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弥补了“文革”之遗憾

Annie(原创)

<p class="ql-block">我求学的年代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我就是当年的“红小兵”之一。从1966年中开始,虽然没有赶上大我几岁的“红卫兵”们的“大串联”,但被连带地进入“停课闹革命”。1967年至1968年,我旁观了“二派”之间的“武斗”。看着两群都说自己是在保卫毛主席的红卫兵们打得你死我活。“武斗”的规模从拳头变棍棒,从棍棒升级为钢芊、红缨枪等冷兵器,很快从冷兵器升级为荷枪实弹的真枪真炮。我是不知害怕地看热闹,可那些一腔热血的“红卫兵”们有的真的倒在了一场场混战的战场中。</p><p class="ql-block">好容易等到1969年的“复课”,但那时老师成了靠边站的“臭老九”,课本成了“大毒草”。“毛选”+“老三篇”、“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代替了“语文”、“数学”。一会儿去工厂,一会儿去农村,三年初中毕业“老三篇”横流倒背,其他知识几乎是零。</p> <p class="ql-block">1972年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招生。进学校的摸底考一棒子就将我打晕,数学卷子上只有分式运算勉强会,其他的都是似曾相识,全然不会。虽然那时痛定思痛将语文、数、理、化赶了上去,英语会了abc,但历史、地理则完全没有涉及。</p> <p class="ql-block">没学历史、地理并没有影响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感的产生。直到花甲以后,动了周游世界之念,才发现丢了这两门知识是此生最大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开始参加旅游,先是跟着大团15天周游欧洲N国,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的旅游仍然没有什么遗憾感。后来跟精致小团,导游拉着七八个人去意大利深度游。拜占庭文化、文艺复兴扑面而来,才知道自己历史知识的缺乏。</p> <p class="ql-block">然后自己单独去巴黎,偶尔住进了以牺牲于保卫巴黎的普法战争的将军“朱利叶斯. 拉克雷特. 拉赫利埃尔”命名的街。住进了工业革命时期、电灯尚未普及的七层公寓,邂逅了巴黎11、12区一带是拿破仑二世时期的市政规划。才知道自己对法国除了国名以外是一无所知。</p> <p class="ql-block">这张路牌清楚地记录了这位准将</p><p class="ql-block"> 11区</p><p class="ql-block"> 拉克雷特街</p><p class="ql-block">朱利叶斯. 拉克雷特. 拉赫利埃尔将军</p><p class="ql-block"> 1806-1870</p><p class="ql-block">一位准将,牺牲于保卫巴黎的香槟之战</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遗憾感还产生于葡萄牙、西班牙的旅游过程中。随便一座教堂、一座建筑都可以追溯中世纪,随便一座雕塑都可能与大航海有关。穿梭在历史沉淀之深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城市,脚踏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特别是不时偶遇一个当地的节日,满街都是盛装阿拉贡民族服装的本地居民,真是恍如隔世。</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河本来就是大浪淘沙,而我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人为淘汰,使得我国具有二多年文明记录的历史遗迹居然比不过这些一千多年的后起文明的欧洲各国。</p> <p class="ql-block">说了“历史”再说“地理”。<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自己开始制定欧洲、南美洲自由行路线才发现自己的地理知识也非常贫乏。</span>只知道地球上有五大洲四大洋,但这五大洲的国与国之间是怎么连结,四大洋如何沟通,却知知很少。</p><p class="ql-block">还好的是这部分知识可以从用心地“行万里路”来补充,所以我乘飞机时最喜欢看的是飞机上的航线图。根据航线图和窗外的景色可以清楚地看着飞机从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然后过亚丁湾进入阿拉伯海。从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通过印度洋到达印度尼西亚的上空,等等。</p><p class="ql-block">事事留心皆学问,文革和初中、高中留下的遗憾渐渐地被“行万里路”增长的知识填补。也算不幸之万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