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红宫上层的西南侧,有一座对外开放的佛殿,约200多平方米,为长寿具乐殿。这里如同布达拉宫众多佛殿一样,呈现庄严肃穆感。沿墙<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龛中供奉着千尊无量寿佛像,还供奉有“埃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1357一1419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这座大殿原为六世达赖喇嘛</span>仓央嘉措(1683一1706年)的寝宫,殿内他的宝座和陈设依然,显现出他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不过,红宫中有八位不同时期达赖喇嘛的灵塔,或缺仓央嘉措一座。这就有些隐密和令人好奇。</p> <p class="ql-block">资料:仓央嘉措</p> <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1683年,他出生在藏南门隅纳拉山下,门巴族人聚居地的一户农奴家庭。传说,2岁多,刚学会说话,他就对身边的人说,全西藏都是我的,我要回布达拉宫去,那里才是我的家。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五世达赖喇嘛刚圆寂(1682年),正寻找转世灵童。本</span>地宗本(县长)闻讯,即报西藏政府。拉萨派了2名活佛,对仓央嘉措进行了多次审核和考察,他们将五世达赖喇嘛生前用过的吃糌粑的木碗、手上经常戴的佛珠、佩戴过的嘎乌盒(护身佛小盒子)、个人用过的印章等,混在一堆相似的用品中,让仓央嘉措挑,他准确无误地找出五世达赖喇嘛用过的东西。随后,他被确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并开始学习文化。天资聪颖的仓央嘉措,11岁时,写出了《马头明文颂》的诗文。1697年,他14岁时,在布达拉宫正式坐床,成为六世达赖喇嘛。但权力在摄政王桑结嘉措手中。仓央嘉措在宫里,成天诵经习文,尤感枯燥乏味。时时忆念童年玩伴,一个女孩玛吉阿米。后来,女孩一家也来到拉萨。市井中,一家小酒馆成了他们幽会的地方。这家小酒馆现在拉萨古城闹市区的八廓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酒馆叫“玛吉阿米”餐吧。</span>我们在餐吧的外墙上,见悬挂“东孜苏康色”铭牌,是拉萨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的诗文:“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是他当时情感生活的写照。好景不长,摄政王桑结嘉措发现了仓央嘉措有违教规的私情,束缚了他的自由,并处罚了玛吉阿米和她的一家人。从此,劳燕分飞。这对处在青春期的仓央嘉措,无疑是一记重击。“情怨”郁郁如结,他寄情诗文,泪如墨润,血如椽笔,敷陈情绪、情思、情愁、情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心苦比命还苦。他在信仰与爱情之间挣扎。他写道:“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他看来,最美的修行,就是在看得见女友的地方,眼睛和她在一起,在看不见她的的地方,心和她在一起。苦闷中,他问佛,怎样让人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颗心与生俱来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他与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放下,才能随缘。</p> <p class="ql-block">资料:仓央嘉措模拟图</p> <p class="ql-block"> 1705年,摄政王桑结嘉措在“政争”中惜败。新执政上书中央政府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康熙皇帝),诬称仓央嘉措非六世达赖喇嘛,后废除。《清史稿》载录,1706年仓央嘉措解京问罪,途经青海湖因病圆寂,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资料:北京雍和宫藏仓央嘉措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仓央嘉措身为活佛,在布达拉宫传布佛缘,受信众爱戴和景仰。如今,宝座在布达拉宫安居高位,他仍是信众和藏民心中的神。</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仓央嘉措在人神间游走,严肃的经文未磨灭他对人生情感自由的渴望,用澄澈高远,空灵婉转的诗文,播撒情与爱,超越时空,转化成为情钟情的人,追寻至真至纯,心手相牵而获福报的借镜。</p><p class="ql-block"> 信众和朝拜他的人,仍奉他为神明。人,只要有善缘,泽被人世,天地都会铭记在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