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嵩山

诚信一族

<p class="ql-block">  嵩山位于登封,属伏牛山系,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是五岳中的中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嵩山在远古时曾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经过多次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夏商时称为“崇高”或“崇山”;西周时正式称为“岳山”;汉代被定为祭祀岳神的场所,道教和佛教开始在此发展;北魏时道教达到鼎盛,成为国教,少林寺成为禅宗的发源地。唐宋时又成为文人墨客和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如李白、欧阳修等;到了明清时期,嵩山继续作为文化圣地,嵩阳书院、少林寺等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可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嵩山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库,也是人文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0月1日:约06:20由市内出发,晚宿少林“绿色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0月2日:约06:30,我们由永泰寺进山。永泰寺始建于南北朝,是皇家公主出家修行之地,魏文成帝之女转运公主、南梁明练公主、北魏永泰公主都曾于此修行,原名明练寺,后改为“永泰寺”。</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多为大石头也还好走,偶有的小断崖有踩有扣,走起来增加了些许体验感。</p> <p class="ql-block">  约10:00,我们“5人小队”到了山顶,但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顶草甸非常开阔,也有零零散散的帐篷分布着。看似也是个露营的好地方,夜晚可以仰望星空,早晚亦可以看日出、日落,想想都很惬意。后来发现,这儿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准重力基线场,依据《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该标准重力基线场可作为计量测量标准,用于重力测量装备计量保障,也可以用于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实验。</span></p><p class="ql-block"> 计划线路是过高山草甸就开始下撤了,考虑到时间的充裕,一行5人不谋而合,沿着栈道上了前面的另一座山峰,当时想着如果前面不能下撤折返回来时间上也没什么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沿着木制栈道向上爬着,时而也切下栈道行进在树林里。沿途有着一些观景台,如望都峰、卧龙峰、娘娘床等,走过只是感觉这些名字起的有点云里雾里。</p> <p class="ql-block">  约11:10,这是娘娘床。崖边一块长约10米、宽约7米的长方形巨石,巨石两头上方各有一如枕小石,故而得名。相传京兆王与娘娘在嵩山游玩至此,忽见一巨石起于云间,若隐若现,形如石床,便与娘娘上去休息,顿觉困意全失。坐观周围景色,感觉犹如仙境一般。后来当地人传说,此石颇有灵气,如果妇女在此床躺上一刻,头南脚北以后便喜得贵子,聪明能耐;头北脚南以后便有千金降生,温柔美丽。估计三个大男人无论站多久都是白费功夫了,哈哈!</p><p class="ql-block"> 约11:40,我们到了望嵩峰,这是制高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顺山脊再往前走就是搠刀泉了。</span> 峰上有一亭子,登上亭子远眺,但见群山苍茫,浮云流动,亭上的铁塔是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用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于此午餐、小憩,约20分钟后,我们便由此择路下撤了。下行的路还是很难走的,坡比较陡,路上皆是乱石、荆棘枝条。也许是很久没人走了,路迹也不甚明显,有时全凭轨迹摸索前行。</p> <p class="ql-block">  约14:00,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改名闲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名嵩岳寺。</p><p class="ql-block"> 寺内的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全国古塔中的孤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简体建筑,被誉为“华夏第一塔”。</p><p class="ql-block"> 院内的一棵“卧龙槐”估测树龄已有2000年,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p class="ql-block"> 约16:00,我们一行5人徒步回到住地“绿色家园”。</p> <p class="ql-block">  10月3日:约06:30出发,开始一段野线一路上行,时陡时缓,作为户外也算平常路了。</p><p class="ql-block"> 约07:50,我们爬升到顶,这儿是三皇寨和少林寺的分界点,向左去少林寺,我们先向右去了三皇寨,<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途几乎都是上上下下的台阶路。</span></p> <p class="ql-block">  约08:10,这儿是书册崖,嵩山石英岩地貌标志性景观之一。在距今18亿年前,嵩山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始嵩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沉积形成的石英砂岩经变质作用成为石英岩,原本近水平壮的岩层经褶皱在此处变为直立壮,貌似一本即将打开的地质史书,故取名为“书册崖”。</p> <p class="ql-block">  由于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有差异,两侧岩石中分别有一条抗风化能力差裂隙,被水冲刷形成了冲沟,渐渐地外形就形成了一个“象鼻”,像一头伸着鼻子要从沟底河水的大象。</p> <p class="ql-block">  约09:00,这儿是祈福台,俗话说“祈福当近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这里是三皇寨山体最高、山势最陡峭之地,</span>无疑就是祈福保佑的最佳场所了。</p> <p class="ql-block">  约09:30,石门的形成是崖壁上岩体由于存在裂隙,在嵩山受到运动或震动中,裂隙扩大,形态像门,故称“石门”。走过石门不远处可见对面一个石洞,到了发现叫悬天洞</p> <p class="ql-block">  约10:00,由瑞应峰行约数分钟走过吊桥就到了三皇寨。据说三皇寨之巅的嵩山禅院原址在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的先圣在此修行。