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5日看的展、开的美篇,今天是11月8日,还没有动笔写“展记”。Z老师的书《伟大的世界文明·古埃及》也还在书桌上,“展记” 完成之前它不能离开。</p> <p class="ql-block">可是这个“展记”该如何写呢?我对古埃及最初的认识是中学课本里的 “四大文明古国、金字塔、尼罗河” 这样的十几个黑色的印刷字。后来通过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在银幕上看到了尼罗河,金字塔,法老像,神庙柱;电影里的神秘与惊悚、爱情与谋杀,贪婪与欺骗,让我把古埃及当成了传说。真正看到古埃及实物应该是2016年9月8日,在南博“法老·王”特展厅。之后对古埃及的了解也仅限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出古埃及文物788件,据说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开展以来热度狂飙,一票难求。<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我是持续关注+抢票,终于在小葛的帮助下于10月25日上午成功进入展厅。之所以如此上心,是因为没有去过埃及,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或者即使去了也很难有充裕的时间,看到如此丰富的藏品。</span></p> <h1>搁笔......</h1> <p class="ql-block">既然古埃及文明穿越时空、万里迢迢地来到上海,没有理由不去看,看过之后没有理由不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捋捋,否则对不住俩个人5:30起床,24:00到家,高铁往返所付出的金钱和体力。</p><p class="ql-block">今天,11月11日,开始结合读书笔记、展厅体验以及现场所拍摄的图片,复盘看展过程以及看展之后对古埃及文明的些许感知,记录一场仅属于个我的“横跨三千年的文明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古埃及文明有多古</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1, 51, 5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人类文明发源地除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没有比古埃及更早的文明。所以说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苏美尔文明是人类最早、最古老的文明,没有之一。两者都是独立起源的原生文明。</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1, 51, 51);">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锲形文字,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但苏美尔人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其文明持续了两千年(公元前4100年-公元前2000年),约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所代替。苏美尔文明比古埃及文明大约早一千年。</i></p> 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之一,他们既不是非洲黑人也不是阿拉伯人。上图为古埃及人为了区别其他人种而画的壁画,从左到右依次是: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西亚叙利亚人、古埃及人自己。 <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谷地及尼罗河三角洲已形成人类聚集;到公元前4400年,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在文化上已日趋成熟。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人发明了文字,出现了国王,建立了独立的、统一的国家,古埃及文明就此正式诞生。有据可考的古埃及第一位国王名叫“那尔迈”,他击败了埃及南部和北部的对手,将埃及统一为一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公元前3000年,中国处于“三皇”的神话时代。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统一的国家。</i></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最重要的出土文物之一。由粉砂岩制成,高64厘米,可能是同时期尺寸最大的礼器。调色板正面的主要形象是那尔迈,他展现了埃及国王的经典姿势,即站在一个被征服的敌人面前,高举权仗打击他的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埃及</span>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其朝代延续、更迭长达三千年。其中,东方人统治(3100年---公元前332);西方人统治(公元前332---公元前30年)。</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2年 ,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古波斯,解放了古埃及,这也标志着古埃及本土法老王朝的终结(第1王朝---第31王朝);马其顿帝国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希腊人托勒密一世开创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公元前30年);公元30---395年,古罗马人占领埃及,埃及成为古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p><p class="ql-block">在希腊人、罗马人统治时期,没有扼杀埃及自身的文化传统,但这个传统终止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充:1517年,埃及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82年,英军占领后成为“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独立。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本人理不清古埃及三千多年的历史,简要总结一下古埃及帝国时代的瓦解和灭亡:在公元前7世纪,古埃及帝国被更为强大的亚述帝国征服,成为其一个重要的、自治的附属国;随着亚述帝国的衰落,埃及再次恢复了独立,并在公元前664年建立了第26王朝,该王朝的法老们试图恢复埃及的古老辉煌,但他们最终失败了;公元前525年,波斯的居鲁士二世征服了埃及,成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史学家们称之为第27王朝;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打败了波斯人,埃及进入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年,古罗马灭亡了古希腊,埃及并入罗马版图。