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3日,这次《走向藏南》的最重头戏就是到《西藏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中寻找更多的西藏历史,学习更详尽的藏文化,特别是了解西藏与大中国的姻缘关系,以及在大中华体系中藏域管理的方式。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记录了小部分,有兴趣的应该去博物馆亲自看看。</p> <p class="ql-block">唐卡作品《高原明珠》</p><p class="ql-block">材质:布面重彩尺寸:长10.08、高3.2米创作时间:2022年</p><p class="ql-block">作者:边巴(总策划、主创)、次旦久美(统筹)、罗布斯达、次仁罗布、旦增平措、次仁罗杰、拉乌达布、格桑扎西、边巴顿珠等。</p><p class="ql-block">《高原明珠》作品名称意在象征西藏文化,"明"喻意"五明"和"文明","珠"喻意"字字玑珠"。画作为三联式构图,画面上部区域借鉴中国工笔画和国画水墨笔法描绘了布达拉宫、玛旁雍措、羊卓雍措、岗仁波齐、珠穆朗玛等西藏</p><p class="ql-block">标志性建筑和湖泊、山峰,呈现了山川大美,表达了家国情怀。画面中部以西藏传统唐卡技法绘制七座色彩、样式、构造各异的坛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汤东杰布、宇妥·云丹贡布、吞米·桑布扎等七位西藏历史人物分别居于坛城中心位置,人物穿戴、坐姿、手持器物各不相同,衣饰纹理精致入微,透射出历史的厚重感。画面下部区域主要采用布面重彩绘画手法表现藏历新年、赛马节、望果节等节庆活动和过林卡等生活场景,绘制身着各地民族服饰,面容、姿态各异的23个人物和牦牛、藏羚羊、藏獒、飞鸟、高山杜鹃等各类高原生灵、植被,生动呈现西藏的民俗风情和人民生活的安宁祥和。在上、中、下部区域交汇空间又巧妙地穿插描摩有藏式民居、川青藏两路通车纪念碑、高耸的摩天轮、文化体育场馆等,展示今日西藏城乡面貌。全方位表现西藏的历史、人文、社会、生态,全景式呈现西藏在传承保护中的发展,展示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满生机又不失独特魅力的高原图景。画作整体古拙高雅、浑然一体,局部精致入微、纤毫必现,体现了"尽精微、致远大"的艺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 《高原明珠》首次将西藏传统唐卡五大画派与布面重彩这一新布画风格融为一体,以对历史、人文、时代、社会的全新思索与认知,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当代画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自觉,进一步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实现了继承与发展基础上的推陈出新,是西藏布画以题材立意和艺术创新实现现代性转化的成功之作,更是21世纪初叶西藏新美术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 高山之巅、大河之源,是雄踞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千百年来,繁衍生忽在这里的中华儿女,以他们超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浩瀚的中华文明注入了丰饶的养分和强大的生命力!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始终对西藏行使主权并有效管辖。西藏各民族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中华历史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领略万涓成海的祖国统一历史潮流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奔流不息,感悟万古长青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树是何等的根深叶茂、气度非凡!</p> <p class="ql-block"> 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签署浮雕。</p> <p class="ql-block"> 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人类在西藏高原生存,奏响了开发西藏大地的序曲。迄今为止,考古人员不仅在日土、定日、吉隆、申扎、班戈等8处地点采集了大量5万年前的打制石器,而且在具有明确地层年代依据的尼阿底遗址发掘了多种类型的打制石器,其年代距今4-3万年。</p> <p class="ql-block"> 饮食:糟粑和乳制品为代表的主食,酥油茶和青稞酒为主的饮品,体现西藏人民审美价值的饮食器具,礼让谦恭、尊老爱幼的纯良礼俗共同构成了西藏饮食文化的基本面貌。</p> <p class="ql-block"> 生活习俗;千百年来,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实现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在与自然的互动演绎、与周邻民族的交往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传统饮食、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服饰、因地制宜的传统居所、与外界互通往来的简便交通等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活习俗。</p> <p class="ql-block"> 酒:西藏人民热情好客、友善和睦,在酒中体现尤为突出。