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座孔庙,一座是上海老城厢里文庙,另一座说的是台北的孔庙。上海的文庙其实就是孔庙,因为孔子被尊称为“文宣王”,因此孔庙也被称作文庙。</p><p class="ql-block">“三动”说的是上海台北两座孔庙的变动、活动和互动。</p><p class="ql-block">其一,先从两座孔庙的变动说起:变动,其实就是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先说上海文庙的变动:上海文庙自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建庙七百多年来,多有变动,几经迁移,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今址。民国时期,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建筑被拆除,惨遭严重的破坏性“变动”。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改造成上海旧书市场(2013年7月6日开始,文庙书市陆续搬出),1997年,经过全面整修的文庙大致恢复了清代的格局,自此作为祭孔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场所对外开放,200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才使上海文庙真正庙如其名——真正地“文气”起来,也逐步回归“庙”的本来功能——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亦是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看到上海文庙的回归性“变动”。上海人乐观其成,且感欣慰之至!</p> <p class="ql-block">再说台北孔庙的“变动”:</p><p class="ql-block">台北孔庙,于光绪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动工建造,文庙在左,武庙在右,左面即是台北府的孔庙。</p><p class="ql-block">乙未战争初期(1895年6月),台北被日寇占领。台北孔庙的庙器惨遭毁损,日军进驻台北孔庙,至圣先师及先贤牌位多被损毁,礼器与乐器也因此遗失,建筑物逐渐荒废,而祭孔典礼也由此停止。 并更名为台北儒学。</p><p class="ql-block">1907年,台湾总督府借由市区改造为由,将孔庙等清朝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悉数拆除,并建立卫戌医院。之后,该医院另迁,再于原址建立台北第一高等学校(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至此,台北孔庙遭到了毁灭性“变动”。</p><p class="ql-block">1925年,时局渐稳,在以辜显荣等为首的台湾士绅的提倡下,孔庙重建。因为是民间建孔庙,再加上台湾作为宗教性质的儒教的信徒人口不多,几经周折,修建工作历经数度停工与复工,直到1939年工程才告完工。但亦只建造了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仪门、大成殿与崇圣祠等建筑。一般孔庙必有的明伦堂、朱子祠、武庙及建奎阁,均因为经费不足而宣告搁置。</p> <p class="ql-block">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北孔庙才重新被重视。1952年,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作为官方祭祀日,并由“政府”部长级官员及台北市长主持台北孔庙举行相关祭孔大典。并将此日定为台湾的教师节。</p><p class="ql-block">1972年台北孔庙由辜振甫、及陈锡庆代表庙方捐献给台北市政府。但因其形式及规制与传统孔庙不符,引起极大的争议。明伦堂直至1990年才重新改建而成。1992年1月10日,该庙被台湾政府订为台湾第三级古迹。</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台北孔庙的“变动”较之上海文庙的“变动”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座孔庙都可以说是命运多舛。</p> <p class="ql-block">两地孔庙的几经“变动”,几度兴废,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文明弃,则儒学废;国运衰,则孔庙毁。我们决不允许文革时期上海文庙遭到的破坏性“变动”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北孔庙遭到毁灭性“变动”这样的悲剧决不能重演!</p> <p class="ql-block">其二,说说两地孔庙的活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象征,而这种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总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和活动而“活化”起来的:</p><p class="ql-block">诸如举办庄严隆重的祭孔典礼等活动,使儒家文化表现为一种鲜活的文化形态,同时培育对先师圣人和儒教的基本的敬畏之心,再如在孔庙里举办民间祭孔礼、儿童开笔礼、学生拜师礼、青年成人礼等传统礼乐或民俗活动,以及读经班、国学班、儒学讲座等文化活动来弘扬儒学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的上海文庙,除了传统的祭祀孔子的定位之外,还以各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了弘扬儒家学说的各项活动。可以说是活动不断。</p><p class="ql-block">上海文庙自修复以后,于1999年12月31日首次推出撞钟祝福活动后,经常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诸如参与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并于9月28日上午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华夏儒风”诗词演唱会暨楹联新作展览会。近年来每年以庙会形式举行撞钟祝福许愿活动,有时还会进行龟、鱼放生和新年期盼烛光的活动,大成门广场还有民间艺人表演及在明伦堂广场有文艺演出,在儒学署茶艺馆还设有茶道表演,在尊经阁广场有精打谜活动。各厅堂展出的奇石、根雕、茶壶、古陶瓷等展览。</p><p class="ql-block">2009年上海文庙还以庙会形式举“端阳申江———端午民俗风情展”在文庙开始了为期18天的展览和展演。同年9月上海文庙还举办了“历代深衣展暨系列讲座” 2010年孔子诞辰日上海文庙还举办了“纪念孔子系列活动”如“古籍知识讲座 ”等。