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4日,继续游天水市内景点。</p> <p class="ql-block">苐一个景点:伏羲城</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占地13000平方米,国家4A级景点,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到明代初期,伏羲庙的前身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tān]塌。直到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之后伏羲庙又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 (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为整肃宏伟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廊庑式布局,四进四院,有大小建筑88间。最南端的戏楼(清末建)已由伏羲路隔开,由戏楼向北依次进入前院、中院、后院和后花园。其主要景点包括牌坊、门坊、仪门、先天殿、朝坊等。</p> <p class="ql-block">“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乾隆六年(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进京觐见回任的西宁道杨应琚书“开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宫”匾。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重修,并对“开天明道”匾重新翻刻。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牌坊通高11米,面阔3间计10.5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恒古不息</p> <p class="ql-block">钟亭</p> <p class="ql-block">鼓亭</p> <p class="ql-block">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kān]之中。</p> <p class="ql-block">伏羲在典籍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战国中期的《庄子》《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但当时的记载相对简单。伏羲的身世、地位、功绩等方面的信息,在秦汉之际迅速得到扩充,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满。据传伏羲是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雷神的足迹后怀孕生下他。汉代时,伏羲曾被视为造化万源的创世神,但到了三国,盘古传说开始兴起,盘古被视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取代了伏羲的位置,导致其神格地位下降。关于伏羲氏统治区域,学者们根据各类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推测,认为今天的豫东和鲁西一带的淮阳菏泽地区是他活跃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伏羲常与女娲一起被描绘成两尾相交的“人首蛇(龙)身”,这体现了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时的“双性同体”神崇拜痕迹,同时也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对蛇(龙)图腾的崇拜,而蛇与龙联系密切,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龙就是从蛇演变而来。而伏羲创制的八卦在后世演变成了易学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巫术占筮[shì]等神秘文化的重要源泉。而伏羲不仅被汉族视为始祖,也得到了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认可,他们自认是伏羲氏族的后代或支系。</p> <p class="ql-block">对于伏羲和女娲为何会演变为对偶神,学者们的观点亦不相同。郭沫若认为,随着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所以女娲这位最初的至高神被降格为伏羲之妻,成为从属神的地位;森山树三郎则认为,中国汉民族不太喜欢独立神,总是习惯把原来独立的神与其他神相配,形成对偶神;杨利慧则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形成对偶的主要原因在于伏羲和女娲的双重属性,同时具有部落始祖和文化英雄的神格。</p> <p class="ql-block">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起,伏羲也被纳入两教的神祇系统,在佛教中成为掌管太阳的菩萨,在道教中则演变成了“天皇”“后天皇”“八卦天神”等。而在唐朝,伏羲被纳入了正统史观,司马贞特地辑补了《史记·三皇本纪》。伏羲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影响,孔子创立的道统谱系将尧、舜视为起源,而宋代朱熹则将儒家道统谱系追溯到伏羲、神农和黄帝。</p> <p class="ql-block">根据神话传说,伏羲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一是创制八卦;二是引领民众从野蛮走向文明;三是创制文字;四是制订婚姻规则;五是传授渔业、牧业和狩猎技术;六是创造计数方法;七是发明音乐。此外,伏羲还有“尝百草制九针”,“初置元日”,“立周天历度” ,“聚天下之铜,以为棘币,而钱币自此始矣”,以及“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短长,定南北东西,观星间广狭”等发明和创造。</p> <p class="ql-block">伏羲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在历代皆有官方、民间皆有祭祀。现在,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和河南省淮阳区太昊陵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以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伏羲。</p> <p class="ql-block">天水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天水市博物馆于2022年9月8日至11月25日举办“鉴照古今 ——天水地区铜镜专题展”,展览地点位于天水市博物馆第一临展厅。此次展览精选天水市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收藏的100余面珍品铜镜展出,时间跨度从两汉到清代,这些铜镜基本完整地串联起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了铜镜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从大地湾一期文化开始,历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马厂类型等,遗留下丰富灿烂的彩陶艺术珍品。