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记】之红瑶印象

北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月的六盘山天蓝草绿,气候宜人,已经陆续有南方房车车队进入清凉寺、新和等乡镇避暑纳凉。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气温并不高,适合出行和旅游。我没有出门前选择攻略的习惯,尽可能保持出行路线的陌生与神秘感。而出行时间一个月前就已经确定,所以总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过得缓慢而无聊,总是猜想着此次出行能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南北不仅仅是地缘气候上的差异,文化习俗上更是存在诸多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去广西,而此行的目的地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心里便充满了神秘与期待。虽然通过书本和电视媒体已然对桂林有了直观的了解。当真正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内心的震撼和好奇还是无法掩饰的。独特喀斯特地貌和迤逦的山水风光让人留恋忘返,壮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和文化更让人感到奇特而钦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随行工作人员挂在嘴边的:汉族壮族住平原,瑶族住山腰,侗族住山顶……而这种居住模式不仅仅是民族习俗,而更直接的原因是各民族在争夺土地时当时的实力,谁的人口多争夺的居住条件自然好一些。而少数民族多以群居为主,久而久之就形成明显地缘特点的分布模式。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在山顶的侗族和住在山腰的瑶族人也渐渐走向了平原,在以旅游业为主的桂林,如果不是去往大山深处的瑶寨和山顶上的侗寨,你很难辨别出生活在桂林城市的人哪个是瑶族哪个是侗族或者壮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去往龙脊梯田一个叫红瑶印象的山寨里,两边群山环绕连绵不绝,苍松竹林遮阳蔽日,各种奇特而翠绿的植物生长在突兀的崖壁或陡峭的山林间,而山路更是崎岖蜿蜒如巨蛇,坐在敞篷的电动旅行车里,迎面扑来凉爽而夹杂着氤氲草香味。让人误以为这是行驰在六盘山盘旋的山道上,但不可否认,这里的山色更加青翠,而山道更加盘旋曲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经之处,在山腰崖畔却能看到纯木质结构的两层三层或者更高的木楼,在山林间显得孤单影只又显示其独特的建造风格与年代感,可能是瑶寨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了。而瑶族根据服饰和居住特点,可分为而有盘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蓝靛蓝、白裤瑶、平地瑶等二十几种之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瑶族老奶奶,她的装束奇特,目测身高不足一米五,人很精瘦,皮肤是酱红色的,手里提着一个手编的篮子在人群里叫卖,浓重的地方口音一句也听不清楚,她走到近前时,耳朵上一对硕大的银饰耳环格外引人注目,据老人讲,这对银耳环她从结婚时就戴在耳朵上,快六十年了,双耳也下坠形成两个阔大的肉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瑶妇女有不剪头发的习惯,自少年起就留发。至青年时代,则将头发盘于头上,用绣花黑头巾包起,既保护那一头秀发,又是民族的一种特征性装饰。到出嫁生了小孩,发型有所变化,长发在额头上束一个髻,其余则盘在头上。额前的髻便是当妈妈的标志。由于常年使用山上的特殊野草和淘米水配制的护发秘方,无论年纪多大,她们的头上都是青丝如云,很难见到一根白发。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黄洛瑶寨因有60多名长发红瑶嫂而成为著名的长发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提的篮子里有手工编织的摆件,也有当地的银手镯、耳环等银饰,销卖的价格都很便宜。陪同人员介绍,桂林最受欢迎的不是钻石,也不是黄金,而是雪花银。当地的女孩子都有戴银饰的习惯,而银饰作为最重要的陪嫁品,是可以辈辈相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雪花银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的效果,而且雪花银是能够食用的,是可以起到软化水质、杀毒排碱的功效。这与桂林卡斯特地貌对水质的影响有关,高碱性水质如果不经过处理,可能造成人身矿物质摄入过量,严重者可造成肾结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艳丽的红色服饰,“红瑶”妇女们,都擅长针绣,善织绣。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瑶”妇女们的绣花可算一门精湛的手艺,她们不需要先描图,而是全凭经验,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图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红瑶妹的服饰很好看。上身是束身宽袖瑶服,以红色为主调,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下穿齐膝、宽松的摆裙,虽是由粗布自制而成(听说制作一件瑶服要用二十天),图色配套十分醒目抢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瑶寨,我们品尝了瑶族最具特色的美食一一竹筒饭。竹筒饭的做法很独特,将选好的竹筒开个小洞,加入糯米或者加入当地的山鸡和配料放在柴火上烤煮,将烤好的竹筒砍成两半,烤出来的饭菜混合着青竹的香味,鲜美可口,是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