</p> <p class="ql-block">上海文庙和台北孔庙两相比较,台北孔庙举办的活动较之上海文庙更为频繁,更具规模,并呈现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b>活动的传承性</b></p><p class="ql-block">1930年,台北中断多年的祭孔活动恢复,“祭孔”和“联合成年礼”是台北孔庙的最重要祭典活动。一年分为春秋二祭,秋祭安排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那天,祭祀活动及其繁复隆重,完全按照旧制进行,</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宫廷音乐雅乐在孔庙上空回响,“三献礼”毕,台湾地区领导人上前进香,行礼,读祭文。“祭礼”按照一定程式和规范,体现了极其浓郁的传承性,旨在承续儒家传统精神,为社会灌注尊师重道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b>活动的时代性</b></p><p class="ql-block">台北孔庙的祭孔活动不但注重历来祭孔的传承形式与内容,也非常注重与时俱进,做到精神不变,不断创新祭祀的形式,让祭祀活动烙上时代印记,让更多的年轻人乐见其变,并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台湾孔庙还举办定时的各种展演,有关方面还设想每逢周休假日,结合艺文团体表演,向广大游客展示儒教文化,营造儒家殿堂多采风貌与星光魅力,并让孔庙平添现代风采。</p><p class="ql-block"><b>活动的科技化</b></p><p class="ql-block">2011年台北市政府推出了“台北孔庙历史城区观光再生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改造硬件设施,改造后的台北孔庙,不但保持了百年庭园的古朴,同时又新置了多媒体展示与互动设施,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六艺”的精神内涵,让儒家思想主轴生动活化起来。</p><p class="ql-block"><b>活动的亲民化</b></p><p class="ql-block">台北市政府启动的“孔庙历史城区观光再生计划”旨在让儒教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让高高在上的圣人走下高高的祭坛,真正起到教化民众心灵的作用,创作了包括情景剧“孔庙传奇三部曲”、“舞动儒风”古礼祭典展演与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使孔庙因此产生“望之俨然”产,生“即之也温”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说说两座孔庙的联动与互动:先是由于两岸长期阻隔,上海和台北的两座孔庙也断了往来和交流,再由于台湾领导人的更迭,两座孔庙的互动也时断时续,后来,更由于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行为,让两岸现实文化出现断裂、冲突。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于种种原因,两岸的文化交流极不正常,上海和台北两座孔庙的交流互动,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并推动下,不断持续推进:</p><p class="ql-block">2002年3月29日,应上海文庙管理处文化交流会邀请,台北孔庙访问团一行三十六人在上海文庙参加了沪台两地佾舞文化等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欢乐气氛中,沪台两地同行就共同继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儒家思想以及孔庙管理、保护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切磋。访问团一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文庙的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和尊经阁等。尤其是大成殿内安置的全本《论语》壁碑,让访问团成员驻足许久。</p><p class="ql-block"> 释奠佾舞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海峡两岸同胞都把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把释奠礼上的表演称为佾舞。那天上午,来自台北的二十位少年和沪上同龄人在文庙大广场先后演绎了佾舞,以表达对孔庙文化的共同传承。两地少年虔诚、慎重的舞姿,伴随着悠扬的古曲乐声,让人们不仅领略到佾舞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同时感悟到同文同宗的两岸青少年共同继承中华文化的美好前景。</p> <p class="ql-block">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嘉定孔庙开幕。虽然没有在老城厢的文庙举办这场活动,但嘉定孔庙代表着上海的三座孔庙、(上海老城厢、嘉定、崇明),参与了这场活动。与往年相比,那年的孔子文化节首次以上海、台北两地孔庙交流为载体,以“儒行双城”为主题,展现了两地共同宣扬和传承儒家文化。同时,今后还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更多市民参与。</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5日上午,以“敬贤孝亲、两岸同心”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在上海文庙举行。</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前,主祭官身份诵读祭文。包括百余位沪台学子在内,参与祭祀活动的全体人员以传统礼仪“四拜礼”向至圣先贤表达敬意。</p> <p class="ql-block">作为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古建筑群,当天,这一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儒学圣地成为两岸青少年共同缅怀先贤的场所,研习传统礼仪、了解传统文化的舞台。</p><p class="ql-block">儒家思想深植两岸民心,深植两岸中国人的生命内涵之中,并且内化成为全体中国人生活赖以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核心价值。可以这么说,儒家文化是两岸除了血统源流之外的最大公约数之一。这个文化与道德方面的血脉相连更不可忽视。</p><p class="ql-block">期待着,上海和台湾的两座孔庙多一点“联动”与“互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