有天皇(伏羲氏,主气)、地皇(轩辕氏即黄帝,也有记载是女娲,主德)、人皇(神农氏,主生)三位先圣在此修行,故此称为三皇寨。后来三皇寨成为少林寺下院、佛教的重要修行道场,遗憾的是嵩山禅院是关闭的,不得见其真容,也许是无缘吧!</p> <p class="ql-block">  约10:20,我们由三皇寨开始折返。</p><p class="ql-block"> 约13:50到了少林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三个半小时的石阶路直走的让人崩溃。少林寺景区2011年3月曾光顾过,这次一见感觉似有变化,也许记忆有误,不过还是清晰记得当年可以在塔林穿梭行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创建于太和二十年(496年),因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来洛阳,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自己走过山门,但见两旁有很多重要的碑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法的碑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过碑林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这三座重要建筑都曾毁于军阀的兵火。第四重殿是方丈室,乾隆于十五年(1750年)游祭中岳庙路过少林寺,当晚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方丈室后是达摩宫,又称“立雪亭”,相传这是禅宗二祖神光为求佛法,恭候达摩、雪没双膝的地方。出于不懂、尊重和时间关系,自己走马观花,甚至殿内供奉着何方神圣都没有看清楚便离开了寺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到了这儿,塔林总是要去看一看的,到那儿发现整个塔林用围栏拦了起来,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想贴近那段历史、抚摸那段历史的沧桑就不可能了。也许是出于对古迹的保护吧,但那种体验感就不如从前了,</span></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约06:30出发,几经变换上山地点,也几经变换进入景区的位置,最后终于钻过铁丝网进入了景区。进景区后穿行在树林之中,后来发现又穿出了景区,终于踏上了进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  约08:00,据说这儿叫“野驴背”,一溜石板路,有的地方还比较陡,需要开启“四驱”模式。特别是那几块大石头,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约12:20,终于爬到了峻极峰。峻极峰是太室山主峰,也是嵩山主峰,又名嵩山顶、御碑峰,海拔1491.73米。</p><p class="ql-block"> 这儿古时是历代皇帝封禅的地方,是今人登上峻极峰的打卡地,本来也想去打个卡的,但一看那等着打卡拍照的“长龙”,只好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区域的道观规模比较大,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流光溢彩,可见当年道教在那一带已经非常盛行。</p> <p class="ql-block">  约15:20,自己进了嵩阳书院,当时恰逢有典礼仪式,似乎是书院为什么单位委培“学生”结业,也许属于那种只为吸人眼球的“戏耍”。</p><p class="ql-block"> 嵩山书院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书院。原来中</span>国四大书院有三种版本,一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该版本提出最早且流传最广。二说指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三说指徂徕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1998年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河南登封嵩阳书院。</p><p class="ql-block"> 院内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744年),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重约80余吨。由李林甫撰文、裴迴篆额,文意记载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治病而炼丹九转的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院内一棵“将军柏”,据专家估计已有45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约06:30出发,开始我们走在了野驴背左侧的一条山脊上,一段陡峭的石坡路叫野猪坡,真正走着有意思的还是野猪坡到气象站的一段路。经过凤凰峰,有种说法“野驴背上有“野驴”,凤凰峰上无凤凰,野驴应该就指我们这类人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气象站,我们由此左转进入水泥台阶路,沿途上上下下的,应该说还是比较缓的。走过一线天,第一个瀑布不见其名,走过吊桥的瀑布才是卢崖瀑布。单就瀑布而言,跑这么老远来看是很勉强的,毕竟看过的瀑布要比这壮观的多,几个“龙潭”就更不值一提了。</p><p class="ql-block"> 约12:30,我们走出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  10月6日:约07:30出发,车行约一个小时到了观星台。</p><p class="ql-block">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古称阳城 ),是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观星台始建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其作用是: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 ,实行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9分12秒 ,与现在的测定仅相差26秒,与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 》分秒不差 。但我们的《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 》早300余年。 同时,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测景台”。周公姬旦也通过测景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p><p class="ql-block"> 几天来,这儿才是真正值得认认真真看一看的地方,而时间安排却是有限,不能不说是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后记:时间太久了,“水”早就断流了,流水账也只能简单记这么几笔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