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圈粉记(中)

王福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为何能持续“圈粉”世界?众所周知,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早已消亡,唯有中华文明长存至今,仍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留给后人的是丰富而瑰丽的故事和情感源泉,留给外人的是震撼而生动的历史和文明进程,只要想去探索,就必然会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除了底蕴深厚、传承不绝,不断创新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p><p class="ql-block"> 既厚植中华文化,又吸纳多元文化;既体现文化自信,又展示开放包容;既有传统文化“软实力”,又有科技赋能“硬实力”……这一切,可能就是中华文化越来越火的根本原因。这背后,是越来越强盛、越来越自信的中国。</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圈粉记》中老外们讲述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自信与自豪,也有思考与启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海女婿”爱研究金山话:想保护和传承上海方言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飞得(阿根廷)上海方言研究者</p><p class="ql-block"> “我是飞得,新年到哩,新个一年里望大家,人强点,心境顺点,生活少做点……”光听声音,很难想象这一口地道的金山话拜年祝福,是出自一位年轻的外国友人。他就是来自阿根廷的90后小伙吴飞得,不少网友评论“讲得比我奶奶还土、还有味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前,已经拿到上海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的吴飞得正忙着奔波于市区与郊区之间,深入田间地头,对话当地村民,拍摄趣味视频,记录风土人情,努力去做好上海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更想要架起一座中外之间的沟通桥梁,把地地道道的上海文化带回故乡,继续推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海女婿”痴迷方言</p><p class="ql-block"> 吴飞得本名Federico Demarco,中文名“飞得”二字是“Federico”的谐音,而姓“吴”则是因为自己喜欢研究吴语。从中文名就可以看出他对方言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2009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去北京旅游,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华文化的深远与博大,在南美小伙的眼里既新奇又感到震撼。回国后,进入大学学习的吴飞得结识了来自上海的妻子,“为爱发电”的他在兴趣和感情的催化下,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是成为了阿根廷第一个通过汉语水平六级考试的人。</p><p class="ql-block"> 尽管阿根廷和上海远隔重洋,但再遥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热烈的爱情。2018年,吴飞得随妻子来到上海,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妻子习惯用上海话和丈母娘沟通,“有的词句和普通话接近,有的表达完全听不懂。”为了和家人相处更加融洽,也为了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吴飞得当机立断学起了上海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要系统性地学习上海话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难不倒语言达人吴飞得,他找来《当代语言学》《方言》《古汉语研究》等专业书籍,边看边说,边说边学,还申请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硕士,跟随导师一同研究吴语,发掘上海话背后的变迁和演化。</p><p class="ql-block"> 在这过程中,他发现相比上海市区通用的方言,不同地区流传的“土话”也各有特色。“我在上海大学读硕士时,就把研究上海郊区方言当作最大的课题,金山话、嘉定话、松江话、青浦话、奉贤话等等都是我的研究方向。”吴飞得介绍,“提到沪语,大家第一反应是市区里流传的上海话,其实这片土地海纳百川,郊区方言也是上海方言的重要组成。学习上海方言,就是要到不同的地方听不同的人说当地的老话、土话。”</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影响吴飞得的课题研究,我们与他相约在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村委会碰头。今年77岁的陈金毛是土生土长的新泾村农民,活动室里,他正在向吴飞得和他的搭档介绍早前的民俗与方言。吴飞得用专业的话筒收音,并在电脑上认真记录,搭档则在一旁用金山话和老人沟通,你来我往间一点一滴地将金山最原生态的方言留存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言传情,以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像陈金毛这样的方言“活化石”,已经越来越难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吴飞得觉得,在年轻群体中当地方言已越来越式微。这也愈发让他的课题组觉得应该在研究基础上,对方言进行抢救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投入到这项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兴趣爱好,我喜欢上海话,不光是市区的,郊区的也喜欢,学习本身就很有趣。”他坦言更重要的是方言的价值,“另一方面觉得方言是文化的载体,田里的农作物怎么念、婚嫁习俗中的一些固定称谓、古籍上出现的发音……在研究金山话的过程中,能强烈地感受到民俗的变迁,文化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举例,比如“吴”在上海话里读“wu”,在金山这里是念“en”,跟上海话里读“鱼”的发音一样,这是因为当地保留了老的声母。“金山话很有意思,有明显的特点。”吴飞得说,“从声调上来说,相比上海话只有5个声调,金山话中的朱泾话、枫泾话、兴塔话都有8个声调,金山其他地区的方言也有7个声调。”