在漫长的彩陶发展史上,先民们利用简单明快的色调,采用或写实、或抽象神秘的纹饰,在陶器上进行创作,创造出数量众多、造型各异、纹饰繁复的彩陶,成为研究史前社会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活动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馆藏青铜器专题陈列</p><p class="ql-block">青铜器铸造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最早发现的青铜器出土于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开启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先河。天水出土的青铜器种类多样,包括礼器、兵器和杂器等。先秦时期以礼器为主,有鼎、簋[guǐ]等,早至西周早期;春秋之后兵器和杂器渐次增多。这些实物造型丰富、纹饰精美,反映了天水地区古代社会礼制、战争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状况,是研究天水地域文化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一对战国时期青铜承弓器。该承弓器长24.20厘米,宽5.80厘米,厚2.90厘米,一组(两件),大小相同。头部为鸟形,颈细长而弯曲,柄部中空,可插入木楔。柄部一侧有不规则涡纹、曲线纹及弦纹组成的错银云纹图案,鸟头部眼睛亦为铜错银。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战国错银云纹承弓器,采用错银工艺,通体遍布纹样。作为车马具的一个小附件,其虽小,但造型与装饰都直观地体现了这一时期该地域的造型、工艺及装饰等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1937年,邵力子先生在冯国瑞先生的力荐下,将收藏的五万多件图书、碑帖资料捐赠天水。其中,碑帖拓片现收藏于天水市博物馆,内容主要包括交通、佛教造像、终南山道教、陕西名人墓志和部分著名碑刻等。该展览拣选出部分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价值的拓片展出,以飨[xiǎng]观众。</p> <p class="ql-block">秦之演变</p> <p class="ql-block">出后门,顺山坡建房,白色建筑,戏称一“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第二个景点:南郭寺</p><p class="ql-block">南郭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其占地5.7公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陇右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南郭胜境</p><p class="ql-block">南郭寺内景点主要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另有“唐槐汉柏”等。南郭寺坐南面北,由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西院、中院、东院三个院落。寺内,春秋古柏南北分离。寺内建筑和墙体,几乎都呈现着原始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李白在南郭寺题咏道:“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杜甫也在诗中写道:“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泉与寺齐名而成诗,可见唐代时期,泉水就已经大名在外,成为南山文化中重要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南郭寺因地处天水城郭之南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进入南郭寺山门,最耀眼的是悬挂在天王殿正中门楣上的一块白底黑字大匾,长二米、宽一米,上书三个大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西院有青砖砌成的长方形花墙,围护着一株古柏,被称作南郭寺三绝之一的“南山古柏”。南向的古柏树干斜倚,枝头绿叶葱茏,树干上却是干枯不堪,靠着一方古碑支撑着长身,古碑年代久远难以辨认,已经嵌入柏树体内,形成“碑”“柏”相伴相融的景象。它与“麦积烟雨”“仙人送灯”“玉泉仙洞”等景观互相映衬,构成了“秦州八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古柏”的奇特长势,有一段民间传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西征,打了胜仗,驻军天水。因为天水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汉将军李广的故里,所以给将士放假休整。那时的南郭寺古柏参天,景色宜人。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将军来到南郭寺,把战马分拴在古柏两枝杈后去观赏风景。久经沙场的战马,性情刚烈,因无人管束,一时性发,一个向南,一个朝北,跳将起来,把树拉倒,扯断缰绳,向天水城东跑了二十余公里。战马口渴,前蹄急刨地面,瞬间,所刨之处,涌出了哗哗的泉水。从此,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马跑泉”。而被马拉倒的古柏也就成了今天这种南北倾斜横逸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北流泉,又叫湫池,俗称八卦井,其水清澈见底,水质极好。井口为六边形,与玉泉观上的玉泉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泉南北相望,组成了天水独特的泉文化。</p> <p class="ql-block">公元759年,诗人杜甫寓居天水(古秦州)时,在南郭寺写下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千百年来,杜甫的名句被人们反复吟诵,寄托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杜甫:“月是故乡明”。</p> <p class="ql-block">李白在南郭寺题咏道:“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杜甫也在诗中写道:“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泉与寺齐名而成诗,可见唐代时期,泉水就已经大名在外,成为南山文化中重要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此处上临佛塔,下对寺庙,紫云萦绕、禅栖檀香,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逃难至秦州,在南山此园之中,于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倾尽泠[líng]水接天月,镜花如幻空意遥。参悟大道、感怀人生,胸怀国事、心系苍生。史诗留万卷,千秋颂不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先后留下127首千古名篇。</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胡氏古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南宅子是一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古朴典的明清建筑。南宅子是标准的四合院形式,东西为厢房,坐南朝北的主房为明代过厅。</p> <p class="ql-block">门前700年老榆树</p><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城市,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是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的一份珍贵遗产。胡氏民居就是其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包括南宅子和北宅子。