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纷争下的巴尔干小国印象(1)

老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巴尔干半岛的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曾经是上世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奇葩。八、九十年代以来它们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其中南斯拉夫分裂成6个小国还爆发了长达数年的内战,给国家和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巴尔干小国的状况如何,希望有所了解。今年9月17日参加了巴尔干13日四国游(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了却了多年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图为旅游行程,起点是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终点是黑山的波德哥里察,中间有数次国际穿插。为了清晰地介绍在各国的旅游状况,本美篇适当调整时间顺序,以四国分章编写(共4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9月17日凌晨0:10从北京首都机场启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地时间早上4:50(与北京时差5小时)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转机。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经过再次安检,当地时间7:50飞机开启第2段航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地时间(与伊斯坦布尔时差1小时,与北京时差6小时)9月18日早上8:30抵达贝尔格莱德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第一章:塞尔维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人口168万(2023年)。该城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它是原南斯拉夫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尔干半岛第四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乘大巴离开机场就开始了旅游行程,图为街景。</p> <p class="ql-block">        <b>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旧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导弹,悍然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图为中国政府为烈士设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游客献花缅怀烈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贝尔格莱德市为烈士设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山东高速公司在大使馆旧址上建设的中国文化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街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圣萨瓦大教堂</b>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该教堂供奉的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象征着塞尔维亚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精神。圣萨瓦教堂坐落于贝尔格莱德老城区东部的一座丘陵上,那是1595年奥斯曼帝国首相思南帕夏焚烧圣萨瓦遗体的地方。大教堂建造始于1935年,出于种种原因,整个外部建造工程2003年12月才告结束,而内部装修至今仍在进行。图为大教堂外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教堂内部装饰的金碧辉煌,色彩艳丽,美轮美奂,布满内墙的壁画描绘的细致生动,目不暇接,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教堂顶部的装饰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教堂地下一层的场景不亚于正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佛教徒祭拜的方式是烧香,东正教徒祭拜的方式是点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教堂外的这家人不知在表达什么心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团的地接导游是一位波黑姑娘,修长的身材,漂亮的脸庞,热情开朗,幽默大方,是当地大学的汉学教师,能讲一口相当熟练的汉语,她身着印有毛主席头像的体恤衫,必须一起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铁托墓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南斯拉夫联邦著名领导人铁托的墓地,也叫作“花房”,因为墓的周边一直被鲜花环绕着。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将其安葬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 ,与周围的林木花草雕塑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墓园中铁托的一尊雕像,对于与众不同的设计成领袖“低头”的原因,导游解释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回想铁托在世时反对苏联干涉,维护国家独立与稳定,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等方面的做法,对这一解释颇为认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花房墓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铁托的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 ,1980年5月4日病逝,享年88岁。二战期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游击队进行了抵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南联邦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但铁托去世后11年南联邦陷入了分裂和内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铁托从事革命活动和担任国家领导人工作的展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室内描绘铁托总统的一幅油画令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室内展示的毛主席送给铁托总统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墓园里有一个六孔喷泉,使我联想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的6支火炬(见下图),这大概都体现了铁托对组成前南斯拉夫的6个成员团结合作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墓园中还有若干其他的形体雕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步行前往下一个景点,沿途有许多售卖纪念品的摊贩,看来生意也不太好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卖艺的老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贝尔格莱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欧洲古城,一座久经沧桑却不屈不挠生存下来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遗世独立,又杂糅着古罗马帝国,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等多种文化侵染衍生的多元气质的城市。为此,贝尔格莱德保存下来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卡莱梅格丹城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卡莱梅格丹城堡</b>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的山坡上。它是一座千年古堡。早在公元前3世纪当地凯尔特人就在这里修建工事,随着战事不断,被毁坏达40多次。但它仍然会以倔强的姿态重新站起来。目前遗址的大部分是17世纪土耳其人统治时修建的。图为城堡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城堡内放置着不少二战时使用的武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城堡内标志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又高又长的城墙护卫着城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城内还有城,墙上还有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此门进入城堡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纪念一战胜利10周年,塞尔维亚人在城堡的制高点建立起名为“胜利者”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里可以俯瞰萨瓦河与多瑙河的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步行前往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米哈伊洛大公街</b>是贝尔格莱德主要的步行商业街,1870年命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沿街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19世纪70年代的建筑,带有明显的奥匈帝国的痕迹。当时贝尔格莱德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家庭在此建造住宅。1979年长达1公里的米哈伊洛大公街作为该市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标志之一,被宣布为受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沿街有多家售卖画作的摊贩,此摊每幅标价18欧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型购物中心门前也有摊贩,文化古街并不拒绝他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餐馆、酒吧和咖啡厅更是普遍“占道经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幅欧韵浓重的古街画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晚入住的酒店(右侧HOTEL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贝尔格莱德只有一天的游览时间,即使走马观花所见亦十分有限,只能通过沿路车拍补充感受城市面貌、经济状况和百姓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图为贝尔格莱德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萨瓦河周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路口高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傍晚的立交路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座古老而破旧的早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市内的另一座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街头的巨幅广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街心花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等待公交车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阶梯式的住宅楼挺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高层板式和方墩式的居民楼更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华为”大楼十分显眼,看来在塞尔维亚很有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9月19日早上出发前往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途中见到大片的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农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到Zivanovic酒庄参观品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当地知名的酒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意外地看到院里的拖拉机是我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504型中拖,心里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导游向大家介绍酒庄养蜂酿酒的历史和工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地下酒窖终年保持恒温15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就着奶酪和面包,品了5种酒,脸都喝红了。酒庄产的葡萄酒和蜂蜜都挺便宜,但不好携带,只能作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酒庄所在的<b>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小镇参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多么幽静迷人的欧式小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794年创立的塞尔维亚第一所东正教神学中学,也是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的分支机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地东正教主教的宅邸,也是塞尔维亚牧首的夏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创建于1791年的塞尔维亚历史最悠久的文法学校,如今是一所同时教授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的语文文法学校,校内除了依旧开设拉丁文的课程外,还引进了中国的儒教,设有“孔子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文法学校旁的旧式二层楼房很有塞尔维亚典型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建于1762年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它是小镇所在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最华丽壮观的建筑物,圣坛区里安放了塞尔维亚第二位东正教大主教的部分遗骸,顶礼膜拜者众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教堂外的老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地人酷爱艺术,多见售卖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小巷深处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座“四面雄狮”饮水台,静静地立在街边,它是为了纪念1791年小镇的首个供水系统而建,不断地看到有人来取水和凑在龙头上饮水。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再次来到小镇,我也喝了几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与漂亮导游来个自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第1集完,请看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