青稞酒、白酒、鸡爪谷酒、葡萄酒是西藏主要的酒类饮品,其中青稞酒的饮用最为普遍。不同场合使用的酒具,蕴含赞颂、祝福之意的酒歌更加丰富了西藏的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 茶:藏族饮茶之俗源远流长,久传不息。酥油和茶叶的结合是藏地饮品的神来之笔,作为舶来品的甜茶则催生了当地特有的市井文化。以木碗为代表的茶具,"客来敬茶"的基本礼仪使得西藏的茶文化呈现出浓郁民族性。</p> <p class="ql-block"> 食:糟粑、面粉、乳制品和肉食是西藏的传统主食,菌类等植物的摄入则丰富了人们的膳食结构。由于西藏地处高寒,在食物的加工、制作及食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别具匠心的各类盛食器具和独特的礼仪使西藏民众的餐桌散发着幸福生活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服饰:西藏服饰文化的形成同生存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经济条件以及文化交流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服饰在用料、形制、装饰上呈现出区域性、多样性的特点。长袖、右衽、大襟、束腰在胸前形成大兜便于置物,周身施饰是藏族服饰的共性,而珞巴族、门巴族、僚人、夏尔巴人的服饰则具有简洁大方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拉萨妇女内着丝质长袖衬衫,外套无袖长款搭襟织锦缎长袍,腰系虹纹绸缎或毯毯邦典.背披一块毯毯或锦缎小方单,藏语称之为"仁青纳阿",长袍外套穿妆花缎对襟长坎肩,腰间系一条十字蝎链,脚穿红黑相间的毯毯绣花长筒靴。拉萨妇女分叉式发样称之为"连孜",两侧头发为假发,上戴三角形珍珠巴珠,一对松石耳坠挂于耳朵上方两侧假发处,胸口正中佩戴镶嵌各色宝石的金质噶乌,两侧分别垂挂翡翠珠串胸饰及金质嵌松石串珠胸饰。</p> <p class="ql-block"> 日喀则定日服饰:定日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多地属于农区,这里的服饰较为简单,但不乏地域特色。定日妇女服饰一般由藏袍、邦典、围腰和各式饰件组成。藏袍通常为黑色或褐色毯毯缝制而成,分有袖、无袖两种;腰系五彩毯毯织成的邦典,并长垂至踝关节以上,有单、双两层佩戴之习俗;将两至三条长方形彩色毯毯折叠围于腰部,并以一枚长约20厘米的银质腰扣勾住两端在脐前固定。男子习惯着长至膝盖的白色毯毯藏袍,在领子袖口、衣襟和长袍底边内沿多以蓝色绸缎作衬里,工艺和配色极为讲究。袍下穿黑色毯毯上衣或麻布衬衫,下着毯毯长裤。</p> <p class="ql-block"> 牧区服饰:西藏牧区海拔高,风沙大,气温低,生活在那里的牧民用保暖御寒的皮毛制成宽袍长袖、穿着自如、便于行旅的皮袍。服饰上的手工刺绣纹饰多以动植物、日月星辰等自然元素为主。腰间佩戴的火镰、腰刀、针线盒等用具,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同时也反映出游牧文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山南措美县:扎扎服饰是山南措美县哲古镇扎扎一带的传统服饰,它以独特的"反穿花毯毯"而闻名,是山南市代表性的一种牧区服饰,据说是当地人们效仿文成公主反穿毯毯,并流传至今。2008年6月,扎扎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扎服饰主要由上下两层花毯毯长袍、胸饰、腰饰、邦典、围腰、帽子和彩靴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 藏北草原服饰:藏北草原,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平缓,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那里海拔高,风沙大,气候酷寒。牧民以羊皮为原材料缝制成皮袍,袍袖宽敞、穿着自如。牧区妇女头发多梳成小辫,发辫上装饰有松石、珊瑚、贝壳、银币等,腰间佩戴的火镰、鼻烟壶、腰刀、针线盒等饰物,反映出游牧文化的特点,挤奶时用于挂住奶桶的奶钩,也是藏北妇女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及装饰品。系于衣袍上的邦典,除了虹彩条纹邦典外,还有用手工刺绣带有民族特色图案的邦典。</p> <p class="ql-block"> 林区服饰:西藏东部、南部覆盖着大面积的森林,除了世居的藏族外,还聚居着珞巴族、门巴族、僚人、夏尔巴人等人口较少民族。取法于大自然色彩、线条和律动的门巴族服饰;喜爱佩戴象征勇敢、力量、技艺装饰物的珞巴族服饰;崇尚大自然、保留原生态的夏尔巴人服饰;视银饰为高贵、富有和华丽装饰品的僚人服饰等共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林区服饰文化。</p> <p class="ql-block"> 民居:西藏先民早在史前时期就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变迁,逐渐发展出农区土木结构平顶屋、林区斜顶干栏式木屋和牧区毛织帐篷等符合自身所处环境的各类居所,并形成了择机破土到落成迁居的相应礼俗。</p> <p class="ql-block"> 林区木屋: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和僚人为适应林区多雨气候建造的斜顶干栏式木屋,是西藏林区民居的代表。木屋一般建在河谷的台地或山坡上,斜顶的设计易于排水,干栏式的结构具有防潮、减震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牧区帐篷:帐篷被称之为"牛背上的房屋",是牧民择草而牧、逐水落帐游牧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帐篷主要是用牦牛毛编织而成,具有较强的保暖性,经久耐用,易于支拆和搬迁。