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皂南村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再说皂南村</p><p class="ql-block"> 皂南皂北刘姓祖先来自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这毋庸置疑。祖先是否是洪洞县人这就很难说了,或许是吧。刘姓祖先来到高陵后是先定居在县城北的贺刘村,还是先定居在县城西南乡的“皂角树底下”庙宇西南百米开外的现如今皂南村正街也就很难说了。</p><p class="ql-block"> 从1871年的刘姓宗祠碑文看,是现如今的皂南村,但有好多的疑问让人不得不怀疑?</p><p class="ql-block">一,一个庙宇是明朝的,后来几百年再没建过庙宇,我询问好几个该村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听说皂南村过去有城墙。没有城墙能说是明初建立的村子?文化革命挖开了刘璞(一一1935年)的石墓,有地球仪等文物,但祖坟在哪?</p><p class="ql-block">二,回乱时,根据刘姓宗祠碑文记载,刘姓完好无损,但听该村村民讲述,当年在皂南一户屋里住了一二十回兵,是鸡毛传帖,还是早有预谋地在某一个晚上把房门堵死,烧死了所有回兵,过后回人不报仇?后来,贺姓人家都去了哪里,是否灭绝,是否与杀回有关?</p><p class="ql-block">三,口传,皂南人去贺刘村“拿”走了祖宗的牌位子,两边刘姓就差打架了。牌位子是在贺刘村,能说是刘姓移民来高陵是先定居在皂南?</p><p class="ql-block"> 以上结论得出,祖先来高陵后是先定居在县城北的贺刘村的。而并非先定居在贺家村后来的皂角树刘村如今的皂南村的。</p><p class="ql-block"> 高陵县志记载,1732年该村叫贺家村。人们把高望渠上的那座桥叫贺家桥。碑文:“明洪武年间始迁陵邑西南皂角树村”,不严谨地堂而皇之地取代了贺家村。1862年以后贺姓人家消声灭迹,刘姓是村中的一大姓氏。1871年前,刘姓在县城有了一定的威望,于是想改换村名,给县长送人情咱不敢说,过后县长上报省长,才得以批准,从此贺家村就变成皂角树刘村了。1900年前来了现如今的两大姓氏崔李。皂南刘姓分支后,一部分刘姓迁到村北,后来和崔(祖籍耀县后居三原北原的牛安村,再后来一支来到此村)、李形成了皂角树北村。袁(来自四川)雷、穆(来自蓝天县)、高(皂南皂北枣园可能是一个祖宗)、另外一李姓来自河南南阳,这些杂姓是解放前后来到此村的。</p><p class="ql-block"> 传说明朝中期有一神医郎中在山西行医,因有一大户人家给家人看病,实在没法了死马就当做活马医地才去找街道上的“游医”,谁知竟然给看好了。在治疗的那些天,闲聊中得知“游医”家在高陵县城西南五里的皂角树底下。大户人家遂说,若治好了,过后无论如何都得亲自登门拜访。在过去,尤其是有教养的大户人家是很讲诚信的。谁知病竟然给看好了,这大户人家隔河渡船地来到陕西高陵的西南乡,问遍了人说没有这么个“游医”,但皂角树底下没有这神医却有一座庙宇,是否神医成仙了?所以人们把这庙宇当作神医庙,就此名声远播。</p><p class="ql-block"> 刘姓家族的宗祠碑文现埋在已废弃的小学学校院子里(即村委会路东),原有的宗祠在现如今正街北头路东向南二十到四十米范围内,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当小学使用着。正街村外端南一百多米处有一座石牌楼。正街南端村口路东有一棵大槐树,不说胸围多少光枝干就能伸展四五十米远,覆盖二三亩的面积。大炼钢铁的1958年被砍伐倒后,听村民讲运送到三原去炼钢用时将近一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皂南村有驻军。皂角树底下的庙宇西南七八十米开外有一个大涝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北二村的妇女都去那涝池边儿洗衣服。涝池北边后排坐北朝南西住着刘姓人家,东住着李姓人家,前排中偏东门朝南住着几户崔姓人家,皂南正街向北走这几户崔姓的门前经过向东过庙宇的西边不远再向北,就是去县城的村道。涝池南边门朝北住了三户人家,由于地起积水,涝池南北住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全都迁移了。</p><p class="ql-block"> 皂南村以刘姓为主,杂姓有高、姚(蓝田县)聂、蔡(军庄)、王(山东省)、文(来自四川)都是解放前后来到此村的。地起积水后,一部分村民迁移到了原上,形成了皂南新庄,农业社时期原上原下归一个生产队(榆楚大队第九生产队),1987年后形成了皂南村委会的三个村民小组。</p><p class="ql-block"> 清后期到解放,皂南村名人辈出,刘璞、刘奎照、刘玺、刘粼、刘泽椿、刘泽堂、刘芳照、刘子先、刘玉洁、刘家骥等等的等等。</p><p class="ql-block"> 1935年,一天内死了两个掌柜的,刘家由此走向衰落。但高陵剧团的兴盛是与皂南刘家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海阔天空2024年10月26日早随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刘奎照简介</p><p class="ql-block">刘奎照,字少卿,皂南村人,少年聪慧,能通背《诗经》,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颂经科秀才,曾任佛坪儒学训导,以家富饶,不肯低声弯腰,弃官回乡。宣统年间(1909一一1911),创办城隍庙巷两等学堂,自任校长。《陕西省通志续篇》有“高陵县士绅刘奎照倡办私立两等学堂,岁捐四百两”之记载。刘氏在经学之外精擅歧黄,众论所推,堪称高手。民国六年(1917)靖国军起事,因拒不筹饷,个人姓名几乎不保,在外逃十年中致力于研究古董,珍藏名人字画不少,民国十八年年馑赈灾刘奎照全权负责,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心肌梗塞,溘然长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