南腔北调,乡音难改,说好普通话可以让人走得更远,交流得更顺畅,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会忘记是从哪里出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书展期间,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一场“上海话系列图书”读书分享会,吴飞得以上海方言研究者的身份参加并发言,他现场鼓励各路读者学习上海话要“先讲起来,讲得出才能讲得好”。为此,他一直在短视频账号传播方言,通过有趣生动的快问快答形式展示松江话和金山话,鼓励大家先从字词开始模仿,然后再深入学习。而他用沪语朗读的上海作家沈嘉禄所写的《城隍庙:美食天堂》,还被“上海发布”转载,得到网友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目前,硕士刚毕业的吴飞得正着手将现有的研究成果编撰成一本关于金山方言的书,“主要记录我和搭档4年来的调查结果,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除此之外,他们还凭借着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吴语学堂”,将吴语区各地方言字音、词汇制作成免费的在线吴语词典供网友查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录、保护和传承上海方言,阿根廷人吴飞得在这条路上和同伴们一路前行。这个上大学生、上海女婿、上海方言研究者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做点事情,“未来有可能的话,我也想把一些上海话的著作翻译成西班牙语,在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同时,让更多在我故乡的外国人感受来自中国的方言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国围棋少女金恩持:人生如棋,许多智慧藏于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恩持(韩国)围棋选手</p><p class="ql-block"> 古有四艺,琴棋书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手谈双方各执黑白,在纵横交错的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之上轮流落子,终局时以目数多者为胜。</p><p class="ql-block"> 作为举世公认最为复杂的智力游戏,围棋棋理博大精深,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围棋运动风靡世界,其中涌现出许多耳熟能详的棋坛圣手。</p><p class="ql-block"> “围棋天才”“韩国最年轻九段”“韩国女子围棋第一人”……从这些外界的标签可以看到金恩持身上的光环。这位17岁的少女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定义“天才”这个外界对她的评价?对于围棋这项古老的竞技运动她又有着怎样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利用围甲联赛的间隙,记者在上海棋院专访韩国职业棋手金恩持,带你走进顶尖高手的内心,听一听中华文化对她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才”少女迷上古老运动</p><p class="ql-block"> 2015年,8岁的金恩持登上韩国一档名为《英才发掘团》的节目,以强悍的围棋实力一夜成名;</p><p class="ql-block">2018年,获三星杯“希望之星”选拔战冠军;</p><p class="ql-block"> 2020年,以12岁零8个月的年龄成功定段、进入职业联赛,成为彼时最年轻现役棋手;</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比1战胜前辈崔精首夺韩国女子棋圣赛,荣升围棋九段;</p><p class="ql-block"> 2024年,仅用4年零7个月登顶韩国女子围棋等级分榜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顾金恩持的履历,用“天才少女”来形容她并不夸张。也许在围棋这项脑力博弈的竞技中,年轻是不可多得的优势。不过,金恩持却认为“天才”这个名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误解的。金恩持从自己围棋之路的起点开始说起:“我喜欢上围棋的契机是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他以前常下围棋,我就跟在他后面学了起来,感受到了下围棋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乐趣、喜爱、坚持,塑造了如今的金恩持。“当有了成为职业棋手的梦想后,我就决定要认真走上这条路。”无关天赋,不问年龄,她觉得围棋是纯粹的胜负,而她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这个梦想。“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围棋职业选手,对于我来说只有比赛和练习,只要空下来就会练棋。”金恩持认为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多练、勤练、不停练”是最大的原因,而这份刻苦也是未来继续提高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当然,对于围棋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运动,金恩持也有自己的感悟,“我认为围棋在中国是极其重要的文化之一。”她能够切身感受到围棋在中国的热度,以及当今中国对围棋运动的重视。“围棋就像是人生的缩影,下围棋可以理解很多人生的智慧。”她认为,这是围棋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围棋可以培养人的耐性,在进行围棋比赛的时候,总是很辛苦,是一段很困难的时间。”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个17岁的少女正是在一局又一局的对弈中培养出了坚韧的性格,“其次,下围棋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于思考,逐渐享受到其中的趣味。”从性格的锤炼到思维的磨炼,这个来自韩国的姑娘爱上了围棋。诞生于中国的古老智力游戏在当代依旧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令五湖四海的人们将其作为人生之道,毕生之梦。</p><p class="ql-block"> 谈到中国棋手,金恩持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上海的女子棋手芮迺伟。作为世界围棋历史上第一位女子九段棋手,芮迺伟让这个年轻的韩国棋手佩服之至。