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

中镇隐士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记录大同古城的最早文献出自汉高祖时期。为对抗匈奴,汉高祖在平城大肆修筑城池。后来又历经春秋战国、辽、金等朝代,多有巩固和发展。大同古城墙以历史悠久、延续时间长、整体保存较为完整著称,其修筑历史可分为北魏、辽金、明清3个时期,现存的城墙主体属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兴建城墙</p><p class="ql-block"> 大同位于山西高原北部的大同盆地,紧靠着蒙古高原,与南晋大地相连。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边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此融合。因此,山西大同成为群雄争霸的战场。北魏皇帝拓跋圭定都平城,在大同修建皇都、建筑军事防御工程,故大同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经过辽、金两朝的打磨建设,成为中国的繁华之城,也是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城墙初型</p><p class="ql-block">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于大同是京畿[jī]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唐、辽、金旧城基础上对其进行增筑。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城墙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高达14米,上宽12米,下宽达18米。城墙四周修筑了54座望楼,96座窝铺。城墙四面建有580对垛子,代表当时大同所辖的村庄数量。古城设四门,包括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月楼、望楼、箭楼、角楼间隔而设。四门之外建有月城、瓮城和护城河。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因此,大同城墙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徐达将军凭借军事战略意识将它修建成扩固城坚的军事要塞,使其成为中国北方的“九边”</p> <p class="ql-block">扩建城墙</p><p class="ql-block"> 明代宗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时任巡抚的年富在大同古城的北部修筑了北小城,因为该城城内设置有储存军马饲料的草场,所以又名“草场城”,后来经过百姓相传,称之为“操场城”,即为现在的北关。北小城南、北二门之上皆建有门楼,其四角也筑有角楼,四角楼夯土遗址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史上记载为“北小城门凡三:东曰长春,南曰大夏,北曰玄冬。”</p><p class="ql-block"> 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巡抚韩雍续筑了东小城、南小城。东小城即为现在的东关,史上记载“东小城门凡四:东曰迎恩,北曰北园门,南曰南园门,西门连接吊桥与主城和阳门相通,东、南、北三门之上都建有楼阁。”南小城即现在的南关,“南小城门凡四:东曰迎晖,西曰永丰,南曰永和,北门与主城之月城门合一。”</p><p class="ql-block">“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巡抚李文进将南小城加高了2.6 m;在明穆宗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巡抚刘应箕又将四面主城墙增高了3.3 m,增厚了2.6 m”。当时的城墙为“石砌砖包”,四面城门高大宏伟,包括南关城墙亦是如此。北、东、南三关环列于大同主城之三面,互成犄角之势。南小城被喻为“凤头”,北小城则被称作“凤尾”,由于单缺少西关,大同古城的外部形状被形容为“凤凰单展翅”。</p> <p class="ql-block">城墙衰落</p><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大同城池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xiāng]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同城墙便失去了往日的风范。</p><p class="ql-block"> 民国以来,大同屡经战乱,其中北门城楼,以及部分望楼、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被陆续拆除,这几个城门的门洞也逐渐形成豁口,只剩下了南城门楼。同时,残存的瓮城城墙、望楼等建筑也被相继拆除,城墙的砖几乎被完全剥离,只剩下城市四周绵延的土城墙。从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侵华战争时日军攻占大同,到解放战争时的大同集宁战役,大同城池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1981年,主城的最后一个南城门(永泰门)也在拓宽小南街及附近南关道路的过程中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修复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大同古城内,单国保单位就有4处,其他有省保2处和市保18处,并有不可移动文物109处。如今,大同市在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位列第三,是中国的第九大古都。大同古城的历史地位使得其具有被修复保护的价值,不管从文化、经济价值还是历史价值来看,大同古城都值得投入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去保护修复</p> <p class="ql-block">修复工程</p><p class="ql-block"> 2008年,经过全面考古调查,古城主城墙上夯土保存较好的墙体约占据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保存一般的墙体也约占三分之一,部分墙体仍保存着包砖及石条基础。