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因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而得名。东岳庙始建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及其弟子吴全节募资兴建,至治三年(1323年)竣工,并赐名“东岳仁圣宫”。东岳庙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中三路建筑群,其中中轴线上有6座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门口正对着一座牌楼。牌楼北对岳庙,南对日坛,是中国明代时期一座悬挂在神庙前的牌坊,匾额“永延帝祚”四个字,翻译过来就是“我皇的统治将无限延续”,据说这是嘉靖的首辅严嵩的手笔。牌楼上的八个字。据说这座牌楼上的八个字是严嵩所书,其实这种说法属于以讹传讹。严嵩在嘉靖年间已被定罪。而这座牌楼是万历年间太监们集资所建。在万历年间严嵩并没被平反,所以给这些太监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用严嵩的字。这座精美的琉璃牌楼在这站了将近400年,比起周边的建筑,它是如此的幸运。与它同龄的建筑早已不知踪迹,这也许多亏了影背上的四个字"永延帝祚"。历代王朝都想永延帝祚,这大明王朝也不例外。可惜的是这座牌楼立起了30年后大明就亡了。</p> <p class="ql-block">牌楼背面写着"永延帝祚”,正面写着“秩祀岱宗”,岱宗指泰山五岳之首。神路街是东岳大帝走的路,每年圣诞之日,东岳大帝的神像会被抬上八抬大轿来此寻街,目的是体察民情、惩恶扬善。这座牌楼是万历年间太监们集资所建,与周边建筑相比,它幸运地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对于东岳庙其实并不了解,只是路过看到的,然后近前去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1997年6月,庙内设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庙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保持了元代的特色,庙内有许多神像、石碑和楹联,使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瞻岱门三个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殿中正上方悬挂着东岳大帝宝训,东西两侧呢是哼哈二将镇守,穿过瞻岱门东西两侧还有岳府十太保,是东岳圣班的护法神将。</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最大宫观,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庙内供奉众多神仙,拥有丰富的楹联和石碑。主殿岱岳殿供奉东岳大帝,福路有七十二间回廊,每间门上都挂着所敬神司的横匾,殿内还有生动的塑像。庙内还有育德殿和后罩楼等建筑,供奉各个行业的祖师爷。东岳庙是一处集古迹和历史于一身的庙宇,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与外界的新世界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庙里供奉各个行业的祖师爷,马王殿,供奉的就是马王爷,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只眼的马王爷,他是统管车马的保护神。其他还有药王爷啊,鲁班爷 Q 啊等等,如果您想在自己的领域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来这里拜一下。总的来说呢,东岳庙还是值得一看的,这里汇集了元明清三朝诸多的瑰宝,在不经意间看到的都是古迹,听到的都是历史。</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的二十四节气特展通过图文及各种实物展品,全面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容及旧时京城风物。东岳庙的二十四节气特展位于后院,长期举办,通过图文及各种实物展品,呈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容及旧时京城风物,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民间祭祀的老物件以及劳动生产的工具等1。这个特展不仅展示了节气的文化意义,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p><p class="ql-block">例如,在“雨水”节气展区,展览通过文字和图片解释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展示了太阳直射点移动、气温回升等自然现象,以及这些变化对农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3。此外,东岳庙还展示了其他节气的文化内容,如“惊蛰”、“清明”等,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物候特征和生产生活建议4。</p> <p class="ql-block">清代宫中妇女的各种头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