</p> <p class="ql-block">看展之前听了策展人颜海英教授的电视讲座,并把《伟大的世界文明·古埃及》读完。虽然对古埃及历史仍是稀里糊涂,但不至于在展厅懵圈。</p> <b>二、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b> <p class="ql-block">大展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一楼,分为“法老的国度 ”、“图坦卡蒙的时代”以及“萨卡拉的秘密” 三个展厅, 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不同时期的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埃及文明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000年---前30年,空间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埃及。</span></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庭是一尊花岗岩的高2.35米的 “辛努塞尔特一世“ 的头部雕像(第12王朝公元前1985一前1773年)。雕像于米特拉希纳出土,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来自埃及本土的大体量的法老雕像,与之前看图片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个立体的头像打磨得非常细腻,颜色咔唭中有一点点红。他是微笑的,眼睛和耳朵一样大,帽子和脸一样长。古埃及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暖的斯文斯道的。</p> <p class="ql-block">对这位国王不熟,不知道他在古埃及历史上的地位。提取展签上的文字:辛努塞尔特一世是中王国时期第12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也是该王朝最强大的统治者之一。在位期间,他将埃及的南部边界扩展到第二瀑布,远征利比亚,组织开发了西部沙漠的绿洲地区,还在多地留下自己的纪念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在这尊雕像中,辛努塞尔特一世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白色王冠,下巴装饰着假胡子。雕像上还出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约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是新王国时期第19王朝的著名国王,也可能是古埃及留下最多雕塑作品的君王。在众多署名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中,有一部分制作于他的统治期间,另一部分则挪用自其他埃及先王雕像。这种挪用反映了埃及王权的一种政治逻辑,即以杰出先王的荣光和记忆来强化当代国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p> <p class="ql-block"><i>想来 辛努塞尔特一世 一定是伟大的,否则拉美西斯二世不会挪用。拉美西斯二世可是个见好就拿的人,有点像我们的乾隆,别人的东西只要喜欢,就得占为己有。</i></p> <p class="ql-block"><b>第一展厅:法老的国度</b></p> <p class="ql-block">法老的国度主要讲述众神与秩序、王权与王道、仪式与生活、斯文与斯道。以及交融再造:埃及与地中海世界;永恒回归:来世信仰与墓葬习俗。</p><p class="ql-block">策展人希望通过展品,介绍埃及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表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如何形成</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可读“序言”和“众神初生 秩序旦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如何表达,</b>则要通过具体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是突出的表现。但金字塔太过庞大,搬不来,策展人精巧地运用两个展柜来诠释,一个展柜里陈列着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公元前3000年)的陶罐、石罐,读懂陶罐上的纹饰,可以了解埃及人的仪式生活;另一个展柜里的神话人物雕塑,表现的是是众神与秩序、王权与王道。</p> <p class="ql-block">画有船、动物和鸟类的陶罐(约公元前5300一前3000年)</p> <p class="ql-block">展签文字提取:前王朝时期王陵出士的器皿显示,国王从这时开始使用某些特定的装饰主题来彰显王权。这只陶罐上出现的王室狩猎和船只航行图案,一直被古埃及人使用到了法老文明的末期。</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是个网红陶罐,画面上有个5000年前的人在比心---爱你。</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u>↓</u></i></b>距今5~7千年的陶器。左埃及、右中国。</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第一个展柜里的文物。下面来看第二展柜里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每个展柜、每件文物,甚至影像壁画,都被人包围,拍照不容易。刚进去时,因为挤不进人群,就跟着一个高个子带的研学团,一拨一拨地往里蹭。这人声音较高,不吝啬别人蹭听,讲解路子比较正,基本按颜教授的路线。讲三个展厅,收100元/人,先发耳机,听完付费。我一边蹭听一边想,他每天挣多少钱?门票如何预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三个文物,讲了一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基本奠定了埃及人的生命观。众神与秩序、王权与王道也由此形成。</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创世之神叫阿图姆,他是埃及神话中的最高神→拉神→太阳神。阿图姆在混沌的大海中造出了岛屿,风、空气神和雨神;风、空气神和雨神生出了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男神盖布兄妹;兄妹生下了两男两女,他们结成了两对夫妻,即是: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塞特和奈芙蒂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西里斯(冥王和农业之神)、塞特(沙漠和风暴之神); 伊西斯(生命,魔法,婚姻和家庭女神)、奈芙蒂斯(房屋和死者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哥哥奥赛里斯是神王,他的声望引起了弟弟塞特的嫉妒。