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1日,是我们红色研学旅行的第四天。早饭后,我们从上海出发,经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纪念馆的红砖瓦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我们在纪念馆门前集体合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自豪,鲜艳的党旗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红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走向南湖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雄伟的大门上方“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两侧高大的柱子仿佛撑起了那段厚重的历史。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缓缓步入馆内,准备开启一场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前言对纪念馆的布展作了概述。每一组展柜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展柜中陈列着各种珍贵的文物,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些先辈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与梁启超两位历史名人的黑白照片前,我肃然起敬。他们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们的改革最终未能成功,但他们的精神和理念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谭嗣同简介及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消息展板前,我感到一阵悲愤。这些志士仁人为国家的未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一幅展示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损失船只的照片墙前,我不禁心生感慨。那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让人难以忘怀。北洋水师的英勇将士们,虽然最终未能改变战局,但他们的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展示主要赔款简表的展柜前,我感到一阵沉重。历年累计约19.53亿两白银的各种赔偿款项,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无数人民的血泪。这些赔款不仅掏空了国家的财政,更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苦难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的一行行文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辛的历程:“奋起抗争 艰辛探索 反侵略反压迫 不屈不挠 志士仁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忧外患 山河破碎 ”。这些鸦片战争以后的这些词语的,如同历史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中国近代历史的文字展板前,我驻足良久。“内忧外患下的抗争与探索”几个大字赫然在目,下方详细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那一段段悲壮的历史,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王会悟和部分先行到嘉兴的代表,就住在这座鸳湖旅馆。不久,余下的代表们张国焘、李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周佛海、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包惠僧,一共11人,一起乘火车来到嘉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南湖一大会址黑白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曲折艰难经历,记录了南湖一大会议的议程。正是在这风景秀丽的南湖红船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这艘停靠在模拟河流景观上的船只,不仅展示了古代造船技术的精湛,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这里扬帆起航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在这条红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p> <p class="ql-block">穿过纪念馆的大厅,我们来到了一艘古色古香的大船前。这艘船不仅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这里扬帆起航。我站在船头,仿佛能听到当年的誓言与呐喊,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这块展板描述的是李达同志介绍中共一大会议召开的过程及会议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祥细过程。我深受感动。这群中国革命的先驱者,早期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私奉献、</span>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这块展板展示的是党的一大召开之时,全国党组织及58名共产党员的名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群伟大的人物,在内忧外患,山河破旧的黑暗艰难环境下,信仰马克主义,秘密组织串通,共同举起振救国家的大旗,组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推翻三座大山,复兴中华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代表13人,代表全国58。这13人代表在历经艰难困苦,冒着生命安全,从上海到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共同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完成实现初心使命革命征途中,走上不同道路,其命运和结果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坚定信念,奋斗终身。毛泽东、董必武。</p><p class="ql-block">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坚定信念,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都站在天安门城楼何世界招手,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的照片墙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年轻而坚定的身影。他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和富强。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奋斗终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追求真理 献身革命。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何叔衡。四位一大代表,没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为追求真理,早早地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陈潭秋1943年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时年47岁。</p><p class="ql-block">邓恩铭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1年在济南慷慨就义,时年30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尽美</span>1925年因病在青岛病逝,时年2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叔衡</span>1935年不幸在福建壮烈牺牲,时年59岁。</p> <p class="ql-block">初心未改。<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达、李汉俊。</span></p><p class="ql-block">这面墙上的两名一大代表,在革命进入低潮时,没能看到革命的希望,丧失了理想信心,对马列主义产生怀疑态度,虽然自动脱党然。在看到前途<span style="font-size:18px;">光明</span>,革命取得胜利后,继续参加革命,为党工作。</p><p class="ql-block">李达1923年脱党,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和武汉大学校长等职,1966年去世。</p><p class="ql-block">李汉俊1924年脱党,1925年、1928年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任教,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7年在武汉被桂系军阀杀害,年仅37岁。</p> <p class="ql-block">迷途知返。<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仁静、包惠僧。</span>两名一大代表,在前进的征途上迷失方向。但最终还是觉悟过来。</p><p class="ql-block">刘仁静(1902~1987)湖北应城人,1929年被开除出党。1949年后任人民出版社特邀编辑、国务院参事。1987年因车祸去世。</p><p class="ql-block">包惠僧(1894~1979)湖北黄冈人,1927年脱党,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北京。先后任内务部参事、研究员,国务院事。1979年在北京去世。