后大同市政府和人大协商,通过了《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2009年起,大同古城墙开始实施保护修复工程,由市文物局负责建设,山西达志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负责设计,修复保护严格按照《威尼斯宪章》和《文物保护法》要求,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勘探和确凿文献,遵循明代的规制,按照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的四个保护原则,坚守修旧如旧的宗旨对城墙本体进行修缮。城墙构造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方为基础,其墙体用“三合土”夯筑,外包青砖。对原有的土墙体从外侧跌压,并进行逐层夯打直到顶部,在顶面铺砖;土墙体断开的地段一侧以框架连接,内外侧均包砌城砖,最终,使城墙在结构上浑然一体。修复后的东城墙建有瓮城、月城、吊桥、护城河,并建有城楼、月楼、箭楼各1座,望楼12座。南城墙修复了瓮城、月城,以及关城和东西耳城。城墙上建有城楼、文昌阁、箭楼等古建筑楼阁10座,角楼1座,望楼12座。</p><p class="ql-block"> 其中,东城墙于2009年5月份开始保护修复,并于2010年9月完成且对外正式开放;南城墙于2010年5月保护修复,2011年10月完成且对外开放;北城墙于2011年3月开始修复,在2012年10月保护修复完成并对外开放;西城墙最晚,于2012年5月开始修复,2016年11月保护修复完成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城墙保护工程总立项资金达118929万元,项目修复了城楼、望楼、角楼等木构建筑71座,工程共用青砖1508万块,木材35290立方,瓦件110万件,石材6630立方,涉及搬迁居民23888户。</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大规模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始于2009年5月东城墙,以2016年11月18日西城墙全面合拢结尾一共,历时8年。此次保护性修复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城市系统工程。古城墙修复完成、护城河及周边环境的全面修缮和整治、古城内五座跨街楼阁的建成,标志着大同古城格局基本形成。</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p><p class="ql-block"> 在城墙之上,设有72座门楼、角楼、马门楼、角楼、望楼,每当战争来临,城中将领士兵就位于城墙之上的这些建筑物中,以此为制高点,当作掩体进行指挥作战。城墙之下设置有四扇城门,东为和阳门、南为永泰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武定门。外敌入侵之时,士兵便可以位于高地对其攻击。城墙的防控使外敌难以入侵,在多次战争使大同成为易守难攻之地。</p> <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一砖一瓦,每一处建筑的材料、设计的造型。大同古城本身即为古代宏伟的艺术建筑,而在大同古城城防中的武装设计中,包括城墙的照壁、月城、箭楼、望楼、马道、正楼、瓮城、角楼、控军台、护城河等建筑均融入了古代风格的艺术设计。</p><p class="ql-block">拿照壁为例,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特有部分,经常出现在经典建筑四合院中。大同古城中的照壁高4米,宽3米,厚55厘米,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构成。其中壁身位于中心区域,建造方法较为特殊,需要将方砖倾斜四十五度贴砌。每一块方砖都雕刻麒麟图案,象征威严清明,并颂告和平祥瑞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女儿墙和垛墙两个建筑也体现大同城墙的艺术价值。垛墙即位于城墙外沿的墙体,大同城墙外沿墙体平均高度约为2米,每个垛之间存在许多缺口,称为“垛口”,作用是瞭望、射击敌人,是城墙的防御设施。女儿墙是在城墙顶部内侧上部的薄型挡墙,为我国城墙传统建筑。其作用是瞭望以及保障在城墙上安全行走。</p><p class="ql-block">在大同古城墙修复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以修复古代艺术的原则,以明代大同城规制严格修复的原则,在修复中吸收古代工艺,并结合现代技术,融合了数个朝代不同的建筑工艺和艺术风格,故在修复大同城墙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其艺术价值。大同古城本身也是古代艺术建筑研究的典型模型,修复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中国古代的艺术建筑设计。</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城墙由明代大将军徐达在北魏都城、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建成。城池轮廓概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为7.24公里,面积约达3.45平方公里。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西曰清远门、南曰永泰门、北曰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箭楼、城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明代时的大同府城为了加强防御,主城之外东、南、北三面各增筑一座自成体系的小城。景泰年间(1450—1457)时任巡抚的年富在城北筑起了北小城,又名操场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巡抚韩雍续筑南小城、东小城。三座小城与主城互成犄角之势,使大同镇城真正地成为了固若金汤的重镇名城,至今仍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