于是塞特用计将奥西里斯困在一个制作得很复杂的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扔进了尼罗河。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找到了奥西里斯的尸身,塞特发现后再次将尸体肢解并将尸体抛散到古埃及各地。伊西斯在妹妹奈芙蒂斯的帮助下,逐一找回了丈夫的尸块,通过巫术组合起来。奥西里斯恢复了身体,并使伊西斯怀孕生下了儿子荷鲁斯。随后,奥西里斯离开埃及,成为了“芦苇之境”的神一-死神。伊西斯和奥西里斯的儿子荷鲁斯,成为古埃及神话中的合法国王。荷鲁斯是神王的儿子,成年后变成了鹰神。</p> <p class="ql-block">这个神话告诉了古埃及人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世界是如何创造的,神是如何产生的。</p><p class="ql-block">第二,王室继承权应该由父亲传给儿子,以及贤妻良母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第三,向人们宣布在奥西里斯统治的王国能够获得来世,跟着国王、相信王权可以进入“芦苇之境”。</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关于来世的信仰,普遍认为是源于对奥西里斯和现世国王之间的关联。即一位国王去世后,他就会与奥西里斯产生关系(成为奥西里斯),而他的继任者则继承在世的荷鲁斯的王位。现世的国王被视为荷鲁斯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有了这个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古埃及法老和贵族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尸体做成木乃伊,除了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他们还要让去世的自己的安赫(生命)和卡(灵魂)顺利进入“芦苇之境”成为奥赛里斯;让现世的子孙成荷鲁斯;让子民相信国王是神。</p> <p class="ql-block">所谓“芦苇之境”就是来世之境。上幅墓画表现的就是“芦苇之境”,出自位于代尔•麦地那的一座新王国时代墓葬。墓画描绘的是一个名叫森尼杰姆的墓葬工匠和妻子伊内弗蒂,身穿最好的白色亚麻服装,<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奥赛里斯的“芦苇之境”从事各种农事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照我理解就画图,它们由动物和动作组成,可以认读,墓画里的人名、职业都写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展柜的文物以创世神话为起点,探寻了古埃及文明的底色,追溯了埃及文明的轨迹。</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信仰世界的突出特点是:神人关系和谐、王权与神权结合。神创造世界及其秩序,人以维持秩序的方式对神表示感激,而国王是维护秩序的核心。在古埃及辞书的分类中,神、人、死者分属天界、地界、冥界,而国王同时属于三界:他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又是人间的法官,还是死者的保护人。他们相信国王决定着国家兴衰,维护着社会和自然界的秩序。这种特殊关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有了以上的知识准备,我们就不难理解接下来看到国王像、王名圈、方雕碑、太阳船、人形馆、木乃伊、卡诺皮克罐、萨布提俑……</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的一面墙上,画有时间轴,把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历史加以对照。</p> <p class="ql-block">刻有猎豹、蝎子、荷鲁斯等动物的调色板</p><p class="ql-block">岩板(约公元前3000一前2686年)。</p> <p class="ql-block">展签文字提取:调色板用于研磨矿物粉末,以供化妆和身体彩绘之用,并逐渐从实用器转向仪式用具。调色板上描绘的强大而危险的动物表明了古埃及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和对掌握自然力量的期望。左侧圆圈内的刻痕难以辨识,可能是后来者的涂鸦。</p> <p class="ql-block"><i>据说展厅共有三块调色板,我只注意到这一块,它有一本书那么大,图案比较模糊。古埃及调色板因为“那尔迈调色板”的发现备受关注,但不是所有的调色板都精彩。</i></p> <p class="ql-block">展品往前延伸,形成一个不太长的通道,两边站立着古埃及各个时期的国王、高官、贵族,其间还有精美绝伦的首饰。走在这条道上,有万王之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展板文字提取:</p><p class="ql-block">仪式生活 等级社会</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他们试图用神话去解释自然万物的变化,用各类仪式、魔法和巫术与神明沟通,以达到趋吉避祸的目的。这些仪式往往配合着自然的节律和星象的变化。从供奉诸神到祭祀祖先,从国王加冕到亡者下葬,古埃及人活在仪式的世界里,以这种方式化无常为恒常。</p><p class="ql-block">通过对仪式的解读,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形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贵族精英阶层在各种仪式中扮演的角色最大程度地彰显着他们的社会地位,我们了解最多的也是这部分人的生活。今天所见的古埃及贵族雕像,多用于墓主死后的供奉仪式,因此也和国王雕像一样具有程式化、标准化的特点。除此之外,雕像也是古埃及精英阶层身份的表达,上面通常刻有人名、头衔和祈祷文,确保墓主在现世和来世都</p> <p class="ql-block">瓦赛赫项圈(公元前1985-前1793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赛赫”古埃及语宽。</span></p> <p class="ql-block">红玉髓 第12王朝(公元前1985一前1773年)</p><p class="ql-block">红玉髓是埃及本土常见的半宝石,它因其色泽而象征鲜血与生命,并和大阳神的力量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介绍三位伟大的个性人物。</b></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1、女王哈特谢普苏特</font></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跪像 红花岗岩</p><p class="ql-block">第18主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代尔巴哈里出土 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第18王朝的传奇女王,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为埃及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由于古埃及的王位继承传统是父子相继,所以在掌权过程中,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从传统的女性形象逐渐转变为男性。