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月有幸事,四海同堂重相逢,——长沙炮兵学院九四届四队学员毕业三十周年西安聚会活动纪实

开山

<p class="ql-block"> 《长安叙长情》文/王志平</p><p class="ql-block">三十载,炮院浸润青春,历久弥珍,葳蕤流香。</p><p class="ql-block">天命年,军旅涵养芳华,经久回甘,缱绻幽悠。</p><p class="ql-block">忆往昔,念峥嵘,军校男儿苦练其志,湘江热畔气方刚。</p><p class="ql-block">打行囊,奔四海,军营前锋勇谋其智,家国风华情铮铮。</p><p class="ql-block">转身赴新阵,爱民情愈真。</p><p class="ql-block">回眸叙来路,爱军义更浓。</p><p class="ql-block">两鬓生华发,无悔戎马家国路远。</p><p class="ql-block">三餐喜开颜,安享康健幸福绵延。</p><p class="ql-block">四季忧国事,怀揣本色余热怡然。</p><p class="ql-block">五福笑临门,湘陕情牵军味长存。</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lt;军校毕业三十周年西安同学会赋&gt;</p><p class="ql-block"> 文/谢练勤</p><p class="ql-block">长沙一别各西东,军校时光入梦中。</p><p class="ql-block">曾记湘潭拉练急,曾临岳麓仰人雄。</p><p class="ql-block">寒窗两载同甘苦,军政一身造化功。</p><p class="ql-block">岁月蹉跎谁忆取,长安有约话初衷。</p><p class="ql-block">别后赤心为社稷,相逢执手意犹浓。</p><p class="ql-block">人生半百何其妙,老马新程又一重。</p><p class="ql-block">惯看风霜飞雪雨,等闲花甲作青松。</p><p class="ql-block">无须藉酒抒豪迈,唤友烹茶有古风。</p><p class="ql-block">惟愿诸君多保重,天南海北共从容。</p> <p class="ql-block"> 上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秋风爽,几多感慨跃心上。弹指一挥三十载,往事悠悠总难忘。30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纯真、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军校生涯。30年匆匆而去,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而不变的永远是彼此浓浓的同学之情,无论走的多远,飞得多高,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眷恋的地方,那就是长沙炮兵学院。</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我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同学,我们在同学前面还有“军校”两字,我们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同学,我们既一起同过窗,也一起扛过枪,可以说是“亲上加亲”、“铁上加铁”。我们一旦成了军校同学,就注定要结下永世的情谊,注定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永远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风华正茂、青春荡漾、豪情万丈,吹牛聊天也洋溢着理想。教室里有我们静心听课的专注,书包中有我们读它千遍也不厌倦的执着,图书馆里有我们如饥似渴的身影,训练场上有我们矫健的足迹和洒下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  将三十年前的时光回放,有若干的情景说不完,道不尽。曾记否?刚入校时的三个月体能强化训练,早晚一个五公里,周末一个十公里,练到你怀疑人生;曾记否?徒步韶山花明楼的定向越野,半夜满村的狗叫和失足水塘的狼狈;曾记否?贺龙体育场的全队齐声呐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曾记否?毕业前的那场长沙大水,我们曾挥汗如雨,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一切的一切,你都忘不了,它已经刻入你的骨髓,融入你的血液,成为你的身体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军校生活虽然十分短暂,但它却是我们人生旅程的重要转折点和加油站,我们在长沙荣辱与共,一起度过了最求知、最浪漫、最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一起奠定了人生征途上最坚实靓丽的华章,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中篇:三十年后再聚首,相见如故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  1994年的夏天,同学们完成了各自的学业,踌躇满志的奔向部队,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努力奉献。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吹响了集结号,同学们依然像当年接到入学通知书一样,满怀激情的汇聚古都西安。</p> <p class="ql-block">  会务组制作了一幅大型的签名墙。签名墙的左上角印有30年再聚首的图案,象征着九四届四队同学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毕业历程。左下角印有长沙炮兵学院院门图标,这是我们生活学习过的母校,在记忆的海洋中从未湮没,陪伴我们走过了三十年的锦绣人生路。来吧!我的同学,我的战友,我的兄弟,签上你们的大名!</p> <p class="ql-block">  按照毕业30周年庆典的行程安排,10月17日晚,筹委会为所有参加聚会的中队领导及同学们准备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在宴会举行过程中,仍有不少同学携亲属乘飞机、坐高铁,兴冲冲的赶往会场。</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城垣建筑。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p><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上午九时,在观赏了隆重而威严的入城仪式后,同学们登上了西安城墙。在讲解员的讲解引导下,依次参观了城墙主墙体、含光门博物馆、城墙西门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下午组织的毕业三十周年座谈会,是此次庆典活动的重头戏。由李开山同学主持,教导员李义华同志致辞,季宏升同学代表西安片的同学致欢迎词。队长宋建华同志组织指挥全体参会人员齐唱《长沙炮兵学院院歌》,现场播放了由组委会精心制作的36分钟专题片《怀念青春》。来自福建泉州的谢练勤同学受组委会的委托,分别为中队六位领导及大会献上了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许多第一次参加军校同学聚会的同学纷纷踊跃发言,副队长段海法、王大鹏、黄浩、宋松林等同学分别以诗歌朗诵、独唱、口琴等形式积极登台展示个人才艺,霍国忠同学的夫人王志平更是现场赋诗一首:《长安叙长情》。现场气氛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中队领导逐一发言,表达了对大会的祝贺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30年前,大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同学们有缘相识于岳麓山下,湘江之畔。