</p> <p class="ql-block"> 水路运输:轻便耐用的牛皮船,安全平稳、承载量大的马头木舟,就地取材建造的铁索桥、藤桥、石木桥等渡河工具,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保留至今的拉通鲜卡、大竹卡、娘果楚卡等著名渡口遗址,见证了西藏传统水上交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陆路运输:西藏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历史上,人们依靠牦牛、马、驴、绵羊等基本畜力,翻山越岭,横跨草原,满足生活出行和物资运输的基本需求。</p> <p class="ql-block"> 农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劳动歌谣,农民们开镰收割、打穗筛粒,感受丰收的喜悦。待农闲之时,通过翻炒、研磨等工序,将收获的田间谷物制作出粉粑、面粉、菜籽油等农副产品。</p> <p class="ql-block"> 各家牲畜标记方法</p> <p class="ql-block"> 投石器</p> <p class="ql-block">转场:西藏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牧民需要根据气候、地形和牧草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牧场间进行频繁的迁徙、转场。"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保证了牲畜的草料供给,实现了草场的良性循环,维持草原的生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藏民族视马为速度、财富和福运的象征。格萨尔赛马称王的故事印证了赛马运动在西藏的悠久历史,人们喜欢养马,擅于骑马,以赛马表达对勇往直前精神的推崇,逢节赛马,赛马为节的民风民俗则体现了高原民族对此项竞技运动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求婚是婚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上,当人们问询到与自己要求相对吻合的婚姻对象后,无论路途遥远,求婚方必须带着哈达和青稞酒向对方父母求婚。</p> <p class="ql-block"> 婚礼:在装扮一新的门前、院内,用白色石灰画起吉祥图案,屋顶和院内点燃桑烟,营造欢乐祥和的景象。此时,左邻右舍手捧哈达送来祝福和礼物。</p> <p class="ql-block"> 藏历一月一日,以拉萨为中心的西藏绝大多数地方欢度"杰布罗萨"即拉萨新年,其年俗文化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吃"古突" 至一月初三插经幡,每一天的活动内容和仪式都异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阿里地区普兰 札达县一带的少数农业地区至今仍有一种以藏历11月1日为新年的习俗,俗称"阿里洛萨" 也被称为"普兰新年"</p> <p class="ql-block"> 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与西藏上层分裂分子加紧图谋"西藏独立",解放西藏迫在眉睫。1949年9月2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决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一西藏》的社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前往苏联访问途经满洲里时,写信给中共中央,作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重要指示,并决定由二野之十八军担负起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主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 四路进军:根据党中央"多路向心进兵"的决策部署,以张国华为军长、谭冠三为政委的十八军担负起进军西藏的主要任务。自1950年3月起,四川、青海、新疆、云南进藏部队陆续出发。人民解放军翻越高耸人云的雪山、涉过冰凌刺骨的冰河、跨过原野辽阔的草原,不畏艰险,克服高寒缺氧,为解放西藏英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29日,进藏先遣连抵达藏北高原;1951年10月26日,十八军主力部队胜利抵达拉萨,12月20日,十八军独立支队与主力部队在拉萨会师,圆满完成了进军西藏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进军途中军人们靠着一双铁脚板、穿着单薄的军衣、架起简易的篝火、搭起临时的帐篷,克服高原高寒、缺氧缺粮等因素,走过几千公里路程,翻过十几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跨过几十条大小冰河,穿越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和沼泽草原。在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吃饭成为部队最大的困难。部队进军时,每个人要携带大量装备,能随身携带的粮食十分有限,吃的是一种"代食粉",没水就和着地上的雪咽下去,粮食不够野菜凑,凡是能吃的野菜,都成为填饱肚子的"宝贝"。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仍坚持学习藏语。