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恒俊广宁 长沙有个李琦,我的战友,并肩作战的战友,是离队多年后结识的战友。<br><br>光阴似箭,45年前,我和李琦共同参加了对越还击战,那时候,我们刚入伍英雄的解放军41军121师,我是通信兵,他是炮兵。2月17日,战斗打响后,我们随121师基指穿插敌境,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既是饺子馅,又是插在敌心脏上的一把钢刀。<br><br>做为年轻无畏军人,我们履行了军人职责,做为幸存者,我们把战功章深深地压在箱底,就像把对牺牲战友深深怀念埋在心底那样。<br><br>虽同在一支英雄部队,万余人马,无缘相会,多少年后,我们分别脱下心爱的军装,回到各自家乡,我在奉天,他在长沙,默默地工作和生活。<br><br>岁月荏苒,对战友的思念,对烈士的怀念,对战斗经历的回望,从深深的心底浮现,我们各自动笔,书写那场战争中的我们。<br><br>战友与世人从白纸上读到我们的军人情怀和硝烟下你死我活的厮杀,共同的战斗经历与三观共同认知,我们成为神交,从此,我知道,长沙有个李琦,我的生死战友。 <p class="ql-block"> <b>撰写121师对越还击战纪实</b></p><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回忆与思考,许多战友著书立说,回看亲身经历的那场战争,还原战斗真相,填补历史细小空白。把枪声和血色再现于后人耳中眼前,广而告之敬仰军人、忘战必危、和平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位参战老兵,因经历久远,回忆文字免不了局部、分散、片段,甚至失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着对历史负责、对121师对越还击战历程负责的态度,李琦深感责任重大,经深思熟虑,他决定通过纪实手法,全面真实地再现121师对越作战那段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从头开始、从零开始,这是一项艰巨且艰辛的工作。撰写一部步兵师穿插出境作战纪实,不是小工程,他将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阶段,定位工作第一阶段。大量的微信信息、电话采访录音、手写稿、打字稿和书信,耗去他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撰121师对越还击战纪实,121师需要这样的人,历史需要这样的人。军队根据历次战斗编撰的战例,仅限于内部使用,平日,教科书般的正史束之高阁,永远是兵家秘籍,百姓不得而知。有血有肉的战争文字,来自经历者笔下,百姓喜闻乐见,可歌可泣、悲壮壮烈。正所谓人民创造了历史, 历史又是人民书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琦将三居室辟为工作室,专心致志、身体力行地收集和记录那段历史,定下人生目标,岁在75,完成此生夙愿。他深知,集大成者,须思考积淀,方能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李琦边收集资料、实物,边记录,让他感到痛心和着急的是,并肩作战的战友陆续离世,尤其是重要战斗的经历者、当事者,还未交流,便永远失去机会。在压力面前,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将收集121师参战资料放在首位,开始抢救性收集、挖掘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他靠一己之力,不耻下问、点滴积累,收集了大量图片、资料、实物。电话、登门、信件采访战友千余人、行程不下万里,随着时间推移,工作室信息量越来越丰满充实,为撰写该纪实打下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战友们知道,长沙有个李琦,有个掌握121师出境作战大量史料的李琦,有个值得信赖的战友,并主动为其提供信息,同时,用笔的战友也向其求取史料和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为同乡烈士树碑立传</b></p><p class="ql-block">为保卫边境安稳,惩治霸权主义,对越还击战迫在眉睫。1978年12月22日,长沙籍入伍121师新兵165人,直接奔赴广西边境靖西县,加入121师高强度临战训练。入伍不到两个月便随部出国作战,投入到远距离、大纵深徒步穿插越北崇山峻岭的惨烈拚杀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沙兵虽是新兵,战场上英勇顽强,涌现出不少真英雄,立功受奖、火线入团。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国而战,为家乡争光,无愧于新一代湘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生死二十八天浴血奋战中,这批来自主席家乡的年轻军人,便有12人为国捐躯,50多人不同程度负伤,死、伤比率较高。</p><p class="ql-block">由于战争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惨烈搏杀和凶险残酷的战斗场景,40多年来,幸存的战友都患有轻重不同的战争综合症,大部分战友幸存长期睡眠不好,恶梦不断,身体及生活长期受到困扰和折磨。幸存153人中,早逝高达19人,岁不足花甲便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愈发怀念战友。