</p> <p class="ql-block">丧志变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span>三名一大代表,丧失革命意志,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投降判党,以人民为敌。最终没有好下场。</p><p class="ql-block">张国焘1938年叛党投靠国民党,同年被开除党籍,后移居香港、加拿大。1979年病逝。</p><p class="ql-block">陈公博1922年脱党,1923年开除党籍,1925年加入国民党,1938追随入汪伪政府叛国投敌,1946年被判处死刑。</p><p class="ql-block">周佛海1924年脱党,后加入汪伪政府,1946年被南京政府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1948年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病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船精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坚定理想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立党为公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红船精神”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诠释,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份手写的便签纸,是我参观结束时,从内心发出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祖国万岁”口号。这不仅是对党的深情告白,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党的热爱和对伟大祖国</span>未来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从南湖纪念馆出来,迫不及待地想看那艘指引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红船。来到南湖边。乘坐这艘南湖水山课堂船只。驶向湖心岛,仿佛看到一大代表纷份乘船驶向湖心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船头合影留念,背景是湖面和游船。这一刻,我们不仅是参观者,更是体验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共同追忆那段红色的岁月,感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伟大征程。</p> <p class="ql-block">水上课堂游船至湖中,来张这自拍合影。此刻心潮潮起伏,思绪万千,嘉兴南湖,一颗璀璨的江南明珠,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这里,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四周绿树成荫,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南湖不仅风景秀丽,更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在此胜利闭幕,红船精神在此诞生,成为革命历史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到湖心岛湖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岛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自古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站在湖边,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辈们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p><p class="ql-block">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王会悟是嘉兴桐乡乌镇人,曾在嘉兴女子师范念过书,对嘉兴以及南湖的情况非常熟悉,“一大”转到南湖开会的事务工作也是由她安排的。 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当即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p> <p class="ql-block">当时游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无锡造,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8月1日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南湖的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绝迹了,</span>1959年仿制了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艘船边,我久久凝望这艘古老静静地停靠的红船。<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的勇气和决心。</span>她不仅见证了汹涌澎湃历史的变迁,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红船就停放在烟雨楼前面的湖边。风光旖旎的南湖湖心岛上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p><p class="ql-block">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石阶上,身着黑白条纹的衣服,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显得格外优雅。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留下了永恒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登上烟雨楼,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岛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自古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站在湖边,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辈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凝望南湖,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既能领略到“轻烟佛渚,微风欲来”的江南美景,又能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游船上,游客们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树木和建筑物在湖水的衬托下更显静谧与神秘。这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石拱桥前,我看到了一幅中国古典园林美景。桥下湖面波光粼粼,两侧绿树成荫,远处的小亭子坐落在岸边,显得格外雅致。</p> <p class="ql-block">拍摄下这个书写“烟雨楼史话”几个大字的块牌匾,记录下烟雨楼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君子堂等古迹错落有致,每一处都诉说着南湖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一处集自然美、人文美、历史美于一身的旅游胜地,是每一位到访者心灵的洗礼之地。在这里,你可以静享江南的韵味,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传说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烟面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楼下正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烟话语”大屏两侧大柱上的楹联是董必武的笔墨</span>:“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p><p class="ql-block">此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庄重与肃穆。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展望。站在这里,我仿佛站在了历史的起点,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来许亭前,我感受到了一种古典的韵味。这座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风格的大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站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喷泉景观前,我看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大字。这几个字不仅是对党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站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初心和使命。</p><p class="ql-block"><br ></br></p> <p class="ql-block">这处南湖南岸的打卡处。我独自站立留影纪念。湖面上波光粼粼,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装饰性建筑,形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这一刻,我仿佛与历史对话,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足迹和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红色研学旅行,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回去后一定向下一代好好讲述红色故事。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