虽有各自的理想和憧憬,却有同样的热血与激情。30年前,我们相逢相知,共同经历了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两年长沙炮兵学院军校生涯。30年后,同窗友谊、同学友情已如江水长流,浩然成海,30年后,人到中年的魂牵梦绕,难以割舍,不能忘怀人生美好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30年的分别,给予了我们相约相聚的足够理由。无论你是容颜已老,还是青春依旧,无论你是飞黄腾达还是甘于平淡,无论你是咫尺之间,还是游走天涯,在今天我们的心都会聚焦在这美好的时刻,30年多少次梦里相聚,多少次心驰神往,就让大家相约到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出离别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抛却尘世的喧嚣,丢弃身边的烦恼,尽情的享受老同学相聚的温馨,说说知心话,叙叙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  队长宋建华同志做了总结发言。座谈会的最后一项议程:队旗交接。下一届承办城市青岛代表逄锦山同学以PPT的形式介绍了青岛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山东省全体同学欢迎大家届时参会的热情。本届筹办城市的代表李开山同学将队旗郑重交回中队领导,中队领导将队旗交与下一届承办城市山东青岛代表逄锦山同学,现场同学高呼:“2027,相约青岛!”</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晚,组织参会同学们步入大唐不夜城。 </p><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建有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曲江太平洋电影城等四大文化场馆,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p><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29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被列为全国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2020年7月,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p> <p class="ql-block">  陕西作为全国文化及文物大省,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众多,尤以秦汉唐三代最为著名。10月19日早 ,组委会为参会的中队领导和同学们安排了参观游览乾陵。</p><p class="ql-block">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距离县城6千米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陵园规模宏大,陵域占地“周八十里”。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按计划组织大家来到袁家村品尝地方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 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村落选址布局与体量凭借自然,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与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2013年8月,袁家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 袁家村是陕西的一个著名民俗村,以其丰富的美食而闻名。在袁家村举办的陕西民间美食大赛中,专家和网友从500道民俗美食中评选出了十个金奖美食,其中包括:油泼BIANGBIANG面、辣子疙瘩、粉汤羊血、石子馍、豆腐脑等。此外,袁家村还有其他特色美食,如爆辣牛丸、炸薯片、炸螃蟹、炸柿子饼、桂花糕、豆腐老、羊肉串、烤羊蹄、烤生蚝等。这些美食各具特色,有的口感筋道,有的辣味十足,有的香气四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西安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西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这条重要通道的关键节点。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西安成为了不同文化交融的焦点,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驼铃传奇》实景演出,被称为会跑的实景歌舞演艺秀。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深入挖掘大唐传统文化,追寻驼队丝绸之路上的踪迹,以正能量传播西安最辉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奇。</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晚,因气温突降,跟众同学沟通商议后,决定由原计划的回民街品尝小吃,改为就近在《平凡的世界》主题餐厅就餐。这家餐厅主要经营陕北特色菜,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背景打造企业文化。在陕北民歌手高亢的歌声引领下,就餐的中队领导和同学们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大家频频举杯互贺,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激师生同学间纯真的友谊。今夜,注定是一个被欢乐所环绕的不眠之夜!同学们,兄弟们,狂欢起来吧!</p> <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早,组织同学们来到西安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截至2022年末,西安博物院藏品有113977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1612件/套。西安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注:因本日有雨,光线较差,以下图片为本人前期踏勘现场时所拍。)</p> <p class="ql-block">末篇: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声珍重泪湿衫。</p><p class="ql-block"> 相聚总是短暂,离别难免伤感。又到了分别的时刻!短短三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黑石铺,回到了那个我们魂牵梦绕的四中队。流失的是岁月,改变的是容颜,但永远不变的是我们军人本色,同学之情。中队领导依然是我们的好大哥,同学依然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让我们共同珍惜用青春和岁月考验过的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一杯酒,一生情,一句话,一辈子。挥别的是手臂,更近的是心灵,别离时的祝福,为下次相聚拉开了序幕!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祝福中队领导和同学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同学们,兄弟们:“2027,相约青岛,不见不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