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到秀美坑边,有一个地方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菩提庵。菩提庵隶属坑边自然村。自汪家乡政府机关迁建于此,菩提庵便如同与汪家乡捆绑一样,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言语中,甚至在万年县的地名知名度上远远超越了坑边,大有替代坑边之势。有的人竟然知道菩提庵,却不知道坑边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春分一过,百花绽放,千山同翠,万木葱茏。菩提庵村口往日绿叶莹莹,荷花艳艳,眼下却残荷满田,水草青青。蛰伏了一个秋冬的莲荷,积蓄了满满的能量期待春末夏初跃出水面,展现亭亭玉立的美妙身姿。尝相聚溪边翠柳披挂,路旁红叶楠木娇嫩红艳,那一簇簇无比光鲜靓丽的红叶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农家庭院花团锦簇,绽放的茶花在浓密的绿叶中格外鲜艳夺目。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虽是落英缤纷,但那点缀在枝头上的残红余白愈发显得珍贵和谐。清风徐来,整个庭院,整个村子都浸润着春天的芳香,迷醉了过往的行人。路边的香樟树抽出的新叶丹黄鲜嫩,像蜡染似的油光闪亮,风动欲滴,与高挂在灯柱上的红灯笼交相辉映,充满着春天的妩媚与生活的喜庆。</p><p class="ql-block"> 我在菜市场门口下了车。此时一轮从斋堂山喷薄而起的朝阳把金色的光辉洒满了大地。宁静的原野顿时升腾起缕缕薄烟,像一块飘逸的纱巾在湿润的空气中缓缓流动。纱巾下的新泥和绿绿菜蔬小草,吮吸着这曼妙无比的晨曦薄雾,孕育着一种磅礴的力量在春天生发、升华。一块块刷白的墙面,轩昂翘角的马头墙安然祥和,在等待雾霭散尽之时,再度焕发蓬勃的朝气,迎接艳阳高照的一天。菜市场门口停放了四五部两轮电动车,戴着口罩的行人鱼贯进出。两旁的包子铺、油炸铺和南货店还比较清净,偶尔一两个顾客光顾。我沿着菜市场门口的一条街往前走,那十字路口中间,非常熟悉的一尊银白色珍珠银鱼不锈钢雕塑闪入我的眼帘。这座雕塑属于昌万公路的附属配套设施,也是地理位置标志性建筑。银鱼是鄱阳湖的特产,万年是中国淡水珍珠之乡,这两件水中珍宝镶嵌一起珠联璧合,精美绝伦,熠熠生辉。雕塑底座是一个有着两米多高的台子,镌刻着“璀璨明珠”四个大字。落成伊始,这尊雕塑美观大气醒目,有气势。底座为朱红色,雕塑为银白色,无论阳光下,还是月色里,甚至是车灯光柱中,色彩明丽,惊艳了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时过近二十年,周围的建筑拔地而起,原来空旷的原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窄了。巍然独树十字路口的雕塑被城镇文明拥挤得矮小单薄,淹没在林立楼群与巨型广告牌下,掩映在周边景观花木丛中,没有了当年孤傲的雄姿,也不见曾经绝无仅有的艳丽,像一位失宠的贵妇遭遇冷落,也如花容失色的女子被众人遗忘。但她始终坚守在这中心位置,守护陪伴着,见证着菩提庵的涅槃巨变,见证着一个普通山村在时代大潮中的崛起。菩提庵已从一个荒凉的山坳田畈,发展到如今交通便捷发达万年县的重要门户。从一个夜间闻犬吠,出门走田埂蜕变成现代秀美小村镇。菩提庵可谓是天翻地覆,脱胎换骨。过了红绿灯,我穿过繁茂的景观树丛,站在雕塑脚下,抚摸着依旧光滑明亮的红瓷砖。“璀璨明珠”几个大字涂上的金色已经淡褪了许多,斑驳的金色透射出岁月的沧桑。雕塑上银鱼和蚌壳珍珠依然是苍劲刚毅,银光闪烁,栩栩如生。那一群游动的银鱼摆动着娇小的身子,朝着斋堂山东升的太阳翩翩飞舞,在一层如梦如幻的轻烟薄雾中游弋。</p> <p class="ql-block"> 70年前的菩提庵是一个遗世于荒郊野外的小小村落,3间低矮瓦房住着5户人家,蜷缩在道场口山脚下。一条马路在村后穿过。临到太阳落山时,马路上没有行人,田畈上也阒无人迹,阴森森的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菩提庵距离上头村不足300米,为什么若干年前的菩提庵人,离开坑边独居在偏僻荒凉的道场口山下呢?</p><p class="ql-block"> 据万年县地名志上记载,坑边自浮梁迁徙于此,已经有35代(至1984年)了,距今约有近千年的历史。珠山老屋李明确标明的是唐末从婺源李坑过来,距今39代(至1984年)。照此推算,坑边应该在南宋咸淳年间迁居到此(我推算大概在1204年前后)。坑边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先来邱刘陈郑,后来李姓坑边。坑边李姓祖先来此之前,就有邱姓、刘姓、陈姓和郑姓人家在这一带居住。邱姓住在郑家后面,也就是高速路口收费站东侧。陈姓人家住在陈家岭。万年县地名志上记载,郑家祖先从安徽迁徙过来,比李姓晚五代。排畈吴姓也是从浮梁过来的,比李姓晚三代,这与百姓的口传有出入。传说这几姓生活在这一带人丁不旺,家道颓败。李姓始祖滔公先看中斋堂山高耸云间好屏障,大诗源土肥水甜,涧泉潺潺,小溪奔流不息,适合扎寨安家,繁衍生息。于是乎滔公自浮梁过来首居大诗源水库下面右侧的高墩处,此地名叫上畲,也叫李家边。至今还有一口水井,沟坎下有瓦砾片为证。相传,第一批来此落户的李姓始祖,只住了三代,然后移居不足500米的小河边,定居至今。先来的邱刘陈也纷纷迁出,远走他乡择地而居,唯有郑姓人家没有移动。