“中国围棋选手芮迺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棋手。她无论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围棋战绩。”金恩持坦言,人生如棋,芮迺伟就是最好的例证,年过60的她依旧征战在黑白世界,驰骋在世界棋坛,可以说完美践行了围棋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上海清一队外援,金恩持和效力于上海星小目队的芮迺伟一同征战在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因此她也有不少机会观摩偶像现场对弈。她说:“现在看她参加的围甲对局,我依旧会感叹她的棋力还是这么强。她保持着如此之长的职业生涯,如此活跃的竞技状态,令人非常敬佩。”</p><p class="ql-block"> 在金恩持看来,能来中国下棋,和各路高手切磋,从前辈身上取经,对于自己的发展意义深远,“我特别感谢上海清一队,从参加乙级联赛时就一直邀请我加入,给我提供平台和机会,我真的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采访深入,金恩持也谈到了对围棋运动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比如,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当下,围棋这项流传两千多年的竞技项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AI时代围棋运动何去何从?她认为,“人工智能的行棋值得我们学习,大家的水平伴随人工智能发展普遍提升了不少,我也收益良多,把人工智能作为进步的工具,是有益于棋手能力发展的。”</p><p class="ql-block"> 金恩持带领我们参观了上海棋院一楼的棋牌文化博物馆,其中介绍了围棋的起源、玩法、历史等知识,也收藏了唐代《高逸图镜》、元代《玄玄棋经》、明代《弈鉴》等藏品。她表示,下一步自己希望能够多多地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围棋比赛,力争取得世界女子职业棋手第一的桂冠,“目前就先专注于围甲联赛,和清一队队友携手努力,通过我的努力和表现,让围棋触达更多的爱好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洋医生”学中医:梦想在伊朗建立一所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易正(伊朗)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的一间简洁的诊室内,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艾草香营造着一种宁静而安心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来自伊朗的易正,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在读硕士。他身着整洁的白大褂,坐在一位病人身边准备施针。他的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科主任王毅在旁给予指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易正稳定心神,左手凝神取穴,右手拿起一根针对准病人腿上的穴位。随着手指轻轻捻动,进针、行针,一套动作快速、流畅而精准,几乎没有引起病人的任何不适。随后,易正起身打开计时器:“我们‘留针’一会儿,疗效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易正学习的是盛氏针灸流派,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事实上,这对于易正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医学背景,中文也不精通。“但我不怕这些困难,因为我非常喜欢中医。” 如今,已经在中国学习了八年中医的他说,“在中国,我们很幸运地看到中西医结合得非常有效。在我们(中西医结合)医院里,有中医也有西医,它们合作得非常融洽,这对病人是有益处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了约摸20分钟,针灸治疗完成,易正为病人起针,动作也是如行云流水般。他享受这个过程,也享受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当我来到上海时,我感觉不仅在大学里,而是无论你走到城市的哪个地方,你都可以找到文化的痕迹。”他说,“来中国让我有机会,沉浸在整个文化中,认识许多不同的人,向不同的老师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这间小小的诊室里,易正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对古老医学智慧的一次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 2012年,易正的阿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并且已经是晚期。“所有她去看病的城市,医生都表示无能为力,并表示只剩下五六个月的生命。”他说,“西方医学的主要医疗体系已经建立得很好了,但当时,所有的医生都说‘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她基本上只能靠自己了。”这令陪着阿姨走遍伊朗不同医院看病的易正感到绝望和无力:“因为我们国家只有一个医疗制度,而这个医疗制度却束手无策,病人只能回家等死。这真的令人很难过,也很失望。我们不苛求会发生什么奇迹,但是什么都做不了,这真的不应该。”</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易正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有必要建立另一个系统来支持医疗行业。“这样一来,在已经建立完善的西方医学的基础上,至少可以为患重疾的病人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易正打定了主意要学习中医,希望未来有机会改变现状。“决定开始这段旅程并不容易,但我有着非常强烈的动机。一方面是我内心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我的阿姨在确诊的两年后去世了,她已经比医生预计的生存时间活得更久了。我想,如果她在中国,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并不是说能治愈她的癌症,但至少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能生活得更好。这就是中医这样强大的医疗体系的价值所在。”易正认为,西医固然有它的好,但也有局限性,“据我所知,除了西医之外,最好最强的医疗体系就是中医。这是一种全面的整体医学,通过多个方面来帮助患者,而且确实很有必要。