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拉基大圆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愚公

<p class="ql-block">美篇名:愚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48082</p> &nbsp; &nbsp; &nbsp; &nbsp;达尼丁是南岛的第二大的城市,在这里我们逗留了两天,时间相对充足。闲暇之余,漫步城区中心的商业街,好多城市建筑都是典型的苏格兰风格,这些苏格兰建筑的遗存据说是与当年的淘金客有关,弯曲起伏的街道加上苏格兰风格的建筑,一切都恰到好处。来到这里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里的海滨,不论是距离城区不远的旧码头遗迹,还是摩拉基大圆石,都是新西兰南岛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nbsp; &nbsp; &nbsp; &nbsp;距离达尼丁几十公里的海滩上,有一处神奇的景观,那就是摩拉基大圆石。清晨,我被一阵闹铃声惊醒,推窗眺望,小镇依然沉浸在睡梦中,静谧而安详,深邃的天空繁星点点,晴朗的夜空,意味着精彩的日出。我赶紧收拾好行李下楼集合,我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驱车赶往摩拉基大圆石。看到摩拉基大圆石的时候,天空还一片昏暗,迎着月色我架好相机,听着浪涛声,静静的等待着日出时精彩的瞬间。 &nbsp; &nbsp; &nbsp; 随着潮水渐渐落去,东方的海平面由白变红,一个个大圆石在朝霞中露出清晰的面孔,这些圆石或分散或集中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石紧紧镶嵌在宁静的海滩上,遥望着大洋彼岸,默默的守候着这片海滩,形成了世界上一道独一无二的亮丽景观。最为炫目的是在朝阳跃出海面的那一刻,一条条斜射光从圆石间穿出,绚烂的金光把摩拉基大圆石照射成金黄色,显得更加璀璨夺目。如此神奇的景观,在耀眼夺目的朝阳下,更是增加了几分神秘之感。 &nbsp; &nbsp; &nbsp; &nbsp;那么这堆大圆石是如何形成的呢?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 最具科学性的说法是, 6500万年前,富含结晶钙和碳酸盐微粒的海底沉积泥经过400万年的生长变化慢慢形成了圆形的巨石,大约1500万年前,包裹这些巨石的软泥石升出海面,海水侵蚀掉软泥石的外表后,圆圆的大巨石便露了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摩拉基圆石。这些圆石最大的直径有2米多,重达几吨,最小的直径也有几十厘米,最奇怪的是这些大圆石并不全是实心的,还有一部分是空心。关于大圆石的由来,还有一些民间的传说,虽然五花八门的故事很动听,我却宁愿相信科学的解说。 &nbsp; &nbsp; &nbsp; &nbsp;在距离达尼丁城区不远的海滨还有一处旧码头的遗址。第一次来时正在下着雨,站在海边的观景长廊,一望无际的大海烟波浩渺,乌云似乎压在了海面上,大风卷着巨浪前仆后继的翻滚着,巨大的浪花打着滚涌向岸边。在如此汹涌的浪涛中,还有一些冲浪爱好者裹在浪花中,随着海浪舞动着,海面上不时有一只只海燕掠过,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了上学时读过的高尔基的《海燕》。这是一个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海滨,或许只有在风雨中欣赏它才更有意味,才真正能感受到大海的力量。站在海边的我,此时被雨水和强劲的海风吹的瑟瑟发抖,不得不快速的跑回到了车上。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天清晨我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天刚刚亮,东方的天际线出现鱼肚白,天空飘散着薄云,海面一片灰暗,虽然没有昨天来时风大,但是依旧海浪滔滔,不断上涨的海水涌向沙滩发出哗哗的声响,沙滩细腻平整又不松软,走过去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来到码头遗址的时候,天空的云霞已经染成了红色,在我前方几十米的海水里,若干根木桩浸泡在海里,由于长年腐蚀的原因变得长短不一,这些粗大的木桩就是旧码头遗址,过去曾是淘金者的船运码头,如今没有了旧时的喧嚣,只有几根木桩静静的立在海滩,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片刻凝视后,我马上架起三脚架,拍摄这里久经沧桑的画面。此时太阳从海平面渐渐升起,海面也染成了红色,金色的沙滩被朝阳渲染的金碧辉煌,上涨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涌动的海浪拍打着木桩激起一阵阵浪花,没过多久,太阳已经变得刺眼,我收起相机回放着一幅幅拍摄的画面,让我心动的并不是唯美的图片,令人震撼的是记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nbsp; &nbsp; &nbsp; &nbsp;离开新西兰南岛这片神秘的海滨,我们继续行进在前往库克山的路上,透过车窗极目远眺,秋风摇动着金黄的树枝,暗绿色的牧场随处可见一群群牛羊,零星的小村古朴而宁静,艳阳高照的碧空,令人神清气爽,似乎晴朗的天空,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情,此时此刻心境和自然才是完美的融合,这才是旅行。<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