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江旧城改造前的孟家祠双层房顶殿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家祠大殿内梁上的雕刻</b></p> <h1> <b> 中江县城北街有座建在正街后面的古建筑群,占地近两千平方米,布局严谨,气势宏伟,规格高雅,这是清代嘉庆皇帝为了感谢自己的老师孟邵而专门给他修建的旧居。初名叫“孟翰林院”,清代晚期孟翰林去世后,被改为“孟家祠堂”。解放后这座祠堂被政府没收后分给数十家居民居住。</b></h1><h1><b> 顺便说说“翰林”是什么?翰林是古代中国的官职,指的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书法、文学等事务的官员。后来,翰林逐渐演变为指代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使用翰林这个词语,可以形容某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所以称孟邵为“孟翰林”。</b></h1><h1><b> 孟家祠堂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古建筑群,这座祠堂的房屋式样及院落的布局,与其它祠堂或会馆不同,孟家祠堂的修建是皇帝亲自下诏,由国家专门负责建造官方建筑机构,按官员筹级没计的,所以它的房屋房顶式样采用双层屋顶,规格极高。</b></h1><h1><b> 主体建筑有前殿、中厅、后厅及数十间厢房组成。高大的灰砖八字门墙处有一株老槐树,槐树下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b></h1><h1><b>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文武百官为什么到此要下马?在封建社会里,不是任何古建筑可以在门前立这块石碑的,“文武百官在此下马”是封建社会最高礼仪的标志,这一规定体现了后辈对祖先的崇敬。只有“三公九卿”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可以享受这么高的礼仪,自然孟邵就在其中。</b></h1><h1><b> 另外,古时候对皇家大臣的房屋也有严格的规定,是根据大臣的级别等级决定新建什么式样的房屋,甚至连屋面的盖瓦都规定了颜色,大臣不许使用黄色琉璃瓦,绿色琉璃瓦 属于皇亲国戚使用,黑色筒瓦属于大臣使用,这是封建等级制营造制度规定的,一旦乱用,将会遭到“篡权”的惩罚!翰林孟邵一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因孟邵是嘉庆皇帝的老师,而且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才能够享受立有此碑的待遇!这不是谁都能享受这样高的礼仪,</b></h1><h1><b> 从八字门进去,是孟家祠的正厅名叫“御书楼”,属于中国古建筑最漂亮的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式样。两层阁楼,八个飞檐翘脊高高翘入蓝天。屋面九脊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条正脊中间塑有风水宝鼎,正脊两端是雕刻的吻兽。四条垂脊,垂脊末端塑有瑞兽。四条斜脊,斜脊四角飞檐高翘,屋面是灰色筒瓦铺盖,瓦当和滴水刻有花草纹饰,正殿共计五个开间,隔扇门窗雕刻精美。</b></h1><h1><b> 从正殿进去,中轴线上依次是中殿、后殿、后花园,两边是厢房,每个院落里栽有石榴、桂花、腊梅、竹菊。整座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气势宏伟非常壮观,是孟家祠是中江县古民居最漂亮的建筑。</b></h1><h1><b> 据中江史料记载;孟家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嘉庆帝为感恩自己老师孟邵,特旨潼川府布政使司,由中江县布政司都事,用上等木材和请能工巧匠建成的。后来孟邵去世后,正厅五间修缮为宗祠,改名叫孟家祠。孟邵到底有啥功绩值得皇帝赏赐?下面将孟邵的事迹详细介绍;</b></h1> <h1> <b> 孟邵,字少逸,号鹭洲,晚年自号蝶叟公元1734年出生,1815年去世终年81岁。祖籍中江县南山乡孟家沟人,从小勤奋好学,学习非常刻苦,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年,正是嘉庆皇帝出生,26岁的孟邵通过层层科考,最后经过殿试考中了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散馆改任刑部主事,升至员外郎。<br> “庶吉士”是个什么官?庶吉士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为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在此期间,因孟邵在乾隆身边深受喜爱,嘉庆皇帝又是乾隆最喜爱的儿子,因此乾隆指令孟邵为嘉庆的启蒙汉语老师。所以,孟邵从嘉庆皇帝幼小时就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今后当皇帝奠定了扎实的汉语基础,在嘉庆继位后,为感谢恩师的教诲,专门给他修建就这座养老的居院住所。