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朝近三百年历程,正逢西方发达国家即将进入工业革命文明及资本主义孕育诞生的前夜,这种风起雲湧风雲际会的時代大变革对大明王朝的经济、文化、思想必将产生深遠和巨大影响。因此大明一朝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各领风骚。我们从中采撷一些文人趣闻,从他们故事中可感知一下那个時代的风雲变幻及历史嬗变中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目 录</p><p class="ql-block"> 1.方孝孺 姚广孝(道衍)</p><p class="ql-block"> 2.铁铉 吉安解缙等四才子</p><p class="ql-block"> 3.永乐“三楊”楊士奇等 于谦</p><p class="ql-block"> 4.唐寅(唐伯虎)王守仁</p><p class="ql-block"> 5.李东陽 楊廷和 楊慎父子</p><p class="ql-block"> 6.夏言 严嵩</p><p class="ql-block"> 7.徐阶 楊继盛 沈鍊</p><p class="ql-block"> 8.胡宗宪 徐渭</p><p class="ql-block"> 9.海瑞 李時珍</p><p class="ql-block"> 10.張居正</p> <p class="ql-block">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自幼聪明好学,后拜元末明初名儒宋濂为師,人称“天下读书种子”(姚广孝语),是当時名满天下的大文人,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帝)即位后,先后让其出任翰林侍讲和翰林学士,值文渊阁,尊以師礼,可谓皇帝近臣。</p><p class="ql-block">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后在即将挥師进入南京前,军師姚广孝深知方孝孺的性格和为人,很难与新朝合作,因此特意劝告朱棣千万不能杀方孝孺,要礼待方孝孺以招揽天下士子之心。朱棣也理解姚广孝之用心,特召方孝孺前来相会,但两人见面后方孝孺不跪不拜朱棣,只是哭吊建文帝,令朱棣十分难堪尴尬,於是二人有下面一段对话:</p><p class="ql-block"> 朱:“先生不要这样,我不过是仿效周公而已啊”</p><p class="ql-block"> 方:“成王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朱:“自焚死了”</p><p class="ql-block"> 方:“成王的儿子呢?”</p><p class="ql-block"> 朱:“国家要年長的君主”</p><p class="ql-block"> 方:“那成王的弟弟呢?</p><p class="ql-block"> 朱:“这是我的家事”</p><p class="ql-block"> 社会青年朱棣终於失去耐心,拿出纸笔,逼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因方孝孺名满天下影响力太大,由他起草诏书能掩盖朱棣篡位真象,为朱棣即位正名。但方孝孺拒绝起草诏书,被一再逼迫下他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愤怒地丧失理智道:“不怕我灭你九族吗?”方却傲然回道:“灭我十族又如何!”最终结局:方被凌迟,灭十族。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朱棣同志又一次展现了他惊人的创造力,那多出来的一族是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 方孝孺一介书生,一生未经刀兵,但大难临头仍恪守臣节忠於先主,铮铮傲骨,可敬可佩,可谓“大明第一位有骨气的文人!”</p><p class="ql-block"> 朱棣篡位坐上龙椅后,大多数前朝旧臣都归顺了新朝,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性使然,何况也确实是人家朱家的家事,方孝孺本可不必再效忠旧主,而且他与朱家王朝还有旧怨:当年他父親方克勤任山东济宁知府,为政勤勉清廉,却因受“空印”案牵连,他是主印官,稀里糊涂被朱允炆的爷爷朱重八同志砍了脑袋。但方孝孺公私分明,不计个人恩怨,秉承儒家传统道统理念,用自己及十族人的生命和鲜血,向叛逆者施暴者,进行了抗争,不仅捍卫了个人尊严,也捍卫了读书人及儒家思想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生即已矣,未有补於当時,</p><p class="ql-block"> 死亦徒然,庶无愧於后世。</p><p class="ql-block"> 方孝孺是一个敢於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的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为后人所怀念。</p> <p class="ql-block"> 姚广孝,法号“道衍”,長洲(今苏州)人。</p><p class="ql-block"> 姚广孝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或者说是与众不同的奇才更准确。他比朱重八同志(朱元璋本名)小七岁,生於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長吟诗作画,14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他交际广泛,与当時许多名人(如宋濂)都有交往。他喜游览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之前也是一个读书人,却不学程朱理学和经世之道;他之后虽身为和尚,却也不参悟诵经,反而拜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为師,专修阴陽术数之学。