图特摩斯三世在女王去世后统治埃及,并在执政20年后,系统性地抹除女王的痕迹,这种“除忆”行为可能旨在巩固统治和警示后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故事远不止展签上的几句话。她是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图特摩斯二世的王后,图特摩斯三世的继母和姑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图特摩斯三世</span></p> 图特摩斯三世坐像 石灰岩<br>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br>索哈杰省博物馆 雕像呈现奥赛里斯式坐姿、双手抱于胸前,握持连枷和权杖,两腿并坐,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背后有支撑物,椅子两侧展示了上下埃及统一的场景。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是第18王期的法老。在其继位初期,继母(也是姑母)哈特谢普苏特摄政并很快掌握实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特摩斯三世被外放。</span>女王去世后,图特摩斯开始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行动(被称为古代世界的拿破仑,被压抑的能量得到强烈释放。)在亚洲的土地上奠定了帝国统治的基础。外国统治者们开始以埃及附庸的身份管理自己的领土,他们缴纳贡品,并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往埃及以接受宫廷教育,这也使他们的文化观念日益埃及化。<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帝国的缔造者。</span><br></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3、拉美西斯二世</font></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活了90岁(约前1303---前1213年),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位67年 (约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对庞大工程的热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以宏伟著称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就是他的杰作。许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筑,甚至雕像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拥有一个同样庞大的家庭,孩子多到近200。</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无疑是埃及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法老之一。然而,国家巨大的开销加快了国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去世后,埃及实力下滑。</p><p class="ql-block">展厅里有好几尊拉美西斯二雕像,上图第一个是他自己的,第二个是挪用他人的。<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一个的肩膀上的刻字,就是“王名圈“。王名圈就是刻有国王名字的圈。</span></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299年,古埃及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在叙利亚发生利益冲突,双方打了近40年的仗。约在前1258年,赫梯老王国病逝,新任国王与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成为军事同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等的并被双方执行的和约。和约的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是唯一拥有埃及护照办理过法国签证的法老。1881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发现。1974年,考古学家注意到他的状况不断恶化,于是将其送往巴黎接受真菌感染的治疗。在旅行前,阿美西斯获得了埃及护照,其中标注了他的职业为国王。</p> <h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展品中不可忽视的方雕、方碑和石刻。</span></h1> <h1><font color="#ed2308">方雕</font></h1> <p class="ql-block">方雕是一种从新王国时期开始流行的雕像形式。由身穿披风的人体形态简化出的多个平面,非常适合镌刻与雕刻对象有关的铭文。</p> <h1><font color="#ed2308">石碑</font></h1> <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代,最能展现古埃及人崇拜神灵的考古实据是石碑。这些石碑通常由石灰石雕刻而成,上有铭文和绘画,用来提醒人们永远忠于他们所选择的神。</p> <p class="ql-block">“我要以你的名义打造这方石碑,将对你的赞美写在上面。”</p><p class="ql-block">—-向阿蒙-拉神献上的颂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会让我联想到西汉时期辛追夫人的T形帛画。<br></p> <h1><font color="#ed2308">石碑刻</font></h1> <p class="ql-block">两个重要的石碑刻。石碑刻因为有文字而有了历史文化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关于古埃及研究不得说中国的端方和夏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红色展签,上面提到的清末官员指的就是端方。瑞方是位有现代思想的清朝大臣,1905年末,端方出访欧美考察宪政,回国期间特别绕道埃及,买回了一批带字的石碑刻,用以收藏和研究。算起端方是第一个研究埃及石碑刻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夏鼐先生是中国学者中研究埃及古珠的第一人,他博士论文《埃及古珠考》至今无人超越。</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家庭观念很强,重视夫妻关系,造像反映在妻子一般都会挽着丈夫。