</p><p class="ql-block"> 万年县地名志上有这样一段的描述,清同治年间(1862--1874),此地曾修寺庵一座,供奉观音菩萨,因其得名。本地坑边李家李姓迁此,距今5代(1984年)。看来,菩提庵人从坑边村里迁出有百余年的光景。</p> <p class="ql-block"> 康熙版《万年县志》记载,菩提庵建于1671年,也就是康熙十年,由一位名称冷观大师在上畲建造。上畲就是坑边一带区域。这冷观大师何许人也,为何在这里结庐为庵,县志没有阐述。庵是古时供女性修行的草房,其规模不能与寺庙相比。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了所有游历过的寺庙庵,对寺庙庵建筑的选址描述得特别细致全面。古人选址最为核心理念就是突出和谐。冷观大师选址在坑边上畲处造设菩提庵,也应该综合了气候、生态和景观等多种因素,视上畲为她理想中的风水宝地。今日且看,背后虽没有巍峨的高山,但绵亘无限的青山或许是最佳的靠山,前面有巍巍斋堂山做屏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这就非常符合佛道教选址建庙造庵的和谐清净“背山面水”的原则,既不靠近村寨,又不远离烟火。而庵则以坐西向东为多,上畲的地势正好适合东西向的建筑。按照古代“有庙就有庵”的惯例,菩提庵本应该有庙宇相伴,可县志上没有记载,民间也没有关于有庙的传说。不过与坑边相距1公里的乌龟山有一座庙,名曰“万寿宫”,也叫“许真君庙”,是一座小型道观,可史书记载为清同治8年修建,时间相差甚远。与此相对的斋堂山脚下也有一座庙。读小学时,老师领着我们路过那里见过好几块青石板,以及瓦砾。两座庙与菩提庵是否存在必然关系无从考究,或许这冷观大师建造的“菩提庵”存世时间不长而后自生自灭。菩提庵后来有一两户人家,相传在庵里修行的师太特别有人缘,心底善良,待人真诚,于是召来众人的好感。有一两家在庵的附近搭起了茅屋,与师太做伴,守望相助。师太在庵里修行得道,有村民相求,就会在庵前设置道场做法事,为村民驱除病痛消除灾难,祈求平安。村后面的竹园小丘称之为道场口,看来就是当年师太做法事的道场。可见在菩提庵修行的师太修行得道,德厚道高。尼姑修行圆满,是再入红尘,还是寿终别寰,不得而知。庵没了,但庵名却世代相传。传下来的不仅是一段美丽的传说,更是坑边人勤劳淳朴,乐善好施的品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建成通车的昌万公路,给万年县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将万年县的地理位置前移,拉近了与省城南昌的距离,融入南昌大都市经济发展圈,给沿线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菩提庵就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 为了抓住昌万公路带来的发展商机,对接省里发展战略,2004年汪家乡政府机关搬迁到了菩提庵。至此菩提庵成了汪家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曾一度成了县市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创造了多个万年之最:第一个在乡镇所在地拥有中小学幼儿园完整教育体系的乡镇,第一个两条国道交汇处,且县内等级最高的迎宾大道目的地的乡镇,第一个装备交通信号灯的乡镇,第一个有两家加油站的乡镇。乡政府机构的迁入,菩提庵,坑边,整个汪家乡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0多年来,菩提庵以十字路口为中心,充分依托交通优势,临路开发,不断向四个方位拓展扩张,形成了东西南北四翼强劲发展态势,显示出马路经济的蓬勃生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菩提庵以其独特的优势,完备的生活基础设施,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企业家的投资,不少外出务工的乡亲也选择回乡创业。周边村民在此建房落户的达五百户之多。一个偏僻孤寂的村落一下成了商贸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现代小镇。如今的菩提庵就像一架风车,四个巨大的叶片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飞速旋转;又像一架腾空而起的无人机,在强大的四只引擎推动下,凌空飞翔。站在万福山庄门口向南远眺,笔直略有起伏的沥青国道在两旁鳞次栉比民居的簇拥下,格外和谐,格外温馨;在那两旁粉墙黛瓦、马头飞檐的映衬下,格外清秀,格外祥和。</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菩提庵安静了下来,林荫路上健身走路的人群一拨又一拨,流动的身影打破了夜色的静寂,也为阑珊的灯光平添了几分动感和生机。公路两旁的楼群轮廓灯带也跳动了起来,流光溢彩,璀璨辉煌,辉映着菩提庵深邃的夜空。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不知疲倦的依次闪烁不停,指挥着偶尔过往的车辆。回过头来,茫茫的斋堂山在天幕下安详宁静,逶迤起伏的山峰如一张张剪影,陪护着闪烁的星星,守护着相依相伴了它千年的坑边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