南宅子还有着“陇上第一民居”之美誉,2001年6月25日,南宅子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代表,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胡忻,天水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89年)中为进士,官山西临汾知县。为官简政轻刑,庭无积案。以政绩升迁工部给事中、太常寺少卿。胡忻属东林党人,专以上疏揭发宦官结党营私闻名,先后上疏数十章,声震朝野。今秦城区有故居北宅子。</p> <p class="ql-block">明朝中宽大夫、太常寺少卿署正卿胡忻故居。是胡来缙之子胡忻及其后裔的住宅。官称“太常第”,俗称“北宅子”。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路北侧,故称“北宅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南、北宅子隔街相望,亦称“胡氏民居。”</p> <p class="ql-block">南宅子是明朝嘉靖十九年1558年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一直由胡氏家族世代居住。该宅第坐南朝北。因门外临街有百年古槐,所以当地人又把南宅子叫做“大槐树下”。</p> <p class="ql-block">据《胡氏宝乘》考证,秦州胡氏起源于帝舜,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遍及华夏,子孙绵延。秦州胡氏第一代为胡国用,祖籍安徽省凤阳府五河县人,明初追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1369年,胡国用随徐达的部队攻克秦州,随部队驻防而落户天水。今麦积区马跑泉镇胡王村多为胡氏后裔。营建南宅子的主人叫胡来缙,为秦州胡氏第六代传人,字仲章,号东泉。明嘉靖戊午(1558年)科举人,中举后被破格任命为大兴县县令。在任职期间,为官清正,不畏权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加官正四品至雁门兵备道,兼任山西省按察司副使。因为按察司为一省的司法和监察长官,所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明王朝,胡来缙才有资格修建这样规模的宅院。</p> <p class="ql-block">南宅子是一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古朴典的明清建筑。</p><p class="ql-block">南宅子整体形制与建筑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组合,由天井、前院、中院、后院、书房院、后花园等组成,现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国保古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民居保护面积2400平方米。大门上书明代榜书“副宪第”三字,两边分别写着:“赐进士第分巡陇右道右参政李国士为”、“中宪大夫整饬雁平道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立”。</p> <p class="ql-block">南宅子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形式构建,每个四合院是以正厅、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的布局传统。四周房屋相连,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由于主人的官员身份,胡氏民居建筑风格较普通民居显得高大、庄重、气势恢宏、肃穆凝重,于民居之中体现着浓厚的官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胡氏明居是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宅子现为天水民俗博物馆。走进古民居,院落曲回,布局严谨,花木掩映,古朴素雅。每个院内南北正房都挂有匾额,左右有对联,屋内有中堂和对联,文化气息非常浓厚,体现出胡氏大家族的文化修养和优良家风。</p> <p class="ql-block">南宅子是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居所,创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南宅子大门外临街有一棵千年古槐,当地人称南宅子为“大槐树下”。其建筑布局主门三开间悬山顶,大门上书明代榜书“副宪第”三字,“副宪第”三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明间镶补节孝牌坊,上题楷书“太学生胡松秀之妻蒲氏”,胡松秀是胡家的第十二代。</p> <p class="ql-block">从历史中走来的文物古建筑,与“活着的现实”相交融。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等人先后四次考察南北宅子后赞叹其是“典型的明代官式风格,典型的明代官式气派”。胡来缙和胡忻父子因为官清廉,有功于世,去世后均被万历帝诰赐“崇祀乡贤祠”。原来在南北宅子的门前有为崇祀父子二人而修建的二座高大跨街牌坊,矗立于大街中央,气势宏伟,左侧牌坊匾额上书诰赐“父子乡贤”四字,为明户部尚书李三才题。右侧牌坊上书诰赐“恩纶三锡”四字,以纪念胡氏父子。</p> <p class="ql-block">小姐绣楼</p> <p class="ql-block">南宅子的木雕无论是从斗拱、耍头、雀替上都反映出天水雕刻特点。东西两侧厢房的栏额上透雕佛教中的忍冬纹,枝叶连绵不断。北面的倒座雀替上透雕螭龙,上半身为龙形,下半身为花草。而最精美的是南面的过厅,它的斗口出挑,雀替精致、直棂隔扇,屋顶脊饰,虽历经了400多年的沧桑风雨,至今仍保持了明代时期的原貌。比如柱子上的如意云头以及雀替上所雕刻的卷云纹,圆转流畅地雕刻出了云气的层次,简练而又圆润。而风格则和文人气息浓厚的明式家具一脉相承,展现出一种古朴大气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北宅子</p><p class="ql-block">明初建筑崇尚古风,讲究制度,装饰朴素。统治者以礼制的形式强化了建筑中的封建等级,形成了住宅单体建筑的简约单一和群体组合的严谨整,古老的前堂后寝格局重新被推崇,成为品官宅第的经典式建筑模式。</p> <p class="ql-block">与南宅子相较,北宅子规模更为宏大。上世纪末拆毁前有大门三间,门额题为“太常第”,是为太常寺少卿署正卿胡忻的私宅。由于胡来缙、胡忻父子均为明万历朝之名臣,所以天水百姓在南北二宅之间的马路上建有“父子乡贤”的巨形牌坊,可惜此牌坊于民国初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珍贵林木:凌宵。</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民居古建筑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隔街相望的南宅子和北宅子组成了胡氏古民居建筑,是天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折射着昔日的光华,沉淀着岁月的沧桑,积累着岁月的悲喜,在春去秋来间,熠熠生辉,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景点:古城夜景</p><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四合,华灯初上。夜晚的天水古城更显韵。流光溢彩,美食飘香,推杯换盏声不绝于耳,无数食客共赴一场热辣滚烫的“夜市江湖”。呱呱、面皮、凉粉、火爆大鱿鱼、独具风味的烧烤,让食客前来“大快朵颐”,味蕾爆炸。</p> <p class="ql-block">天水古城夜景欣赏,古城商业街氛围不错,夜景是一大亮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