黑板上的文字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到藏区去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进藏先遣连纪念碑:1950年,为配合主力部队解放西藏,新疆军区组建了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全连官兵136人,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组成,李狄三同志任总指挥兼党代表,曹海林任连长。7月31日,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出发。他们跨越巍巍昆仑,穿越生命禁区,粉碎了当地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1951年1月,西北军区授予该连"进藏先遣英雄连"称号。胜利进军藏北高原。由于高寒缺氧、物资奇缺,李狄三等63名官兵光荣牺牲。</p> <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p><p class="ql-block"> 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上签字。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上签字。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拉乌达热·土丹旦达、土登列门、桑颇.登增顿珠。</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生产与筑路并重"的指示。1950年起,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率领部队和工作人员,陆续成立各地分工委,在拉萨及各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缓解了补给问题;1953年5月,西藏军区司令部全体同志向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坚定表示"长期建藏"的决心,同时以统一战线工作为中心,为群众免费医疗、救济灾民、密切了驻藏官兵与群众的关系,站稳了脚跟。</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1955年改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正式通车,从此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55年3月9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新落成的拉萨大礼堂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率中央代表团前来祝贺。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是由国务院领导的带政权性质的,负责筹备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办事机构。1959年3月28日,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全面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在贯彻执行协议、民主改革、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56年4月22日至5月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p> <p class="ql-block"> 1956年5月2日,拉萨各族各界举行盛大集会,隆重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p> <p class="ql-block"> 平息叛乱: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六年不改"的决定。然而,西藏反动上层企图永远保持封建农奴制,蓄意破坏《十七条协议》,策划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活动,最终于1959年3月10日发动全面武装叛乱。1959年3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发布平叛布告,拉开了全面平息叛乱的序幕,并全面平息了叛乱。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平叛的胜利,为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17日,西藏军区医疗队在南木林遭叛匪袭击而牺牲的女军医张桂兰、陈焕华烈士生前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32年,布德出生于巴青县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西藏和平解放后,布德成红旗林场的工人。1959年3月,300多名叛匪包围了红旗林场。布德受场领导委托,带着告急信件在夜间突围,不幸落入叛匪魔掌。为了不泄露机密,他把信嚼碎后咽进肚里。叛匪对他严刑拷打,并残暴地挖掉了他的双眼,又用烧得滚烫的酥油浇在他的眼眶里。解放军最终肃清叛匪,救出布德。2005年9月13日,布德同志逝世,享年73岁。</p> <p class="ql-block"> 分田地给奴隶</p> <p class="ql-block">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一座座红色革命遗址和一件件珍贵革命文物,诉说着峥嵘岁月的感人故事,激励着我们奋发有为、勇毅前行。光辉历史感人至深,红色谱系催人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