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让每个国家都能拥有中医医疗体系,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2016年,已经33岁的易正中断了自己在汽车领域的职业生涯,申请入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并被录取,从本科开始学习。如今,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在读硕士,跟随盛氏针灸流派传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科主任王毅学习,以期未来能够帮助那些无法从其他医疗系统获得治疗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医强调“治未病”</p><p class="ql-block"> “我叫易正,《周易》的‘易’,‘中正’的‘正’,我来自伊朗。”通常,易正会这样介绍自己。“我小时候看了很多中国电影,尤其是关于武侠的,对于其中的太极拳非常感兴趣。”长大后,易正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理论和中国哲学的英文书籍,并开始了解“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等,“这些基本的理论是功夫、中医等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这些,我逐渐熟悉了中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学习针灸以外,易正还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军老师的弟子。在学校读本科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在校园里练习太极拳。现在读硕士,大部分时间都跟着导师在医院做研究,闲暇之余,他也会带领病人们一起练习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学习太极拳的好处在于,患者可以对自己的健康有一定的掌控。它不仅能辅助病人治疗所患的疾病,在平时也能帮助强身健体、修养身心,并预防疾病,这是中医非常强调的一部分。”易正很认同“治未病”这个中医里的基本概念,“它所指的是最高水平的医生通常会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p><p class="ql-block"> “你生病了,你去接受治疗,一切都取决于医生。但如果能掌控自己的健康,并且可以预防疾病,那不是更好吗。这就是太极带来的影响。”他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他看来,当下社会,太极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体系:“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很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太极会教你慢下来,体会你的身体,感受你的呼吸,专注于你的思想。”易正觉得,现在练习太极,可能比过去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p class="ql-block"> 在伊朗建立一所独立大学及附属医院,专注于中医或是中西医相结合,这是易正梦想的一部分。“在中国,是把西医和中医结合起来;而在伊朗,我们有波斯医学,也许它将会是一个更大的结合。”易正希望自己能为中医在伊朗的发展作出贡献,“我可以通过教学,通过治疗,通过成为一名医生……通过所有的这些方法,无论是否有用,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伊朗,少有来中国的大学系统学习过中医专业课程的人,大部分人实际上只是来中国或者在伊朗进行一些短期培训。”易正认为,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中医医生越多,知识和技能越深入,中医在海外的发展就会越快。“当我们治疗病人时,如果中医的疗效很好,那么病人对于中医的信任就会大大增加。</p><p class="ql-block"> “正如《道德经》里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每一个小步骤都非常重要。”易正说,“发展推广中医,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而是需要由一群敬业、感兴趣的、热爱中医的医生共同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国人周浩南:我在中国实现艺术梦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浩南(德国)装置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在德国不莱梅附近的沃尔普斯维德艺术村,田野里伫立着一些特别的巨形“剪影”,有低头沉思的男人、拿着气球的孩子,也有活泼的驯鹿、展翅的飞鸟……这一件件镜面材质的艺术品映照着山丘、森林、草场、溪流,随着自然光的改变和观看角度的不同而变化无穷;更神奇的是,当观者靠近时,镜面叠加了自己的影像,又变成了一件全新的作品。很多人来此拍照打卡,还将它们上传到海外社交媒体上。</p><p class="ql-block"> 这些艺术品,是一位名叫周浩南的德国艺术家在中国创作的。今年46岁的周浩南已经在上海生活了17年,他的艺术生涯也从这里开始。他如同一位“光的魔术师”,用灯光雕塑、镜面装置、全息投影等手段,将上海给予的艺术灵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上海、昆明、西安、苏州、淄博等中国城市和乡村,他的作品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周浩南说:“艺术可以超越国别,从中看到人类共通的东西。上海这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城市,让我实现了艺术梦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顶鸭舌帽,T恤衫外披一件衬衫,周浩南就像一个上海爷叔一样,每天乘地铁公交、骑共享单车、和邻居“嘎三胡”,给朋友发微信,身上穿着的衬衫是在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找裁缝定做的,180元……他的汉语发音虽不标准,但语速很快,沟通毫无障碍。不过,在28岁之前,周浩南还是Roland Darjes,一句汉语都不会说。</p><p class="ql-block"> 他的家就在德国沃尔普斯维德。父母都是搞戏剧的,在不莱梅莎士比亚剧院工作,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演员。Roland没有继承父母的演艺事业,他喜欢画画。他最早是从香港功夫片中知道中国的,上世纪90年代,咏春拳风靡欧洲,他也学了三年咏春拳。