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几日,听说圆明园西南侧的“一亩园娘娘庙”,有一片紫色的“丹麦翠菊”花海,成为了今年的网红打卡地,非常的漂亮,于是我和闺蜜随我家老高一起前往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亩园娘娘庙的位置,距离圆明园大宫门和达园宾馆不远,以下平面图是我去年冬天逛“达园宾馆”的“扇面湖”时下载制作的,一亩园公园据说是今年新开放的,地点就在西苑桥东侧,自驾车比较方便,乘坐地铁可在西苑站下车,附近也有公共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看丹麦翠菊花海,然后再去看娘娘庙。老远就看见前面有一片混种的地肤草后面就是丹麦翠菊花海,色彩很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块“一亩园”的介绍牌。据说在历史上,“一亩园”是皇帝亲耕的“亲田”,清代自雍正后,每年春天帝王均岀园来此举行亲耕之礼。乾隆朝诗文、嘉庆档案中,均出现过“一亩园”的地名。</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紫色的翠菊花海,前面有棕红色的地肤草,后面有不知名的黄色草地,色彩搭配起来真是漂亮,像一幅画,也有说,像是打翻了调色板。</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丹麦翠菊”是一种属于菊科紫菀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东北亚和北美地区,通常植株高度在1-2米之间,花朵色彩有淡紫、淡黄、 橙黄等多种颜色,类似雏菊的圆形花朵非常美观,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秋季观赏花卉。而我国也是翠菊的原产地国家之一,但我国的翠菊跟丹麦翠菊同科不同属。</p> <p class="ql-block">丹麦翠菊营造出来的紫色浪漫,真是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种植的地肤草,跟我们去年在奥森公园看到的不一样,奥森公园的地肤草是球形的,矮矮的,而这里的地肤草是长形的,比较高。</p> <p class="ql-block">有些秋叶也逐渐变黄了,色彩搭配起来也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我和闺蜜立即被这一片的“紫色浪漫”给迷住了,我们去的时间比较早,一大早就到了,停车也有地方,游人还不是很多,可以尽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天气也不错,我俩互相拍照,真是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对比一下这一片地肤草,有一人高呢。</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老高拍到的丹麦翠菊的微距照片,我俩的手机拍大景还行,微距可就不灵了。</p> <p class="ql-block">他还拍了几种其它的小花,以下是“八宝”。</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香雪球。</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山桃草。</p> <p class="ql-block">“山桃草”已经过了盛花期。</p> <p class="ql-block">但逆光中的山桃草还是很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拍,逛到了花海的东侧,老高给我俩拍了一张合影,就自己绕大圈去看花了。</p> <p class="ql-block">往北看,绕一圈可真够远的,我的腿不行,就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闺蜜陪着我,在这里留下我们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横穿草地,从花海的东侧直接去往西侧。</p> <p class="ql-block">闺蜜腿快,我在后面跟着拍她,这一片黄色的草地色彩也很漂亮,可惜我查了“识花君”,没有查到名字。</p> <p class="ql-block">闺蜜已到了西侧。</p> <p class="ql-block">看西侧这一片的花海,比东侧还要茂盛。</p> <p class="ql-block">好浓烈的紫色。</p> <p class="ql-block">随便一拍就是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闺蜜穿了一件蓝色的外衣,戴了一顶花帽子,背了一个花背包,照片拍出来色彩很艳丽。</p> <p class="ql-block">闺蜜给我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花海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与老高汇合,去看了看娘娘庙。看匾额,这座庙还是敕建的呢,也就是经皇上御批而建的,有一定的规模,但娘娘庙没有开放,看外观感觉挺漂亮的。原庙据查是建于明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庙前似乎是有一口井,闺蜜正在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这口老井应该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看了看下面,还挺深的。</p> <p class="ql-block">娘娘庙的一侧有个小庙。</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个土地爷吧。</p> <p class="ql-block">绕过娘娘庙,去看看它的后身。</p> <p class="ql-block">后身摆放着几块老石条。</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应该就是“御道”。小石桥下面是一条“扇子河”。</p> <p class="ql-block">有介绍说,一亩园公园有三个必看的景观:一亩园花海、娘娘庙、御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扇子河”的介绍,说明扇子河与扇面湖是相通的,属于同一个水系。</p> <p class="ql-block">这条御道弯弯曲曲的连接着娘娘庙和一亩园公园。</p> <p class="ql-block">扇子河两岸的“香雪球”花,还没有凋谢,据说一亩园公园在今年的各个季节时期,都种植了不同的花海,有香雪球花海,还有金鸡菊花海,以及现在的丹麦翠菊花海,成为了京城百姓游玩赏花的新景点。</p> <p class="ql-block">扇子河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看河对岸,有一小块广场景观,还有一块昆仑碑。</p> <p class="ql-block">看样子,像是“前湖昆仑石”的复制品,没有过去看。北京现存的“昆仑石碑”,有数可查,我在颐和园东岸和北海公园各见过一块,材料均为汉白玉,都是清乾隆年间竖立在皇家园林内外的,乾隆之前没有此种碑型的记载,乾隆之后亦无人仿效,是乾隆爷首创的新碑型。这块“前湖昆仑石碑”,原物立在“达园宾馆”,为保护昆仑石碑,达园宾馆还建了一座六角碑亭。</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高在去年冬天去过“达园宾馆”,看到过这块昆仑碑,“达园”所在地在清乾隆年间,是圆明园福缘门前的一片空旷沼泽地,乾隆爷为解决积水之患,于乾隆二十八年疏浚成湖,开挖了东西两个扇子湖,在湖面铺砌了一条直达圆明园大宫门的石御路。圆明园原有两座昆仑石碑,一块原立于大宫门前湖,就是现存在达园宾馆这一块,一块原立于望瀛洲,现存于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前湖昆仑石上刻着乾隆二十八年(1763)御制前湖诗,虽经200多年的风雨,字迹仍十分清晰。</p> <p class="ql-block">乾隆爷所作碑文介绍了当年为解决民生问题,疏浚成湖、修筑道路的壮举,并说明了这项一举三得的工程,实惠并且费用低廉,帝王之事没有公私之分,修碑是为了记录在册,告知百姓,并不是作为装饰之用。</p> <p class="ql-block">以下就是达园宾馆里的“扇面湖”,一亩园扇子河的水,和这里与圆明园都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从图上看,扇面湖与一亩园公园还有一些距离。</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花海和娘娘庙等景观,我们就沿着御道往回走,突然看见了两个园林工人正在砍伐一棵枯死的大树,问了问,是一棵元宝枫。</p> <p class="ql-block">闺蜜发现了一根树杈,说可以制作成一根拐杖。</p> <p class="ql-block">热心的园林工人帮她把树杈修剪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看,还真是一根非常合适的拐杖!闺蜜感觉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西苑桥下停车的地方,上车回家。</p> <p class="ql-block">路上经过了六郎庄公园以南,看到了颐和园东墙外的一个秋景很漂亮,停车拍了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老高拍的全景图,这应该是几棵白蜡树,艳黄色的秋叶,配上红色的小房子,好美的一幅秋景图啊!</p> <p class="ql-block">一亩园娘娘庙的景色就介绍完了,多谢朋友们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