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路天台</p><p class="ql-block">文/余长城</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计划写一本《天台诗路》的书,起因是我本诗人,由缘是既遇天台。我来天台县觅食,初到此地,以杜甫的“随阳雁”来安慰自己,然而真正“治愈”我的却是天台山。这并不是说我有多大的忧伤,不过既然以“诗人”自许,年过半百仍然要去工厂上班,毕竟觉得有些“不够体面”。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再警示我,千万不要将诗人的“长衫”紧抱不放。</p><p class="ql-block">放不下的只是写作。写诗,也写游记。天台山,足够写一本书;这本书已孕育成形,我给他起名为《天台诗路》。决定我起这个书名的,是天台山随处可见的“唐诗之路”的文化宣传。这些宣传是做给游客看的,配合唐朝诗人的“打卡”图片,给山水增加诗意,此之谓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对“唐诗之路”的定义有二:“第一,指从钱塘江开始沿浙东运河经绍兴、上虞和浙东运河中段的曹娥江溯古代的剡溪(今曹娥江及其上游新昌江)经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椒江以及余姚、宁波、东达东海舟山和从新昌沿剡溪经奉化溪口至宁波的具体的一条道路,这是表层含义。第二,就像我们平常说的“文艺路线”“思想路线”那样意义上的抽象之“路”,这是深层含义。”</p><p class="ql-block">在旅游文化宣传中,唐诗之路被分为四条:第一条是“浙东唐诗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