2006年,在汉堡大学学习传播艺术和互动媒体的他,获得了一个来中国交流的机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来到广东珠海,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学习半年,周浩南这个名字就是他的中文老师起的。</p><p class="ql-block"> 半年的交流结束后,他回到汉堡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又来到了中国。他在中国各地旅行,去了北京、香港、杭州、桂林……此前他也去过美国、阿根廷游学,但都没有想过留在那里。2007年,周浩南来到了上海,决定不走了。他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小旅社住了三个月,终于在一家奥地利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担任平面设计。</p><p class="ql-block"> 周浩南一边工作,一边向中国同事学汉语。他原本就对艺术领域新媒体充满兴趣,而在上海这座不夜城里,铺天盖地的璀璨灯光令他着迷,这是他在德国从未见过的,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他创作了第一组灯光雕塑。当时,他拿着画好的设计稿,来到中山北路上的一些制作广告产品的小店挨家询问,还引发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一个汉语结结巴巴的老外,竟然想用霓虹灯管做什么艺术品。终于,周浩南找到了理解他意图的师傅。这位师傅手艺精湛,也很友好,他们共同完成了好几个灯光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浩南感到,上海是试验不同材料、创造新型艺术品的好地方,无论是LED、镜面不锈钢等材料,还是3D打印、切割轮廓、全息投影等技术,“这些尝试在德国都很难实现,因为材料和人工都太昂贵了,但是在上海都可以”。</p><p class="ql-block"> 2010年,周浩南参加了在M50艺术园区和其他画廊举办的艺术展,开始受到关注。他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决定当一名职业艺术家,也开始了“沪漂”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让30岁出头的周浩南没想到的是,生存压力随之而来。没有了固定工作,付房租、租工作室、应付开门七件事,全靠市场的认可。那段日子,他和M50里的许多“沪漂”艺术家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谁卖出了一件作品,就请大家吃上一顿。尽管条件艰苦,他依然如痴如醉投身于艺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空闲的时候,他喜欢观察城市,和人交流,穿行在大街小巷、社区公园、花鸟市场,遇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场景,拍下了许多照片,这些不知不觉成为他灵感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周浩南在沪上艺术圈崭露头角。他于2011年参加了上海-汉堡友好城市艺术展,接着参加了韩国光州、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的展览,他也把作品带回了自己的家乡。他受邀为中国各地创作了许多镜面雕塑,如在昆明展出的《品茶》、在苏州美术馆展出的《戴帽子的人》、安放在上海金山水库村的《落》,都与当地环境相映成趣,也包含中国元素。他的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霓虹灯和半面镜的混合介质装置《从镜子出来的人》,表现了一个正“破镜而出”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他参加了位于松江的云堡未来市园区举办的国际公众艺术展,他的作品《像水一样》是一件镜面不锈钢和水的混合介质雕塑,女性形象与“水墙”组合,摆放在河边,富于动感。周浩南堪称“光的魔术师”,从晨曦初露到阳光普照,再到夕阳西下,作品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彰显着独特的美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10年前,周浩南和一位上海姑娘相识相爱,两年前成了上海女婿。如今,太太也成为他事业的得力助手。现在,周浩南还在一所国际学校当艺术老师。他说:“在上海,你一天可以生活在好几个‘世界’里:早上在门口点心店吃小笼包,上午用英语给学生上课,下午去美术馆看展览、学拉丁舞,晚上到酒吧、咖啡馆和朋友聊天……”说起咖啡馆,周浩南常去的是武定路常德路口的小咖啡馆,老板是他住在人民广场小旅社的时候就认识的,两人的友谊已经保持了1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说,周浩南的作品和其他外国艺术家的不太一样。策展人苏冰和周浩南相识近十年,见证了他的成长。他说,大部分外国艺术家使用的材质比较传统,而周浩南的创作是非传统的,属于当代艺术,如他采用的镜面不锈钢材料,就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重要的是,在周浩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有海派文化的浸润,如他的《戴帽子的人》,帽子是一顶江南的斗笠。17年来,他如同一颗来自欧洲的艺术种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今年,周浩南成为云堡未来市“Art+100国际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一员,园区为他提供了良好创作空间,明年还将为他举办个展。“上海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的艺术城市和艺术中心,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办展览。我期待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周浩南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小迷上中国历史和哲学,希腊作家把古老文明之光写入书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希腊)作家 诗人。</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恰恰是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老子、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希先贤,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是“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故人”。