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打磨、“史”尽全力—走进集团校第二届初中历史“创新课堂”大赛活动剪影

wt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卷首语:</span></p> <p class="ql-block">十月</p><p class="ql-block">有梦想</p><p class="ql-block">有远方</p><p class="ql-block">一群人为了梦想</p><p class="ql-block">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一起付出</p><p class="ql-block">一起坚持</p><p class="ql-block">继续做我们热爱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打造“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为集团校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我们迎来了儋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第二届“创新课堂”教学大赛。</p> 环节一:召集 <p class="ql-block">  接到学校下发的文件,余燕组长利用微信通知和召开科组大会进行解读文件和做好预赛动员工作。</p> 环节二:预赛 <p class="ql-block">  初中历史全组7位老师都参与了此次活动的预赛,最后选取陈元健老师代表儋州一中历史组参与决赛。</p> 环节三:打磨 <p class="ql-block">  在备课初期,陈元健老师广泛搜集了关于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成果及现代解读,力求从历史事实、文化背景、社会变迁等多维度构建课程框架。同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次课堂展示:</span></p><p class="ql-block">陈元健老师整体设计:</p><p class="ql-block">“从秦简看秦统一中国”。</p><p class="ql-block">课堂从几个环节来扩展:</p><p class="ql-block">第一:简探秦国—天下归一</p><p class="ql-block">第二:简译秦朝—制度统一</p><p class="ql-block">(文化统一、经济统一、交通统一)</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科组集合讨论整节课的效果:从教学设计的思路、过渡语、课件的重难点张数、时间、学生活动、小结等方面,全方位毫不留情的进行了深剖。</p><p class="ql-block">欧远见:本课创设情境,学习秦统一中国的史事,引导学生了解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巩固统一,进而认识到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王 彤:感悟统一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如何拔高课堂的延伸,进一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p><p class="ql-block">余燕:从里耶秦简中寻找到一位小人物戍兵阳。从小人物视角看秦统一中国。播放微视频《里耶秦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培育史料实证素养。搭建问题链学习支架、进一步培育时空观念素养。锻炼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环境及条件下考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次听课通知</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第一次的全组打磨后,陈老师冷静思考老师们的建议与提议,精心再次设计课件,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不同的教学思路与设计。为了确保高效的教学,陈老师反复打磨,调整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次打磨</span></p> <p class="ql-block">  针对这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打磨,还是从找问题入手,从导入到结尾,每一张幻灯片的设计背后老师需要向学生传达什么知识点?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科的核心素养该如何落实到位?每一个环节的预留时间?哪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节课的升华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高度?……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修改、建议的背后是历史组团队的合作。</p> 环节四:展示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天的努力,周四上午第一节课拉开了正式的比赛,开始了正式的挑战,在本次比赛中,陈老师根据课堂反馈和学生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特别是在互动环节,通过增加情境模拟、历史辩论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同时,课堂上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陈元健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生动的课堂表现、丰富的互动环节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赢得了评委和听课教师们的高度评价。最终,本课荣获本次赛教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前来听课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感悟:在中学历史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每一堂课精心的准备都是教师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秦统一中国》赛教课的成功,是初中历史备课组教师团队共同努力、不断打磨的结果,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现。这次磨课经历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学生打开了通往历史殿堂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与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历史教育的道路上深耕细作,为培养更多具有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学生而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上课教师不唯书、无定法、有创新。同一节课内容,没有一个照书顺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经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细心加工、巧妙设计,创新出求新求异的教学案。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虽是同一课内容,老师们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不一样,他们敢于挑战常规课堂,敢于标新立异、创设富有活力的学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得以彰显。</p>

学生

课堂

统一

打磨

教学

教师

环节

老师

历史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