儿子都继续从事着父辈的职业,无论他们的父亲是农民还是国王。同样,女孩们也被期望追随母亲的脚步,长大后承担家务。</p> <p class="ql-block">狒狒“图特”神是古埃及的文人之神。埃及人让猿猴来掌管人类的文书和知识,是猿猴比其他动物聪明吗?</p> <p class="ql-block">走过帝王大道,就是交融再造,指的是埃及与地中海世界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与东地中海地区建立了贸易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西地中海的商贸也发展了起来,古希腊对古埃及来说并不陌生。埃及在托勒密王朝开始希腊化,经济上,亚历山大港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港口。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埃及是罗马帝国最大的粮食供应地。文化上,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古代文化最大的汇集整理中心。埃及成为东西文化交融的核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埃及的木乃伊肖像画受到写实主义传统的影响,这对古埃及艺术来说既是冲击也是融合,一个特别完美的融合。希腊、罗马的那种写实主义和个性表达,凝结在了埃及人的艺术中。木乃伊肖像画看上去是写实的,但又沿袭了埃及的模式化——所有的画像都是一个表情、一种目光。这种写实和模式化的融合是时代产物,做不到完全写实,也做不到完全抛弃埃及那套。</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古埃及雕像都是程式化的,互相雷同。古希腊雕像是理想化,追求完美。古罗马头像则是现实主义,有人物特征。</font></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第一展厅的结尾是永恒回归:来世信仰与墓葬习俗</font><font color="#b06fbb">。</font></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这个影像把人死后为什么要制成木乃伊,<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什么要供奉,</span>为什么要有亡灵书、卡诺皮克罐、萨布提等问题都科普清楚了。</font></p> <p class="ql-block">影像还风趣地打上卡司阵容。</p><p class="ql-block">领街主演</p><p class="ql-block">男祭司 巴肯穆特与他的卡巴、阿赫</p><p class="ql-block">女祭司 赫尔-威本科特</p><p class="ql-block">丧葬之神 阿努比斯</p><p class="ql-block">冥界之主 奥赛里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font color="#ff8a00">纸莎草纸亡灵书</font></b></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①卡诺皮克罐</font></p><p class="ql-block">到了新王国时代,用来存放身体器官的卡诺皮克罐上装饰有荷鲁斯四子的形象。这4位神灵被认为是守护逝者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赛提尔伯尼的卡诺匹克罐(1组4只)</p><p class="ql-block">方解石-雪花石膏(石灰华)</p><p class="ql-block">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②萨布提箱和萨布提</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来世劳作的仆役俑</span></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相信,他们去世后必须在“芦苇之境”为奥西里斯工作。为了避免自己在来世永无休止地进行体力劳动,他们下葬时会随葬一种能够魔法般地代替或辅助自己为奥西里斯工作的雕像。这种雕像被称为萨布提,它们形如木乃伊,且配有劳作工具。</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③阿努比斯像</font></p><p class="ql-block"> 石灰考新王国時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p> 苏伊士博物馆<p class="ql-block">展签文字:这座雕像头部受损,但仍能看出昔日的威严;豺狼形态的阿比斯神蹲伏在神案之上,头颅高昂,以警惕的目光凝视前方。阿努比斯是墓地之神,掌管木乃伊防腐和开口仪式。游荡于沙漠边缘的豺狼有吞食尸首的习性,这可能是古埃及人将它们当作“冥界引路人”的原因。他最初负责守卫国王的陵墓,后来演变为所有亡者的接引者和守护神。在奥赛里斯崇拜兴起后,阿努比斯也被纳入到前者的信仰体系中,成为重要的墓地之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④狮形浇祭供桌</font></p> <p class="ql-block">埃及人的宇宙观。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男神盖博合围,埃及人生活在中心圆内,四周是外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金字塔的起源和终结。</span>公元前2667年,法老乔塞尔登基在萨卡拉修建第一个阶梯金字塔,具有首创意义。公元前2589年,胡夫继位,在吉萨修建著名的胡夫大金塔,胡夫金字塔是吉萨金字塔群的开山之作。</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831年,阿蒙尼姆赫特三世继位,兴建了两座金字塔。之后就没有建造大金字塔的记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帝王谷的产生。</span>由于埋葬在金字塔里面的法老无一幸免遭到了盗墓者的光顾,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决定不再修建金字塔埋葬自己,而是在距如今开罗市以西约100 多公里的一个隐蔽峡谷,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地下墓室,自他以后约500年内,埃及法老在这里一共修建了大约30多座陵墓,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帝王谷”。</p><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一世 (约前1540年-前1492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三位法老,在位12年(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492年),原来是一名军事首领,后成为法老。在位期间,征服努比亚,又抵达了幼发拉底河沿岸,成功对抗了西亚强国米坦尼,成为新王国时代首位控制了近东这一地区的法老。他是辉煌的第十八王朝真正的奠基者,也是新王国时代第一位安葬在帝王谷的法老。