<br>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因孟邵清正廉洁,授孟邵为刑部山西司主事。后升任安徽司员外郎,改山东道监察御史,主要负责检察和审判工作。<br>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他担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道监察御史是协理京营戎政一员官名,主要负责中央到地方政府检察、核实、审计和监督的官员。<br>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贵州乡试副考官。从政为官,敢于革除弊端,是位德高望重的清官!<br>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皇帝派他到贵州任道监察御史。不管他在山东、山西、安徽等地任官,查得各省佐杂印信俱系本官自制,以为非国家慎重名器之意,即疏请敕下部臣一体颁给,以肃官声,疏入报可,成绩显赫,深得皇帝信任。<br>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天津的粮食水运出现问题,皇帝派孟邵以御史职巡视天津漕务,解决码头和船只运输粮食货物的问题<br></b><b> “庶吉士”是个什么官?庶吉士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为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在此期间,因孟邵在乾隆身边深受喜爱,嘉庆皇帝又是乾隆最喜爱的儿子,因此乾隆指令孟邵为嘉庆的启蒙汉语老师。所以,孟邵从嘉庆皇帝幼小时就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今后当皇帝奠定了扎实的汉语基础,在嘉庆继位后,为感谢恩师的教诲,专门给他修建就这座养老的居院住所。<br></b><b>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因孟邵清正廉洁,授孟邵为刑部山西司主事。后升任安徽司员外郎,改山东道监察御史,主要负责检察和审判工作。<br></b><b>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他担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道监察御史是协理京营戎政一员官名,主要负责中央到地方政府检察、核实、审计和监督的官员。<br></b><b>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贵州乡试副考官。从政为官,敢于革除弊端,是位德高望重的清官!<br></b><b>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皇帝派他到贵州任道监察御史。不管他在山东、山西、安徽等地任官,查得各省佐杂印信俱系本官自制,以为非国家慎重名器之意,即疏请敕下部臣一体颁给,以肃官声,疏入报可,成绩显赫,深得皇帝信任。<br></b><b>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天津的粮食水运出现问题,皇帝派孟邵以御史职巡视天津漕务,解决码头船只的问</b>题。</h1> <h1> <b> 乾隆四十二年因台湾局势混乱,外国势力经常来台骚扰,土匪猖獗,老百姓民不聊生。公元1777年6月,乾隆皇帝委派刚刚提拔为“拔贡”的年轻人杨廷理任台湾知府,同时派43岁德高望重的孟邵以兼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之差,前往台湾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前去治理台湾。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非常艰苦。<br> 孟邵与纪晓岚是同朝好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孟邵到台湾的一段经过;“孟鹭洲自记巡视台湾事,曰乾隆丁酉偶与友人扶乩,乩赠余以诗曰:乘槎万里渡沧溟,风雨鱼龙会百灵,海气黏天迷岛屿,涛声簸地走雷霆;鲸波不阻三神鸟,鲛室争看二使星,记取白云飘渺处,有人同望蜀山青。时将有巡视台湾之役,余疑当往,数日命下。六月启行,八月至厦门,渡海驻半载始归。归时风利,一昼夜即登岸。去时飘荡十七日,险阻异常,初出厦门即雷雨交作,云雾晦冥,信颿而往,莫知所适,忽腥风触鼻,舟人曰黑水洋也,其水比海水凹下数十丈,阔数十里,长不知其所,极黝然而深,视如泼墨,舟子摇手戒勿语云,其下即龙宫,为第一险处,度此可无虞矣;至白水洋遇钜,鱼鼓鬣而来,举其首如危峰障日,每一泼刺浪涌如山,声砰訇如霹雳,移数刻始过,尽计其长,当数百里,舟人云来迎天使,理或然欤?既而飓风四起,舟几覆没,忽有小鸟数十环绕樯竿,舟人喜跃,称天后来拯,风果顿止,波平浪静,遂得安稳以泊澎湖”。<br></b><b> 孟邵与纪晓岚是同朝好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孟邵到台湾的一段经过;“孟鹭洲自记巡视台湾事,曰乾隆丁酉偶与友人扶乩,乩赠余以诗曰:乘槎万里渡沧溟,风雨鱼龙会百灵,海气黏天迷岛屿,涛声簸地走雷霆;鲸波不阻三神鸟,鲛室争看二使星,记取白云飘渺处,有人同望蜀山青。