如果这两位相隔千山万水的“故人”,在古代以某种方式“相遇”,会如何对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小热爱中国历史和哲学的希腊作家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以一部历史小说给出了他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中希两国古代文明强大而相似。作为一名作家,我的目标是把希腊和中国连接起来,搭建一座沟通两国精神、文明和文化的桥梁。”塔索斯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索斯出生在希腊雅典,是希腊当代颇有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少年时,他就对中国这个遥远国度产生了极大好奇,12岁左右时便读遍了家里有关中国的书籍。上高中后,他又跑去大的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搜寻有关中国古代朝代的各种信息,了解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等先贤,读到了《道德经》《庄子》《论语》等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让我惊叹,非常深刻,也很有趣!”塔索斯说,他视这些不同的哲学流派为一颗颗别致而珍贵的宝石,它们串起了一条中华文明的璀璨项链。在他看来,这些珍贵的文明瑰宝至今仍能为人们带来智慧的启迪和思考,“比如我很喜欢《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意思是‘人应该像水一样,水是强大的,它可以自我调节,可以在不失去自我的情况下呈现出成千上万种形状。我认为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好的一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怀对中国历史和哲学的崇敬之情,有朝一日去中国看看成为塔索斯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2年实现了。那之后的一年间,他花几个月时间游览了上海、北京、嘉兴、苏州、广州、深圳、拉萨等地。当书中的遥远国度展现在自己眼前,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当时就有一种家的感觉,后来这里真的成了我的家!”不久后,他遇到了一位中国女士,成了上海女婿。</p><p class="ql-block"> 塔索斯一直保留着初到中国时的视频录像。那是他用当时鲜见的小型摄影机拍摄下的画面:有上海的摩登街景,陆家嘴的高楼正在蓄力崛起;有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一砖一瓦宏伟而壮丽;有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尽显江南秀丽;还有拉萨的风土人情,身穿民族服饰的人们露出淳朴笑脸……他将这些片段剪辑成近1小时的录像,命名为“2002-2003中国之旅”。“那时我播放给希腊的朋友看,也在一些活动上向更多的人播放。他们都很惊讶,原来中国是这样的!”很多人正是通过他的录像看到了中国,一个现代又多元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非常喜欢中国的图书馆。不论城市大小,你都能找到美丽而现代的图书馆。”塔索斯自己也是图书馆的常客,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那里阅读或是学习,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在图书馆埋头探寻心中的中国。“我爱中国,中国在我心里!”塔索斯由衷发出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12日,塔索斯最新历史小说《两个世界的光芒》在希腊正式出版。“两个世界的光芒”指的正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中国和希腊相距遥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无数艰难险阻使中希之间鲜有往来。但神奇的是,两个文明几乎在同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高峰。由此,塔索斯做了一个巧妙的设定:时间回到公元前323年,主人公——一位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去了秦国,遇到了庄子的一名弟子,不久后又遇到了几位讲授儒家学说的老师。通过主人公的见闻,书中展示了中希两国的文化、智慧和生活日常。</p><p class="ql-block"> “我在书中写到了中希两大文明的许多相似之处,既有哲学、精神启示等方面的,也有食物和酒等生活细节。”因为涉及两国历史的记载,塔索斯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以确保古老的地名等细节尽量准确。比如新疆喀什古称疏勒,他在书中便使用了古时地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书在希腊一经出版便得到积极反馈。“有读者写信告诉我,他们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觉得很有意思!”这让塔索斯对中文版的问世更有信心了。他透露,目前中文版正在翻译中,希望明年能与中国读者见面。</p><p class="ql-block"> “希腊和中国都是幸运的,拥有知识、文化和智慧的宝藏。就像我们两国的语言一样,世界上6500种语言,只有中文和希腊语不曾间断,传承了至少3500年。”在塔索斯看来,语言与哲学思想是相互促进的。从文化层面,希腊与中国同是巨人,始终惺惺相惜。</p><p class="ql-block"> 古老文明相知相亲,近年来中希两国文明文化交流互鉴不断。作为一名作家,塔索斯也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中希建交50周年之际,他的小说《太阳的女儿》入选文化交流书目,中文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加入中希友协已经22年,同时也是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访问作家。他还经常到中国的大学里讲授希腊和中国的哲学、神话,以及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仅9月份,我就在希腊见证了好几场大型的希中文化交流活动。我很荣幸在一带一路‘良渚·世界文明对话’活动上,讲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与希腊米诺斯文明和基克拉泽斯文明的相似之处。”塔索斯说,通过这些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也会更尊重对方,有助于全人类和平共享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