近年来,李琦多次组织身边战友和烈士家人前往西南边陲烈士陵园,祭奠一个车皮到军营、又一个车皮到前线,并肩作战牺牲的同乡兄弟和战友。</p> <p class="ql-block">长眠于边陲的长沙籍烈士,当年最大的才21岁,最小的年仅18岁。多么年青的生命呀,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沒有留下后代,没有来得及孝敬父母和报答养育之恩,没有享受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改革开放成果……不能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到墓碑下不灭的英灵,李琦愈发感觉到肩上的重任,他下决心后半生做好两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定要把他们以身许国、以身殉国的英雄壮举如实记载下来,让后人知道岁月静好是先烈、先辈们用生命和血肉换来的;</p><p class="ql-block">一定让英烈魂归故里,以便烈士亲人及子孙后代和战友们祭奠。让幸存战友百年后陪伴烈士兄弟,生死战友、过命兄弟,永远在一起!同时,让家乡父老乡亲永远不忘子弟兵的勇敢与付出。</p> 立志难,践行亦难,但万事难不倒长沙李琦。<br><br>李琦开始着手整理《79越战铁血121师中的长沙新兵》三本书。第一集《战场战友集》,主要介绍165位长沙战友的基本情况,拟于今年完成;第二集《战斗故事集》,主要介绍长沙战友生死二十八天中的战斗故事,拟于明年完成;第三集《战火英烈集》,主要介绍长沙12位烈士及相关情况,拟于明年完成。 <p class="ql-block">李琦经多年努力,长沙籍烈士衣冠冢,终于在烈士家乡落成。2022年,烈士牺牲43年后,79对越还击战121师长沙新兵战友与烈士家人共同在杨开慧烈士的家乡,庄重地举行了“ 迎接牺牲兄弟英灵回家,烈士衣冠冢落土祭奠 ”仪式。</p><p class="ql-block"> “ 兄弟回家了!长沙幸存战友和家人永远同你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3载,英雄魂归故里。</p><p class="ql-block">自古湘军多壮士,常念英魂励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研究同乡粟裕将军军事生涯</b></p><p class="ql-block">对越还击战后,李琦作为战斗骨干,被推送考取了军事院校。富有军人情结的湘伢子,入学后,如鱼得水,勤奋加天赋,理论和实操考核均名列前茅。学习之余,他喜欢上了研究同乡粟裕将军的军事生涯。到原北京军区陆军第24集团军(粟裕麾下原华野6纵)任职后,粟裕的军事思想、战争指挥艺术、高尚的个人思想品德,成为李琦日常学习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军营,并没有中断李琦对粟裕的敬仰,他成立了“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与有关部门联合办期刊,自印编辑宣传书籍《中华战神无冕元帅粟裕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无冕元帅粟裕》《粟裕思想和精神永放光辉》</p> 从2007年开始至今,每年2月5日(逝世)、8月10日(诞辰),组织原北京军区陆军第24集团军(粟裕麾下原华野6纵)湘籍战友代表到怀化会同县、洪江区学习和宣传粟裕思想和精神。<br><br>2010年至2016年,李琦与战友用7年时间(每年5月10人左右),走遍了粟裕骨灰在全国安放地20处,也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祭奠粟裕,缅怀粟老总。<br><br>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世间真就怕了李琦,因为他认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研讨,在研究粟裕将军军事生涯领域崭露头角 ,神州知道,长沙有个李琦。 江苏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拟于2017年8月举办“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10周年展览”,为搜集粟裕同志相关资料,筹备组在北京拜访了粟裕同志长子粟戎生司令员,并根据其建议来到长沙与李琦交流。随后到原24军湘籍战友学习研究粟裕宣传室等处学习、参观、交流,搜集有关粟裕同志资料。并将“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历经七年时间,在全国20个骨灰安放地实地参观、学习、研究和宣传粟裕的影集相册作为展品展出。<br><br>多年来,“湘军旗洪江粟裕纪念馆”在李琦带领下,与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湖南会同县粟裕纪念馆”、“湖南粟裕研究会(筹)”“安徽黄山粟裕纪念馆”、“江苏海安粟裕纪念馆”等多家粟裕研究会、馆交流,把对粟裕的研究推向深入。<br><br>人生有限,精力有限。长沙李琦却把后半生全部放在了他所敬仰的事业中,弘扬军人的战斗精神,弘扬我军优秀军事思想,弘扬中华尚武精神。<br><br>长沙有颗闪闪发光的沙子,虽小志大,他就是李琦,一位参战老兵、一位有情怀的人、一位懂得感恩的人。<br><br><div>久而久之,众所周知,长沙有个李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