时将有巡视台湾之役,余疑当往,数日命下。六月启行,八月至厦门,渡海驻半载始归。归时风利,一昼夜即登岸。去时飘荡十七日,险阻异常,初出厦门即雷雨交作,云雾晦冥,信颿而往,莫知所适,忽腥风触鼻,舟人曰黑水洋也,其水比海水凹下数十丈,阔数十里,长不知其所,极黝然而深,视如泼墨,舟子摇手戒勿语云,其下即龙宫,为第一险处,度此可无虞矣;至白水洋遇钜,鱼鼓鬣而来,举其首如危峰障日,每一泼刺浪涌如山,声砰訇如霹雳,移数刻始过,尽计其长,当数百里,舟人云来迎天使,理或然欤?既而飓风四起,舟几覆没,忽有小鸟数十环绕樯竿,舟人喜跃,称天后来拯,风果顿止,波平浪静,遂得安稳以泊澎湖”。</b></h1>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孟邵到底在台湾有哪些政绩</b><b>?根据史料记载;</b></h1><h1> 一、<b style="font-size:22px;">加</b><span style="font-size:22px;">固原有隘堡6处,并在海盗经常出设的交通要道,增设关卡隘堡16处,配备强壮兵丁守护。</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建立沿山居民村落200多村庄,把分散的居民组织成联合集中居住的集体小院落,便于“群防群治”,内防土匪,外防海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建立“民兵”制度,平时主要务农,少数商民登记市贸来往,以自耕自渔维持生计为主,一遇到海盗登陆,鸣海螺报警,群起自卫,互相求援,此呼彼应,团结一致对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建设民防工程,改建台读北路界址,设立界碑、哨所;同时,在易守难攻的要衢和村庄四周,挖筑深沟,开设专道,以便防御、堵截海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在隘堡、关卡、哨所及门寨等处,建立专职和兼职的兵丁持械巡逻防卫制度,随时盘查行迹可疑的来往行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整顿户籍管理制度,重新编造户口清册,登记常往和暂住人口及其职业、身份、活动等,并从严管理流动人口,建立来人来客的报告登记制度。此外还教导台民垦地农耕、兴修水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孟邵在治理台湾的一切行之有效措施,建立与实施这些强化治安的管理制度后,使台湾府的社会秩序迅速安定,流民大为减少,海盗土匪一时敛迹,百姓安居乐业。台民普遍称颂祖国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盛德。同时也使新知府杨廷理受益匪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孟邵的这些政绩使乾隆皇帝非常满意,他奉命巡察台湾凯旋归来后,乾隆皇帝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传说在宫廷宴席间,内伺献上中江挂面和中江烧酒,请皇帝品尝。御厨立马按照与孟邵一起来的内伺烹饪方式,然后内伺敬上中江烧酒请皇帝和大臣品酒。白酒扑鼻的香气,绵柔中透着醇厚的甘甜,犹如春天的微风穿梭在宫廷内,真是回味无穷,皇帝和大臣门赞不绝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顷刻间,御厨端上清汤挂面让皇帝品尝。只见黄色御碗里莹润洁净如银发细的手工挂面,外加嫩绿豌豆尖,有清白如玉的翡翠之感,加上鸡汤的香味,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顿令神清气爽。使在坐的官员惊叹不已,赞不绝口,真是神仙佳肴!从此,中江挂面和中江烧酒在京城有了名气。史料记载了清代诗人王朗山写下的;“</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b><b style="font-size:22px;">”的诗句,所以中江挂面和中江烧酒在全国早有名气。</b></h1> <h1> <b> 乾隆四十三年(1778),孟邵治理台湾回北京,受到清廷的嘉奖和晋升,连升工科给事中和礼科给事中,兼职巡按北京西城区。身兼多职的孟邵是个多才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br> “工科给事中”是监察机构。给事中专主封驳、纠动等事。主要任务为:检验军器局所造军器、监收解到的弓箭弦条、营建监工、按季稽核工部宝源局铸钱工料及钱数、查验工部修理仓帐目、审核各拍分竹木局帐目等。<br> “礼科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事务与礼仪工作和祭祀等相关的政务,并负责监察相关部门的运作,确保各项礼仪活动的顺利进行。<br>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45岁的孟邵被升任礼科给事中,并历任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鸿胪寺”是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光禄寺卿”是皇宫管后勤的官,分卿和少卿各一人领导。