</p> <p class="ql-block">带有图特摩斯一世王名和神灵祷文的横梁</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其实早在孟图霍特普(公元前2055~前2004年)时期,就摈弃了金字塔。他是整个古埃及的国王,建筑师们在靠近底比斯山的代尔•巴哈里沙漠湾为他设计了一座独特的神庙式王陵,只主建筑顶部增加金字塔状的结构,可能是为了向更早期的王室传统致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古埃及三千年历史简单记法:</span>古埃及文明的性格与环境密切相关。古王国时期是上下合力建造金字塔,繁荣经济;中王国时期造岩墓、神殿,被称为古典时期;新王国时期用黄金和智慧外交,建立强大的帝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丰富一点可以这样:</span>古王国和中王国(公元前2686-前1650年),是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时代,国王是秩序与完美的化身,追求永恒来世的金字塔工程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管理体系和稳定的等级社会。经过第一中间期的混乱,中王国时期的国王以重建秩序为己任,文化领域进入繁荣的古典时代。</p><p class="ql-block">新王国(公元前1550年到前1069年)是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转型期。经历了发展帝国、宗教改革、文化复兴三个阶段,宏伟的神庙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符号,国王被尊称为法老,他们在神庙和大型建筑物上记载战功、塑造巨像。</p> <p class="ql-block">上博馆长褚晓波说:“法老的国度” 是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p> <p class="ql-block">是的,我确实把“法老的国度”当作通史来看,看得好累。</p><p class="ql-block">有位策展人说 “展览的本质是学术成果的通俗化。也可以理解为展览的过程就是科普的过程。" 我想我是科普的受益人。</p><p class="ql-block">当然不能指望看一个展、读书一本就能把古埃及三千年的历史弄通。学习必须坚持。就像写这个“展记”,坚持写、持续地写,自然也就记住一些之前不知道的知识。</p> <h1><font color="#333333"><b>第二展厅:图坦卡蒙的世界</b></font></h1> <p class="ql-block">这个展馆的布置,气氛神秘,两面沙漠墙夹成一个幽暗的通道,墙上写着“卢克索帝王谷,1922年11月的一个傍晚"。走过通道进入序厅的影像室,耐心地观看影像,了解法老们的生活场景和对来世的神话想象,了解图坦卡蒙墓的发现过程、藏品和他带给世人的震惊。这次上博做的影像特别出色,不可忽略。</p> <p class="ql-block">序言:1922年11月26日深夜,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底比斯的帝王谷发现了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清理工作花费了十年有余。墓中出土了近五千件珍贵文物,奢华壮观,轰动了整个世界,图坦卡蒙的金面具成为大众最熟悉的埃及面孔,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埃及热”,以及大众文化对古埃及“了不起的”事物和人物的持续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百年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们越来越全面地复原了图坦卡蒙所处时代的生活场景,今天的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图坦卡蒙所处的18王朝,古埃及正在发生什么样的转型?为何在此时的埃及出现了“一神崇拜”?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少年法老,完成了对传统的回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时代”,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为基础,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再现阿玛尔纳时期的惊天巨变,讲述埃赫纳吞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解读图坦卡蒙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世界”是专题展,三个展厅中数它最漂亮最有故事。它不象通史,有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专题展只要在某个层面融通地讲述就好。在我看来“图坦卡蒙的世界”讲了三个故事,下面将结合图书插页试讲。</p> <h1><b>一、图坦卡蒙的爷爷和奶奶</b></h1>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爷爷是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继承了图特摩斯一世、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图特摩斯三世开创的丰饶广阔的帝国,是新王国时斯的盛世之主。于公元前1390年登基。他娶了一位有努比亚血统的黑美人泰伊,这在强调血统的古埃及极其罕见,当然也遭到了反对,但阿蒙霍特普三世就是爱泰伊。他在公元前1388年,发布了“王室婚姻的圣甲克虫纪念章”,不但宣布了爱,还公布了泰伊父母的姓名,毫不避讳伊泰的努比亚血统。</p><p class="ql-block">【埃及王室为保证血流的纯正,兄妹、姐弟婚很正常,甚至父亲娶女儿,比如拉美西斯二世。】</p> <p class="ql-block">图书中的赛克美特雕像,也来到了展厅现场,看图片与看实物是两种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书本里说国王头上戴的是由金属圆盘组成的蓝冠,是上图这个样子的蓝冠吗?</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8a00">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功绩详见插页上的文字</font>。需要指出的是,他有“太阳崇拜”的情结。因此他的陵墓没有建在帝王谷,而是建在首都附近的西部河谷。又在底比斯西岸的库姆•赫坦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葬祭庙,但已所存无几。</p><p class="ql-block">阿蒙霍特普三世所修建的库姆•赫坦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共同之处,<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就是都建造了大空间的开放庭院。这表达了阿蒙霍特普三世在神学方面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太阳的神圣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的泰伊王后站像,非常的美,因为有爱!