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杰律师|国务院法规性文件的效力与适用</p><p class="ql-block">原创:成杰律师 《成杰说法》</p><p class="ql-block">首发:2024年02月2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三部分:行政法规(国令)、法规性文件(国发、国办发)、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函、国办函等)。国务院的法规性文件,仅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国务院以“国发”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是国务院发布的重要政策意见。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5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国务院以“国办发”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24〕5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例如:《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规性文件不同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以“国令”名义发布的条例和决定。我国《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对行政法规已有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我国行政审判的法律适用,分为三个层级: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参考(规范性文件)。因此,行政法规当然属于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但是,法规性文件是否属于我国行政审判的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司法实践中,个案观点是法规性文件的效力与行政法规相当。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意见,法规性文件“具有行政法规效力”,属于行政审判的依据,与行政法规的效力相当。成杰律师据此总结:法规性文件属于“准行政法规”,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属于行政审判的依据。如需国务院批复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意见,成杰律师可以私信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成杰律师认为,法规性文件的具体规定与相关法律规定相冲突的情况下,法规性文件不应作为具体个案行政审判的依据,但裁判文书不应评价其法律效力。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48号)中规定了“严禁向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收取土地承包费”,但是村民委员会收取土地承包费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七条、《农业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2016年成杰律师曾经代理村委会作为第三人的相关行政诉讼案件,广州市二级法院均采纳了成杰律师的上述观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杰律师:135-3392-0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