卿属于三品官,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br>“太常寺卿”是官名,朝廷举行大礼时由太常寺卿赞引。清朝时为正三品文职京官。<br> “大理寺”是清代的检察院,“大理寺卿”检察长”,主要职责是复核案件,平反冤狱,参加三法司会堪重辟大案,并参加九卿会议商讨朝廷大政。大理寺卿一般由吏部开列请旨,皇帝任命。看见孟邵见多识广,能力之强,官职之多。<br> 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乾隆皇帝的已经定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成时,乾隆帝指定48岁的孟邵参与复核后刊刻工作。根据史料记载;《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包罗万象。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 ,36000余册,约八亿字,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乾隆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大的贡献。所以孟邵为完成浩大的《四库全书》工作了几年。<br>1795年乾隆的《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立嘉庆为太子,61岁的孟邵完成四库全书后,乾隆认为孟邵已经老了,被任鸿胪寺卿和宗人府丞。<br> 什么是“鸿胪寺卿”?就是管理朝贡、祠庙、、宴劳、给赐、送迎之事的一个官员名称。,<br> 什么是“宗人府丞”?这也是清代的官员名称,主要管理汉文书籍、史料的工作。 <br> 1796年,36岁的嘉庆称帝时,因为要弹劾以和珅一类贪官, 嘉庆称帝又重用了孟邵。孟邵开初以“多年没有回家乡,要求年高回乡养老”拒绝。几个嘉庆皇帝再三挽留,请他扫除一切障碍后再回家养老。任他为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迁光禄寺卿,旋迁大理寺卿。并且安排四川巡抚为孟邵修建养老居住房屋,使孟邵安心工作。<br> 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是什么官?左督御史、左副督御史为督察院主管全国范围的官员核查,右督御史及右副督御史都专作总督、巡抚的加衔,通常只负责一片区域。左都御史,有两项重要职能,其一为天子耳目,即所谓的言官,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二为重案会审,即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三法司就是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br>清代以左督御史掌督察院事,其品级几经变化后定为从一品。左副督御史协理督察院事并辅佐左督御史工作,为正二品。<br><br></b><b> “工科给事中”是监察机构。给事中专主封驳、纠动等事。主要任务为:检验军器局所造军器、监收解到的弓箭弦条、营建监工、按季稽核工部宝源局铸钱工料及钱数、查验工部修理仓帐目、审核各拍分竹木局帐目等。<br></b><b> “礼科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事务与礼仪工作和祭祀等相关的政务,并负责监察相关部门的运作,确保各项礼仪活动的顺利进行。<br></b><b>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45岁的孟邵被升任礼科给事中,并历任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鸿胪寺”是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光禄寺卿”是皇宫管后勤的官,分卿和少卿各一人领导。卿属于三品官,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br></b><b>“太常寺卿”是官名,朝廷举行大礼时由太常寺卿赞引。清朝时为正三品文职京官。<br></b><b> “大理寺”是清代的检察院,“大理寺卿”检察长”,主要职责是复核案件,平反冤狱,参加三法司会堪重辟大案,并参加九卿会议商讨朝廷大政。大理寺卿一般由吏部开列请旨,皇帝任命。看见孟邵见多识广,能力之强,官职之多。<br></b><b> 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乾隆皇帝的已经定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成时,乾隆帝指定48岁的孟邵参与复核后刊刻工作。根据史料记载;《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包罗万象。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 ,36000余册,约八亿字,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乾隆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大的贡献。所以孟邵为完成浩大的《四库全书》工作了几年。