她是图坦卡蒙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肉眼看到的这尊雕像是乌黑铮亮的,手机拍出来却是灰色调。这个展品让我记住了一种叫“花岗闪长岩”的石材。</p> <h1><b>二、图坦卡蒙的父亲和母亲</b></h1>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父亲是反叛传统的国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蒙图特普四世—-</span>埃赫那吞。</p><p class="ql-block">阿蒙霍特普四世,比他的父亲越发关注和崇拜神圣的太阳和阳光,甚至将自己改名为埃赫那吞,太阳神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埃赫那吞对太阳神阿吞的忠诚使他搬离了底比斯,营建新都—-阿玛尔纳—-太阳王的宫廷。这里与其他神完全无关,可以独尊阿吞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埃赫那吞拒绝崇拜古埃及人崇拜的众神。他唯一信奉的阿吞神来自传统的太阳神,但与拉神之类的神不同,阿吞不具备人类特征。阿吞被描绘成一个日轮般的形象,其照耀下来的阳光像手臂一样伸向大地。每条光线都是一只手臂,它们不断地为王室播撒代表生命的“安赫”。这幅简单的图像勾画出以赋予生命的阳光为本质的阿吞神。</span></p> <p class="ql-block">这件展品刻画的是埃赫那吞带着家人晒太阳,左下角的那个孩子有可能是图坦卡蒙。埃赫那吞招待外国使臣也是晒太阳,传说有个使臣被晒死了,闹得两个国家很不愉快。</p> <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p><p class="ql-block">砂岩、颜料</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四世(公元前1353一前1335年)在其执政的第四年改名为埃赫纳吞,意为“阿吞神的阿赫”,并大力推行以日轮之神阿吞为中心的一系列宗教改革举措。</p><p class="ql-block">这座埃赫纳吞巨像是一组造型相同的雕像的其中之一。这组国王巨像高约四米,曾矗立于卡纳克神庙东侧的一座阿吞神庙中。不同于传统国王雕像英武健美的风格,埃赫纳吞的形象阴柔,有着狭长的双眼和下巴。巨像的手腕和手背上刻有埃赫纳吞宗教的祷文:万岁!在地平线上欢庆的拉-荷拉克提!如阿吞的光芒一样!</p> <p class="ql-block">埃赫那吞是诸位古埃及国王中,对国家的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国王。直到他去世三千多年后,他仍是世间的谈资和争论的对象。<font color="#ff8a00">其艺术风格详见插页中的文字。</font></p> <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去世后,新宗教随之终结,传统宗教卷士重来。在19世纪考古学家发现阿玛尔纳之前,埃赫纳吞被彻底遗忘了三干多年,他的名字不仅在官方记载中彻底抹除,在民间也完全消失,成为被“加密”的创伤记忆。</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埃赫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阿玛尔纳风”。埃赫纳吞及其家人、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宽额、厚唇、窄肩、大腹的样子,实现了神与人之间在形象上的彻底分离。</font></p> <p class="ql-block">埃赫那吞是阿玛尔纳时期推进宗教改革和艺术变革的主导人物,而在变革过程中,他拥有一位不可或缺的支持者——伟大的王后尼斐尔泰悌。尼斐尔泰悌的名字意为“美人驾到”,她就是图坦卡蒙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书中说,尼斐尔泰悌的父亲可能是泰伊王后的兄弟阿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此说来,阿伊就是图坦卡蒙的外公。图坦卡蒙去世后,外公阿伊当了法老,但时间不长。然而外公把原本为图坦卡蒙修建的在西部河谷、紧挨爷爷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大墓占为已有,让他的外孙躺在了帝王谷墓一个狭小的陵墓中,但随葬品丰厚,超过5000件,以至墓室拥挤不堪。</p> <font color="#ed2308">“阿玛尔纳书信”</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玛尔纳书信是指发现于新都阿玛尔纳的</span>古代中东地区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如今人们将已知的382片此类泥板,统称“阿玛尔纳书信”。阿玛尔纳书信发现于负责国王信函存档工作的“法老信件存放地”。这里存放了自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位第30年,到图坦哈蒙在位第一年期间的信件。上封信可以看到阿蒙霍特普三世与米坦尼国王的黄金外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阿蒙霍特普家族时代帝国的疆域和富有,从“阿玛尔纳书信”中可见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手形响板,泰伊王后父母墓中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泰伊母亲图尤的卡诺匹克罐、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王名字的木匣。</p> <h1><b>三、图坦卡蒙</b></h1> <p class="ql-block">图坦哈蒙雕像太美了,帅葛认为美过了他的母亲尼斐尔泰悌。是啊,多年轻啊,到死都是少年,永远的19岁。</p> <p class="ql-block">图坦哈蒙寿命不长,在位期间迅速与新都阿玛尔纳的决裂、推翻父亲埃赫那吞的改革,宫廷迁往孟斐斯。没人知道图坦卡蒙在位十年都经历什么,但他陵墓的发现,让他名扬天下。图坦哈蒙于公元前1336年至公元前1327年在位。</p><p class="ql-block">1922年,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发现,墓中的尸身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这是否意味着,以图坦哈蒙为名义推行的许多举措实际上都是他的近臣所为,其中大多数都曾是其父亲埃赫那吞的勋旧之臣。</p> <p class="ql-block">图坦哈蒙因早逝而没有留下继承人(墓室中有两个胎儿的棺木,疑是他的孩子)从而造成了一场复杂的继承危机。王室中没有合适的男性继承人,图坦哈蒙的遗孀(其姐姐或妹妹)安凯塞阿蒙具备继统的可能,有证据表明她似乎也在试图为自己争取王位。一封致赫梯国王的信中写道,一位匿名的、丈夫刚去世的古埃及王后邀请赫梯国王派一个儿子到古埃及,让他娶自己为妻并成为新任古埃及国王。赫梯国王确实派了一个儿子,但他死在了赴古埃及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末期,古埃及与赫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已然恶化至兵戎相见的程度。