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同忠 图/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平水韵: 上平声十二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律 济宁铁塔寺</p><p class="ql-block"> 崇觉寺兴图报恩,九层铁塔接浮云。</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供香绕,声远楼钟震耳闻。</p><p class="ql-block"> 金屋树碑书汉史,僧祠立传说清军。</p><p class="ql-block"> 千年风雨水东去,留有后人瞻仰文。</p><p class="ql-block"> 李同忠 2024.10.23于青岛</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铁塔寺简介</p><p class="ql-block"> 铁塔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原名《崇觉寺》,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心铁塔寺街中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p><p class="ql-block">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济宁富户徐永安的妻子常氏怀孕生子,为还夫愿,重修寺院并铸造铁塔。铁塔原计划建九层,象征佛家九九归一、生死轮回的思想。然而,在铸造过程中,铁水凝固的问题导致工程中断,直到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济宁道台龚勉集资增建了两级,并添加了铜质金章的塔顶,使铁塔得以完成,《崇觉寺》也就称为铁塔寺。</p><p class="ql-block"> 铁塔寺及其附属建筑如大雄宝殿、声远楼、汉碑室和僧王祠于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寺不仅是济宁市的标志性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2. 声远楼简介</p><p class="ql-block"> 《声远楼》位于济宁市任城区中心铁塔寺街中段,是济宁市的一处重要历史建筑。声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时,声音可以响彻全城,传播十余里,因此得名《声远楼》。声远楼建在4.5米高的台基上,通高16米,为11脊十字顶正方形两层楼,下以12根方形石柱作外围主要支架,内以4根通天柱自下而上支撑两层顶端的梁檩。全楼雕梁画栋,飞檐陡峭,风铎铮铮,属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声远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济宁市的重要象征之一。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写的《声远楼》匾额悬挂在二层檐下正前方,字体雄浑,特别醒目壮观。《声远楼》不仅是济宁市的文化地标,还在当地居民心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3. 汉碑简介</p><p class="ql-block"> 济宁市铁塔寺里的汉碑主要包括以下几块:《北海相景君碑》、《郎中郑固碑》、《武荣碑》、《司隶校尉鲁峻碑》、《尉氏令郑季宣碑》和《范式碑》。这些碑大多立于东汉时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 这些汉碑现藏于济宁市铁塔寺内的《汉碑馆》,原称《小金石馆》,通称汉碑群。这些石刻原来先后存放于济宁文庙和州学明伦堂内,1929年由济宁县教育局长王大恕将其移置现址保护,名曰《小金石馆》。</p><p class="ql-block">4. 僧祠简介</p><p class="ql-block"> 济宁市铁塔寺内的僧祠是僧王祠,位于济宁市任城区中心铁塔寺街中段(现在的济宁市博物馆院内),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原名昭忠祠,俗称王爷祠,是为奉祀亲王僧格林沁建造的祠堂。</p><p class="ql-block"> 僧格林沁,蒙古族,1811年出生于科尔沁旗,是晚清名将,曾被清朝称为“国之柱石”。他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作为钦差大臣来济宁镇压捻军起义,后来在现今菏泽被起义军杀死。僧王祠不仅是僧格林沁的纪念地,也是济宁市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简录整理于百度 2024.10.23</p> <p class="ql-block">铁塔寺后殿</p> <p class="ql-block">僧祠火炮台</p> <p class="ql-block">僧祠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白雪饰古刹 铁塔屹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