历史上身怀此学之人往往有呑食天地之志改朝换代之谋。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危险分子。</p><p class="ql-block"> 姚广孝身怀兵甲和绝学却报国无门,因此很長一段时间内都处於郁闷不得志状态,一直到他五十岁時,上天终於眷顾到他,给了他一展平生抱负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洪武十八年,朱重八同志从民间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送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朱重八同志没有忘了自己的老本行)。道衍用眼睛的余光看见自己等待的人终於来了,当朱棣行将经过的時候,道衍和尚突然开口:“燕王殿下,贫僧願意跟随您”,朱棣楞了一下笑问:“为何?”他回道:“贫僧有大礼相送”。朱棣虽然是一个社会青年,从小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毕竟生在帝王之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个長着一对三角眼睛的和尚居然要给自己送礼,有点意思,於是好奇地问:“噢,何礼?”只听道衍压低声音道:“贫僧願意送一白帽子给大王”,朱棣听后勃然变色,低吼:“你到底是什么人?”,道衍却闭着双眼不再看他。过了一会只听朱棣低声说:“跟我来吧”,於是道衍跟随朱棣来到北京,在庆寿寺做了主持。从此他主要的活动地点并不在寺庙而是在王府,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忽悠煽动朱棣造反。</p><p class="ql-block"> 随后就发生了那场“靖难之役”、皇宫大殿燃起大火焚毁、建文帝不知所踪其下落从此成为千古之谜、朱棣造反篡位成功成为永乐皇帝,接下来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应该是“弹冠相庆,论功封赏”了,所有的将领都十分高兴,收获的季节到了。若论功劳和贡献,靖难之役首功大功应归道洐和尚,他是这次造反的总策划師和总设计師,居功至伟。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对封赏却一点兴趣也没有,具体表现:他谢绝了所有封赏,包括“太子少師”(正二品)、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一一姚广孝,让他留发还俗,他不干、分给他房子(绝对不会是几室几厅)他不要、配备给他两个老婆也不要。他仍然住在庙里,白天换上工作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到庙里再换上修闲装(僧服)。他视金钱如粪士,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乡探親時把朱棣赏他的金银珠宝都送给自己的同族乡人。那他为什么如此热衷并积极地要造反呢?他确实与众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只为造反,“不负平生所学,一展胸中抱负,足矣!”。现在你可以明白他为什么是一个奇人、奇才了吧。</p><p class="ql-block"> 综观其一生,道衍是一个博览群书,心怀异志,经历坎坷,清心寡欲,深居简出,洞悉世事,坚强艰忍,精於术数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坏人,不是一个恶人。他也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是一个能人,一个搅动天下的乱世之人。</p><p class="ql-block"> 永乐時期道衍虽然受官,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僧人身伤,一般情况下也不主动涉政参政。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的编篡等一些文化工作。他遠离政治,遠离是非,明哲保身,可谓真正的世外高人,真正的聪明人啊。</p> <p class="ql-block"> 道衍和尚圆寂前自感将不久於人世,他特意进宫朝见永乐皇帝,想再看看这个他侍奉了三十多年的老领导。不久朱棣親临他居住的庆寿寺与他这位不寻常的老朋友做最后的告别。这是两人此生最后一面了,当朱棣问他还有什么相求時,他沉默了很久很久,才提出了他人生最后一个请求:“请陛下放了溥洽吧”,朱棣也沉默了很久很久:“好吧,我答应你”,道衍释然了,眼角流下几滴混浊的泪水。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他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因此一直被朱棣关押着。在道衍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提出了这个请求,不仅只是为了救赎溥洽,也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朱棣虽不情愿放了溥洽,但终究答应了道衍,满足了他最后的一个心愿,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亦诠释了“朋友”一词的真蒂!</p><p class="ql-block"> 道衍精神上得到解脱,同時他肉体上也得到解脱,不久后即圆寂於庆寿寺,终於寿终正寝,年八十有四。朱棣不胜衰悼,辍朝两日为其治丧,葬於北京房山崇各庄常乐寺村姚广孝之塔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未完,请看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