最后一位国王是将军郝列姆赫布,他没有子嗣,为了避免出现继承危机,他任命了另一位名为普拉美斯的高级将领作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确保了古埃及在与强劲外敌作战之时,王位掌握在军事强人手中。此外,普拉美斯(即后来的拉美西斯一世),已经有了一儿一孙。这意味着古埃及有了一个后继有人的新王室。至此阿蒙荷太普家族的第18王朝终结,古埃及迎来了第 19王朝,拉美西斯家族时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至此三个故事讲完。</b></p> 小小的蓝色的费昂斯砖,带有纸莎草池壁图案。一柄柄埃及荷叶形地图赫然其上。 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坐像,此像原本属于中王国时期辛努塞尔特一世,就是中庭里的那个大头像。拉美西斯二世可能是辛努塞尔特一世粉丝,总爱挪用他的像,大头像也被他挪用过。 <p class="ql-block">赫伦布被认为是新王国时期第19王朝的奠基人,因其恢复了被埃赫纳吞改革中断的阿蒙崇拜而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刻画了赫伦布供奉圣甲虫神凯普利的画面。凯普利象征初升的太阳、创造以及从无到有的显化,也象征着太阳神的每日更新和生命的循环。供奉凯普利意味着原本并无王室血统的赫伦布正式履行了国王的职责,他获得了神的眷顾,同时也担当起维系宇宙秩序的重任。</p> <font color="#ed2308">阿蒙神头像</font> <h1><b>第三展厅:萨卡拉的秘密</b></h1> <p class="ql-block">名为萨卡拉的秘密,其实已经没有秘密了,埃及考古持续了100多年,能挖掘的基本挖尽了。但是在2020年,萨卡拉又有新考古发现,发现了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女神神庙遗址,还发现了100多完整的彩绘木棺。展厅中的大多数展品都是来自萨卡拉,且是第一次展出,但话题不新鲜。策展人原以为萨卡拉的秘密会火,没想到法老的国度才是大家最热衷的。</p><p class="ql-block">随着观众观展水平的提升,不再满足于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后期,国家的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导致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疯魔的程度。这个时期的动物崇拜与早期不同,是统治阶级无能为力和平民阶层无法所适从的表现。各阶层通过制作动物木乃伊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来缓解严酷现实造成的心理危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崇拜自然,他们早期的动物崇拜是对自然界动物习性的敬畏。比如屎克郎滚屎球,从无到有,越滚越大,屎球里的卵生出小屎克郎,埃及人认为它在做太阳做的事情,每天从无到有,越来越大,并且有重生复活的含义,所以崇拜。比如鳄鱼、河马,是尼罗河行船的威胁,人们敬畏它,希望与之和平相处,所以崇拜。</p> <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猫崇拜是动荡时期的怪诞现象,猫夫人的形象设计不美好。这个展厅值得看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形馆。</p> <p class="ql-block">这些人形棺,是考古学家在巴斯泰特神庙遗址区(猫神庙)附近发现新的窖藏墓。历代猫神信徒利用古代墓穴安置自己的棺椁,并随葬了大量的小神像。新近出士的近千具彩绘木棺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大窖藏,从未被盗或被破坏。这些木棺数量庞大、保存完整、样式丰富,为埃及棺椁类型学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人形棺,因封存在地下深处,颜色保存完好,图像和铭文个性鲜明、与众不同。木棺面部颜色有绿色、金色、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等等。为何不同人会选择不同颜色?目前还是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i>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丧葬经济是多么的发达,说不定还是支柱产业。</i></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没有拍摄铭文皆个性,色彩皆美好的人形木棺。看看彩绘木制方尖塔吧,也是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对这个展览上的展品,浙江大学一位教西方艺术史的退休教授,提出质疑。他说展品全部是新的,看不到一点历史的包浆,特别质疑4000年的面包不碳化,3500年的草鞋、草筐不腐朽,如同新的一样。教授认为所有展品都是不超过400年的假文物,古埃及历史是西方人伪造的假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r></span></p><p class="ql-block"><i>本人没有能力去辨别真假,但对质疑不会视而不见,然而更愿意相信主流,尽管普通存在“把文明地标变成文明灯塔,完成再造传统的任务,把过去的传统变成现在的动力,在过去和未来搭建一个桥梁,把文化资源变成现代社会的的生产力。”的经济动机,但再造传统不是再造假文物,如此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造假想必很难,如若是真的,这个世界就生无可恋了。</i></p> <p class="ql-block">上博人民广场馆南广场上立着一位法老,他是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第十三个儿子美内普塔,由于拉美二世活得太久,这位儿子在花甲之年才得以继位,但这尊雕像依然把他刻画成一个青壮年,头戴尼美斯头巾,額前饰有象征王权的圣蛇徽标,上身赤视,下身着短裤,表情愁苦。因为父亲拉美西斯二世把国库基本挥霍空了,如何维系帝国的辉煌,是他需要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埃及人最初使用了12位神祇的名字,这些名字后来被希腊人采用了。他们是最先给诸神设坛、造像、建庙者,也是首先把各种动物的图案镌刻到石头上去的。任何人只要亲自来埃及看看,即使他从未听人提起过埃及,只要他具有一般的观察力,也必定会察觉到,希腊人乘船前来的埃及是埃及人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国度,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场“古埃及文明大展”看了五小时,写了五整天。从开始的不想写,到后来的坚持写,写着写着就嗨了,收不住了,终于把“展记”写成了裹脚布,好痛快!好想立即去埃及,来一场真正的横跨三千年的文明之旅,我要站到古埃及的废墟上吹现代的风,让过去回到眼前,让现在成为永恒,让未来迎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完成于2024年11月15日凌晨01: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