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1403—1424)由姚广孝建,原称镇水观音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下诏疏通河道,重修镇水观音庵,并赐名汇通祠。重修汇通祠时立的一座石碑,碑文为乾隆题写的《汇通祠诗》和《积水潭即景诗三绝句》。</i></p> <p class="ql-block"> 1910年初冬的一个清晨,湖州城家喻户晓的月河陆家大宅的专用河埠头旁停着几艘大船。陆府的主人神色凄然地看着挑夫将一摞摞的古籍从严禁家眷上楼的皕宋楼中搬入船舱,还有几个嘴里伊喇哇啦的东洋人趾高气扬地指挥着。月河旁的行人纷纷驻足、悄声议论:“陆家大公子把祖传的古书都卖给东洋人,他老爷子陆心源为收这些书可花了不少心血啊。大公子陆树藩做事业亏了本,就把祖上的家当贱卖掉,做孽!”几天后,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带着多方筹措的6万元订金匆匆赶到湖州,看到眼前一片狼藉和空落落的书架,满地的废纸标签时,恸哭流涕。</p><p class="ql-block"> 皕宋楼藏书低价卖给日本岩崎弥之助财团静嘉堂文库的消息很快在大江南北传开,士林大哗,笃学好古之士顿足捶胸。愤懑的文人恨恨道“异域言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土也。”</p><p class="ql-block"> 原来陆心源的皕宋楼,与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应其号称200部宋版(即“皕宋”)的藏书,在佞宋成风的藏书界独占鳌头。</p><p class="ql-block"> 陆心源(1834—1894年),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故家藏书纷纷散出,陆心源低价搜罗,仅从上海郁松年宜稼堂一家就购得了四万八千多册。之后,陆心源出任盐官,资财日富,更是广泛搜集。陆心源将藏书分别藏于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南藏书家丁丙经商失败亏资百万,欲售其藏书。端方恐“八千卷楼”重蹈“皕宋楼”复辙,奏请政府以七万五千元尽购丁丙的藏书,藏于江南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端方是完成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的重要推行者,对保留中国古代文献做出了突出贡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欧美考察时,见国外名都均设有官方公共藏书机构,民众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图书馆,他协助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几个官办公共图书馆,如江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p><p class="ql-block"> 端方与张之洞商量预在积水潭镇水观音庵, 乾隆年间改名为汇通祠处筹建京师图书馆,并在什刹海广化寺成立了京师图书馆委员会。因汇通祠据高阜,四周水木清旷,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净业湖中央的洲渚上,兴建四座楼阁,庋藏四库全书,宋元精椠。学部早就将计划拟好,只是净业湖、汇通祠属内务府的官产,还需出奏协商。</p><p class="ql-block"> 陆心源的藏书以富宋元刊本而著称,都是极其名贵的海内孤本。而藏书宋、元版本数量之众、价值之高,在海内无与伦比,为世人瞩目。光绪三十一、二年之间,日本人岛田翰,是位资深的汉学家,精通版本目录学,对中国藏书聚散的源流,了如指掌。<span style="font-size:18px;">陆心源去世后,其子陆树藩经商失败,岛田翰认为如果能得这批书籍,足补日本藏书之阙。于是,第一时间找到陆树藩谈购书一事,1907年陆树藩将家中最精华的大部分藏书售予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span></p><p class="ql-block"> “皕宋楼事件”以后,静嘉堂文库则成为国际汉学重地。该文库共有十八种古籍被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而陆心源的宋元版藏书就占十六部之多,可见皕宋楼藏书的文献价值。</p><p class="ql-block"> 想昔日的皕宋楼,可谓极一时之盛,不惟宋元版书多,总藏量也富,远超天一阁。岁月更替,风物无情,曾名扬海内外的皕宋楼和十万卷楼,在今日已是人逝书去,只剩毫不起眼的空楼,静静的缩在月河街的陆氏故宅中。</p><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皕宋楼藏书在静嘉堂文库得到了完整而充分的重视和保存。由于静嘉堂文库是藏宝之处,又属于日本三菱财团私有产业,所以一直不对外开放。只有极少数专家学者曾被允许进入过,且必须接受严格的申请程序,能进入阅书者,寥寥无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