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伊犁地区</p><p class="ql-block">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别名伊犁,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东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历史上这里是古丝路北道要冲,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伊犁雨水充足,空气湿润,水草丰美,被人们称为“瀚海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称。伊犁河谷、果子沟、那拉提草原等,都是当地个性鲜明的自然风光名景,而随处可见的天山雄峰、茂密森林、幽深湖泊和辽阔的草原,都会向游人尽显北疆大地的傲然生机和诱人风采,“北疆明珠”会让每一位探访者感到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1)果子沟</p><p class="ql-block"> 果子沟位于伊犁霍城东北约40公里处,全长28公里。北上直达赛里木湖,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是丝路北新道的咽喉。沟内山路盘旋崎岖,以野果分布广阔而闻名,药材资源也很丰富。作为伊犁地区的门户,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支持下,果子沟必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 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大桥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200米,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215.5米,跨径360米,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之内,是中国高科技产物。2011年9月30日通车,彻底结束了伊犁河谷出行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桥上方一处观景台观赏,见大桥四面环山,在小雨薄雾中,宛如飞虹跨过峰峦,显得分外妖娆。后从桥下经过时,仅在车内拍摄,也没能亲临沟谷欣赏美景,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 (2)伊宁市喀赞其民族风情街。</p><p class="ql-block"> 风情街位于伊犁哈萨克自冶州首府伊宁市南市区,喀赞其维吾尔语意为“铸鍋为业的人”。最早以前,有维族人从南疆迁居此处,他们中大部分人以传统的手工制造业为主,这些人中,更多的是以铸鍋为业,便有了“喀赞其”之名。</p><p class="ql-block"> 在面积22平方公里的南市区,人口约10万余人,其中77%为维吾尔族人,还有乌兹别克、回、哈萨克等民族。伊宁市党委和政府,依托浓厚的民俗资源和喀赞其多民族长期聚集的历史文化背景,遵照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历时两年,倾心打造了以体验感受民族风情和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景区。2008年5月15日伊宁市南市区的大门楼上,正式挂出了一块牌匾:《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正式接待海内外游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遍布街巷的很多欧式、中西风格结合及富有维族特色的名居,吸引了很多游客。这一条百年老街,是一条多民族特色流动的街,是西域风情荡漾的街,也是最能体现伊犁城精神特质和文化内蕴的街。</p> <p class="ql-block"> 在南市区形成的200年中,维吾尔族人以手工业为生。如今虽逐步被机械化所取代,但在街头的手工作坊里,仍能看到从事传统民族手艺的工匠,正精雕细刻“作品”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这里正在举行每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商品琳琅满目,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门楼旁的陕西清真大寺,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其结构布局模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具有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砖木结构与阿拉伯装饰艺术相给合的建筑风格,是西北边陲著名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大门内耸立着一座3层邦克楼,礼拜殿面积6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p> <p class="ql-block"> 大寺从正门到礼拜殿及两侧讲堂,都是檐廊阁式结构,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 在喀赞其,四处可见笔直参天、郁郁葱葱的白杨树。它们的枝叶向中间收束,是那样的文静,甚至还带一点羞涩。但它们能抵干旱耐饥渴,展示出强者之势和英雄情怀。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来这里,写下了《白杨礼赞》这一不朽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在饭厅里品尝了伊宁特色菜肴,还欣赏了维族歌舞,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耳福,是极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3)那拉提草原</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位于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新源县境内,总面积184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有“不似瑞士,胜似瑞士”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大军经巴音布鲁克赶往伊犁河谷集结,艰难穿行于天山之间。时当仲夏,山中仍风雪迷漫,寒气瑟瑟,处在饥饿和寒冷中的士兵疲惫不堪。不料翻过一道达坂,忽见云开日出,艳阳高照,繁花怒放,流水潺潺,不禁高呼:“纳喇特!纳喇特!”蒙语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后音译为“那拉提”。</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到天界台景点。车在高山之间蜿蜒盘旋,尽管此时草已转黄,相对于平原上的草场,高山草原仍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天界台景点上下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步行登上天界台。</p> <p class="ql-block"> 天界台是河谷草原和高山草原的分水岭,取意“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东西两侧凸起的山坡,如马鞍一般。站在此处,如摧马扬鞭驰骋于草原,既可远眺一望无际的空中草原,又能俯瞰垂直自然景观的河谷草原。</p> <p class="ql-block"> 9~11月,正在转色的草原,浅一片深一片地呈现各种颜色,是杂色相间的五线谱。</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索道直达天界合。</p> <p class="ql-block"> 森林与草原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因气候原因,此时大部分牲畜已经转场,留下的在自由觅食和游走。</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是我国哈萨克族人聚居最多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游牧人家”景点就是哈萨克族人日常生活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河谷草原仍郁郁葱葱,可惜下雨了,只能匆忙别去。</p> <p class="ql-block">牧民的毡房如盛开在草原上的朵朵雪莲。</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还有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