<br></b><b>1795年乾隆的《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立嘉庆为太子,61岁的孟邵完成四库全书后,乾隆认为孟邵已经老了,被任鸿胪寺卿和宗人府丞。<br></b><b> 什么是“鸿胪寺卿”?就是管理朝贡、祠庙、、宴劳、给赐、送迎之事的一个官员名称。,<br></b><b> 什么是“宗人府丞”?这也是清代的官员名称,主要管理汉文书籍、史料的工作。<br> </b><b> 1796年,36岁的嘉庆称帝时,因为要弹劾以和珅一类贪官, 嘉庆称帝又重用了孟邵。孟邵开初以“多年没有回家乡,要求年高回乡养老”拒绝。几个嘉庆皇帝再三挽留,请他扫除一切障碍后再回家养老。任他为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迁光禄寺卿,旋迁大理寺卿。并且安排四川巡抚为孟邵修建养老居住房屋,使孟邵安心工作。<br></b><b> 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是什么官?左督御史、左副督御史为督察院主管全国范围的官员核查,右督御史及右副督御史都专作总督、巡抚的加衔,通常只负责一片区域。左都御史,有两项重要职能,其一为天子耳目,即所谓的言官,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二为重案会审,即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三法司就是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br></b><b>清代以左督御史掌督察院事,其品级几经变化后定为从一品。左副督御史协理督察院事并辅佐左督御史工作,为正二品。</b></h1><b><br></b><br> <h1> <b> 嘉庆九年(1804),孟邵回川,先在成都草堂书院,执教10余年,门生高才甚多。自名其室曰“磨杆山房”,自号其名曰“蝶叟”,如蝴蝶采花酿蜜,孜孜不倦,勤奋不息,醇谨志成,平和坦易,正直清廉。晚年从事教书育人,至81岁病终。著有《蝶叟集》一书,不少诗具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现选录《再宿大木村》一首以飧读者:“镇日淹留阻客程,茫茫前路旅愁生,飞鸿踏雪真无定,赢马嘶风觉有情。野店闻鸡惊晓梦,荒村听雨破残更。廿年还往缘何事,未敢投闲学避名。”</b></h1><h1><b> 以上就是孟家祠堂的来龙去脉经过,孟家祠堂实际就是纪念中江县知名人士孟翰林清正廉洁、某官为民的一座纪念堂,是青少年学习做人的楷模。</b></h1><h1><b> 70年代知青时期,因里面住有数十户居民,几个知青就住在孟家祠,我曾经去过几次,所以印象很深。那时的孟家祠已不姓孟了,解放初被政府没收了,分给穷人居住,各家住户占用后,又改建和添建了临时建筑房,院落的石板撬了,成了住户的自留地。使整座古建筑群显得凌乱不堪。</b></h1><h1><b> 大约2000年时,中江旧城改造,住建局拆除了这座古建筑群。住建局是破坏中江古建筑的罪魁祸首!城隆庙及县城十多座会馆及几十座祠堂都毁在住建局手里。为什么住建局会大量毁灭古建筑?因"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咬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腐败口号一出,全国各行各业占山为王,创收发奖金时代非常盛行!拆除这些古建筑,赔偿的房子归住建局管理,职工收入分红笑惨了!火神庙和镇江寺的保护,甚至镇江寺已被住建局40万卖给开发商杨官文!不是笔者每年向政府写《题案》和报上投稿保护,早就被毁了!</b></h1><h1><b> 笔者为孟瀚林喊冤!孟家祠是孟家私人的祖业财产,为什么拆迁时里面没有一家姓孟的?</b></h1><h1><b> 中江很多文物古迹被拆除,留下的只是老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悲伤的沉默。</b></h1><h1><b> 做为中江人,应该了解中江事,笔者只是为了后辈人多了解中江的历史,前车是鉴,多做老百姓满意的事,把中讧建设得更美丽!</b></h1><h1><br></h1><h1><b> 2024年10月25日</b></h1><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笔者简历介绍;王长安,中江县城关下南街人,1969年在回棚红旗大队下乡知青,1976年中江师校读书,1978年先后在富兴、集凤、回龙教书。1990年2月,调本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1996年任分管业务副所长。主要管理馆藏文物的清查和保护,田间考古发掘及追查文物盗墓案件等工作。在保卫古建筑方面,本人负责中江文庙一、二期修复工程。同时肩修玄武观抢修工程,并对玄武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左右厢房的设计。是中江政协第九、十两届政协委员,被特邀为政协史料通讯员。多次向政府写《题案》,请求保护县城南、北二塔,镇江寺。火神庙.....。退休后为了使中江青少年了解中江历史,写过数十篇中江历史的纪实文章。因现在已经70对岁,老痴眼花,才疏学浅。错字难免,只图读者了解而已、</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