,虽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依然兴致勃勃,他们在体验征服和攀登。他们用青春的力量,展示自信和顽强。我不禁感叹廉颇老矣,我们已经不能与之一比高下了。</p><p class="ql-block">在山道的东侧,有一处景致叫七松坪,这是天龙山唯一的一块平地,绿草如茵。平地中间有一座舍利塔,是为古刹圣寿寺,第四代长老彻证而建的。塔周围有七棵挺拔笔直的钻天松,犹如七名忠诚的卫士,无论风吹雨打,无论严寒酷暑,年复一年,日夜守卫在老人身旁。造型如北斗七星。人称此地为七松坪。而这七棵松树与天龙山成千上万棵松树大不相同,显得分外苍翠挺拔,生机盎然,高耸入云,令人仰视!这里流传着一个美好的故事。相传彻证长老有七个徒弟,他们都非常尊敬长老。有一天,长老云游归来,带回七棵小小的松树苗,他把徒弟叫到这块平地上,让他们按长幼围成一圈,并在每个人的脚下栽下一株小树苗。小树苗在天龙山扎下根,茁壮的成长起来。一年之后,长老在圆寂的前几天,他吩咐徒弟自己死后一定要葬在这七棵松树中间。徒弟们听从长老的嘱托,把他安葬于此。意想不到是这些松树竟然在天龙山形成一景,独领风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天龙山有许多景观,我们只能远望而不可近观,因路程遥远,没有修好的路,也因时间关系,不敢贸然在山中自行游玩。我们在向东南方向了望时,看到了在远山茫茫林海中,耸立着一座螺笋状宝塔。这是天龙山又一胜景,名曰观音塔。此塔塔基为四方形,每边为八米,塔基上面建有八角形须弥座,座上为塔身,塔身下粗上细,状似葫芦。高达30米,砖石结构,明代建筑。塔内上实下空。下空是为了安置佛像。塔内正中供奉着南海观音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均为坐像。佛家称这种格局为“十八罗汉朝观音,”故称观音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天龙山的主寺一一圣寿寺。它位于天龙山的半山腰,也是全山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圣寿寺古名天龙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由于这里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为历代帝王所钟爱。成为游猎,避暑,祈福,禳灾的圣地,唐代以来,多次重修,清代改名圣寿寺。此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由山门,过殿,药师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组成。气势恢宏,让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山门两侧有两尊泥塑,现在手臂已毁,彩绘经千年风霜也严重剝落,但从其雄伟刚健的体魄,可以领略他们叱咤风云的气势,真是雕塑艺术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寺中最主要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是寺院举办盛大佛事的场所。大雄是对释迦牟尼佛祖的尊称。殿内所供三尊大佛为"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右为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这座大雄宝殿是1980年将晋祠镇北大寺村中一座年久失修的崇福寺大殿迁来重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古刹大院,一棵巨松吸引了所有游客的目光,它造型独特,绝无仅有,可谓是天龙山上的迎宾松。这棵寺前古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干高约三米,枝展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经过千年的风雨沧桑,树干斑驳嶙峋,枝叶依然青翠欲滴,迁曲盘绕,凌空欲飞,状如华盖,造型犹如一条盘旋舞动的巨龙,所以命名为"蟠龙松"。天龙山人为了让蟠龙四出的龙臂与龙爪伸展的更远,特地在树下竖立了27根铁柱。让蟠龙松的树冠更大更展,给人们以飘飘欲仙的清凉仙境。这棵树早在明代就被誉为天龙八景之一"虬柏蟠空"。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老干孤标香叶浓,</p><p class="ql-block"> 阴森盘距缘蒙茸,</p><p class="ql-block"> 天功蜿蜒多神异,</p><p class="ql-block"> 云雨空山丛化龙。</p><p class="ql-block">这是明万历年间,驻守太原的晋藩靖安王胤龙为蟠龙松所题写的诗。这形象生动的描述真是入木三分,留传至今!</p><p class="ql-block">在蟠龙树前拍下了这千古奇观,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次天龙山之旅。我们乘坐上旅游公交向天龙山挥手告别,心中唱起一支古老的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真是名不虚传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白龙庙</p> <p class="ql-block">蟠龙松</p> <p class="ql-block">石刻</p> <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