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红袍景区

丁淼

<p class="ql-block">文字/丁淼</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早餐过后,全家人打的兴冲冲赶往九曲溪竹筏码头,在票务中心窗口领取船票时,突然被告知: 因九曲溪涨水,当天所有的竹筏班次暂停。网上预订的船票,票务中心会全额予以退还。孩子追问下午是否可以恢复运行,票务回答暂停一般就是一整天。孙子直呼运气欠佳,孩子则为两次来武夷山都没能坐上竹筏漂流而深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随后,迅即对行程做出调整,将观看大红袍景区时间前移。</p> <p class="ql-block">  其实从抵达武夷山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被“大红袍”所包围。车站的展板上是张艺谋团队制作的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的巨幅宣传海报,进入市区后,几乎每家店面都以“大红袍”命名做着茶的生意,各种具有精美特色的装饰预示着这个南方小城打造茶文化之都的雄心。</p> <p class="ql-block">  茶馆里,茶师小妹用纤纤玉手摆弄着瓷碗,在洗茶、泡茶、奉茶、品茶之后,她会轻声问来者: 平常喜爱喝什么茶?如果听到喝绿茶的答案,小妹会莞尔一笑道: 绿茶性寒,红茶性暖,无论冬天夏天,还是多喝红茶暖胃为好。</p> <p class="ql-block">  其实,武夷山市就是过去的崇安县,1989年升格为市(县级市),人口并不多,20几万。猜想设市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二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将特产“大红袍”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大红袍茶树(母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人莫能登,据说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训练猴子采摘,所以又称之为“猴采茶”。最好的年份,成品茶产量也不足500克,极其珍稀名贵。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前来,以一睹茶树芳容为快。</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段传奇,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带来了许多珍贵礼物,出于礼尚往来,毛主席也把自己珍藏的4两茶叶回赠给了尼克松。看到毛主席送的茶叶就那么点,尼克松非常不解,认为毛主席太过小气。周总理在旁边告诉他,这茶叶是产自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一年只产8两左右,非常珍贵,主席送你4两,等于送你半壁江山的产量。尼克松听总理这么一说,也就开心地笑了。“半壁江山”的典故也由此流传开来(这段传奇有多个版本,你也就当成传奇听好了)。</p> <p class="ql-block">前往大红袍景区的道路两旁,一边是绿植覆盖的山坡,一边是长满茶叶的绿色茶园,这里的山水相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漫步在山间小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尝着美味的茶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厚爱和恩赐。</p> <p class="ql-block">大红袍产地风景如画,络绎不接的参观人群在此形成又一种茶文化氛围和美妙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茶壶是一种寄托了无数美好情感的容器,也是喜茶者们不可或缺的饮茶工具。静谧的茶壶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向游人传递着岁月的美好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说起武夷山大红袍,它不仅声名远播,更是无价之宝,堪比黄金还要珍贵。</p><p class="ql-block"> 1998年,在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20克的母树大红袍被一富商以15.68万元的高价拍走;</p><p class="ql-block"> 2005年,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20克母树大红袍又拍出了19.8万元高价;</p><p class="ql-block"> 同年,在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20克母树大红袍又以20.8万元的天价被拍下,这相当于520万元一斤,1克高达10400元。</p> <p class="ql-block">  大红袍的母树,只有6株,树龄至今已有360年了。这陡峭的岩壁上有一条狭长裂缝,岩顶终年有泉水自裂缝滴落,浇灌着这6株大红袍母树。</p><p class="ql-block">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茶之质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烂石”就是风化的岩石,土壤中含有沙砾,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大红袍母树刚好就生长在这样的“烂石”上,每一片茶叶都集山川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富含岩石之韵,喝过的人都说其味道极为独特,妙不可言。入口时先是清雅幽长的桂花香,而后又是浓浓的粽叶香,香气悠长,滋味醇厚,回甘持久。</p><p class="ql-block"> 因此,母树大红袍被称为“茶中之王”。据说以往母树大红袍采制好后,都要小心地珍藏在银行的金库中,如果要取出来,得经过极其严格的手续,珍稀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清朝时,大红袍母树每年茶叶产量也只有500克左右。清朝臣民给乾隆进贡茶叶,其中龙井30斤,碧螺春20斤,而大红袍只有8两。也就是说,连乾隆皇帝每年也只能喝到八两的大红袍。由此可见,在清朝时,大红袍茶就已经非常珍贵稀少了。</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500克的大红袍市值64块银元,这在当时可以买4000斤大米。曾有人珍藏了一罐16克的民国时期的大红袍,到现在打开茶罐,茶的味道都还没变。历经近百年时间,香味仍然如初,可见母树大红袍品质之奇绝,真不愧是茶中瑰宝。</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国民党高级将领蒋鼎文为了能喝到母树大红袍茶,曾派人在大红袍茶母树边的岩石下盖了一间小木屋,派兵日夜把守,以防意外。</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为防止土匪破坏大红袍母树,叶飞将军曾派出一个班去守卫这6株珍贵的茶树。直到现在也一直有人日夜守护大红袍母树。</p><p class="ql-block">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还为这6株大红袍母树投保1亿元,使得这6株大红袍母树成了名副其实的“金枝玉叶”。这些高规格的待遇,对茶树来说,真可谓罕见!后来,这6株大红袍母树每年只能产20克茶叶,也就更加珍贵稀有了,身价也因此高涨到百万。</p> <p class="ql-block">  “大红袍”名字的由来与传说有很多版本,但普遍认为,大红袍母树是天心寺僧人所种植。据说明初有个叫雷镒的福建学子上京赶考,途径武夷山时中暑昏倒,天心寺僧人以茶入药为他治疗。雷镒后来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跟他说,救他生命的不是僧人,是茶叶。于是,雷状元脱下身上的红袍,披盖在茶树上,以表谢恩。“大红袍”的故事从此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靖难之变”后,朱棣为追杀建文帝,派胡潆遍访寺院宫观。胡潆走到武夷山天心寺时,听说了“大红袍”的这个故事,酷爱喝茶的他便请旨敕封,于是明成祖朱棣便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同时册封天心寺茶“大红袍”。大红袍本身就品质优良,再加上有皇帝册封名字的加持,从此更是声名远播了。</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大红袍母树开始停止采摘,进行养护,这6株珍稀茶树如今已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 2007年,武夷山市将2005年采摘的最后20克母树大红袍,赠送给国家博物馆珍藏。自此,珍贵稀有的母树大红袍正式退出江湖,但江湖上关于它的传说仍在流传着。</p><p class="ql-block"> 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茶,是大红袍母树无性繁殖的,它们保持了母树的特性,算是大红袍母树的一种延伸,所产茶叶也叫“大红袍”。</p><p class="ql-block"> 钟灵毓秀的武夷山,孕育了珍贵稀有的“茶中之王”大红袍,它是中国茶苑佳茗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