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写小楷时,对笔画有这些微小笔锋变化要求:</p><p class="ql-block">起笔</p><p class="ql-block">起笔形态丰富。如藏锋起笔,像写横画时,笔锋先逆向入纸,将笔尖藏于笔画之中,使笔画开端圆润、含蓄,有一种蓄力的感觉。比如在颜真卿的大楷中,这种藏锋起笔很常见,让笔画显得浑厚有力。</p><p class="ql-block">- 还有露锋起笔,笔尖直接切入纸面,产生尖细的笔画开端,给人以爽利之感,在行书中也常用这种起笔方式融入楷书,增加灵动性。</p> <p class="ql-block">行笔</p><p class="ql-block"> 要有力度变化。在书写过程中,通过中锋用笔保证笔画的饱满度。中锋就是笔锋在笔画的中心运行,使笔画边缘圆润、富有立体感。</p><p class="ql-block">同时,笔画会有轻重变化。比如写捺画,一般是由轻到重,逐渐铺毫,最后捺出,捺脚厚重有力,有一波三折之感,这种变化让笔画更具节奏感。</p> <p class="ql-block">收笔</p><p class="ql-block"> 回锋收笔较多。横画的收笔一般是向右下轻顿后,向左回锋收笔,让笔画末端不显得尖锐、单薄,而是有一种含蓄之美,与起笔相互呼应,使整个笔画形态完整、气息内蕴。</p><p class="ql-block">有些笔画也会采用出锋收笔,如悬针竖,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形成尖细的末端,像针一样悬垂,给人以挺拔之感。</p> <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小楷的笔尖需要相对收紧。因为小楷字体小,笔画精细,收紧笔尖有助于精准地控制笔画的粗细和走向。比如在写晋唐小楷时,像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作品,通过收紧笔尖能写出那种精致、典雅的线条,起笔、行笔、收笔都能利落干净,让小楷的结构紧凑而不失灵动。</p> <p class="ql-block">蝇头小楷的特点主要是字体小而精致。一般来说,这种字体大小如同苍蝇头般细小,笔画纤细却很清晰。在结构上十分紧凑,笔画之间的间距小,但疏密得当,能够在很小的空间内合理安排字的各个部分。而且蝇头小楷书写时用笔精到,每一笔都需要有很好的控制,以保证字的形态优美、端正,字体风格往往工整秀丽,给人一种精致、细腻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蝇头小楷在魏晋时期开始流行。</p><p class="ql-block">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蓬勃发展。当时社会注重文化,纸张也广泛使用,小楷作为一种实用的字体,用于抄写经籍、信件等。像钟繇的小楷就十分有名,其作品风格古雅,对后世蝇头小楷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此后,蝇头小楷一直延续使用,在明清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用于书写科举文章、文牍等,在文人间也更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再次,在某些情境下笔尖也可以适当开放。当追求小楷的古朴、浑厚风格或者书写速度稍快时,可以让笔尖适当放开一点。例如在写魏碑风格的小楷时,适当地放开笔尖能表现出笔画的拙朴和金石气息。不过这种“放开”也是相对的,不能像写大楷那样大幅度地铺毫,还是要在保证小楷整体小巧精致的风格范围内进行适度的调整。</p> <p class="ql-block">蝇头小楷的笔画纤细清晰。由于字体很小,笔画要精致准确,起笔、行笔、收笔动作细腻,比如起笔可能会有尖锋入纸的情况,行笔过程稳健,收笔干净利落。</p> <p class="ql-block">笔画的形态较为规整。横画要求平稳,微微向右上倾斜,竖画挺直,撇捺伸展有度,在小的空间内保持平衡与对称,整体形态很工整。</p> <p class="ql-block">并且笔画之间呼应紧密。虽然字小,但笔画间的呼应关系明确,笔断意连,前一笔的收笔和下一笔的起笔有着内在的联系,使整个字看起来连贯流畅,富有节奏感。</p> <p class="ql-block">蝇头小楷的笔画纤细清晰。由于字体很小,笔画要精致准确,起笔、行笔、收笔动作细腻,比如起笔可能会有尖锋入纸的情况,行笔过程稳健,收笔干净利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