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庐州二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86009</p> <p class="ql-block">包拯,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包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官26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清官形象,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包拯,清心治本,直道处世,他的37字家训字字铿锵,振聋发聩。他的孝肃家风穿越千年,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 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这里气候温和,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 这座快速成长的现代化城市,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场馆。街头巷尾,代代相传着许多与包拯有关的传说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他成长和归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包拯,字希仁。包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p><p class="ql-block"> 合肥古有“东乡出相,西乡出将”的说法。合肥东乡,指的是今天的肥东县。肥东县的小包村,原名解集乡十三包,后改名为包公镇小包村。</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前,包公就出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据包氏宗谱记载,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母亲张氏。包拯兄弟3人,长兄包莹、二兄包颖都早年夭折,他是家中的独子。</p><p class="ql-block">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自幼刻苦攻读,后来考中进士,做过知县。在他看来,勤奋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是儿子必然选择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少年包拯耳濡目染,自幼勤奋好学,熟读《诗》《书》《左传》《易》等儒家经典,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 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风,对他以后的为人为官有着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公元1027年3月,29岁的包拯高中甲科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知建昌县。</p><p class="ql-block"> 建昌在江西,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距离庐州(合肥)十分遥远。因父母年高,包拯要求在庐州(合肥)附近做官,以便能伺候双亲、忠孝两全。</p><p class="ql-block"> 于是,朝廷改授包拯为和州监税,离庐州很近。然而,父母仍然不愿意随同包拯一起赴任。</p><p class="ql-block"> 左右为难之际,29岁的包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辞官回家,侍奉双亲。而且,这一辞就是十年。</p><p class="ql-block"> 包拯辞官侍奉双亲的故事,让世人钦佩不已,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肃然起敬,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p> <p class="ql-block"> 古人说,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孝,德之本也,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尽职尽责。</p><p class="ql-block"> 父母去世后,公元1037年,39岁的包拯奋笔写下了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的核心即“清心”、“直道”。</p><p class="ql-block"> 清心,指心地恬静、居心清正,少生欲念,是中国古代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也是修身为官的根本。直道,意为不偏不倚,公平公正。</p><p class="ql-block"> 包拯这首诗,直抒其为官心要清、为人道要直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清心”是对官员品格的要求,“直道”是官员为官为政的哲学。在包公的身上,很好地把“清心”和“直道”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这是他为官的起点,也是他为官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成了包公一生为人、为官的座右铭。他用26年的为官生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也成就了一个千年包公。</p> <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公元1042年,任知端州三年期满,包公即将乘船离开端州。</p><p class="ql-block"> 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p><p class="ql-block"> 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公发现了砚台的事,严厉申饬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还于端州。这就是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穿越千年,包公清廉爱民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一座城。</p> <p class="ql-block"> 纵观包公一生,始终保持“清心”、“直道”的本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嫉恶如仇。</p><p class="ql-block"> 为官26载,包公尤其痛恨贪官污吏,在弹劾贪官时,他常常引用范仲淹的一句话“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意思是说,弹劾掉一个贪官只是他一家哭,而一方百姓就能免受其害了。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包公写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认为,清廉的官员能成为百姓的表率,而贪赃枉法的官员则为世人所不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包公不但以“清心”“直道”要求自己,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形成了名垂千古的孝肃家风。</p><p class="ql-block"> 公元1062年5月13日,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政要事的包公突然发病,卧床不起。</p><p class="ql-block"> 自知来日不多的包公,提醒家人要谨记自己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p><p class="ql-block"> 在这则包氏子孙世代铭记不忘的家训里,包公要求后代子孙,如果做官者胆敢贪赃枉法,活着不准迈进老家的门槛,死后也不准归葬于祖坟。字数不多,却严厉冷峻。</p><p class="ql-block"> 包公让家人把这段话刻在石碑上,立于堂屋东壁,时刻戒示子孙,永远不要忘记。</p> <p class="ql-block"> 包公的家训可以说是家风的一种凝练,这种家训突出了廉洁方面,直白而且严厉,他自己这样做,而且要求后代也必须这样做。包公的家训后来被写进了正史,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包公的儿子包绶“清苦守节,廉白是务”,孙子包永年“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这些都说明,包氏子孙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p><p class="ql-block"> 据 包绶的墓志铭记载,包绶去世时,人们打开他随身携带的箱囊,发现除了诰命、书籍、著述和文具外,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说,他严格遵守了父亲的家训。</p> <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重修包公墓。工程于1985年10月6日奠基,1987年10月1日竣工。</p> <p class="ql-block"> 在隆重的落成典礼上,出现了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宾。他,正是包公的第29代孙,当时的“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他带着妻子黄秀英,专程从香港来合肥,参加包公墓的落成典礼,并拜祭先祖包公。</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合肥之行,包玉刚还将父亲包兆龙12个字的遗训刻在了包公祠一旁的浮庄里,“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包公的家风家训,千百年来,影响到了他的后代子孙。从包兆龙和包玉刚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包氏家风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安徽省九华山脚下的祠堂村,居住着2000多名像包明斗这样的包氏子孙。</p><p class="ql-block"> 800多年前,包公的第五世孙包康二迁居到这里,从此代代相传,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家祭日,包氏后人聚集在包家祠堂里,由76岁的包熙枝老人主持,进行一场祭祀。</p><p class="ql-block"> 祭祀的重要环节,是所有的包氏后人一起大声颂读老祖宗包公留下的家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缅怀。作为包公的后人,他们不能忘、也从不敢忘记一千年前祖宗留下的家训。</p> <p class="ql-block"> 包拯首先是一个孝子,然后作为一个好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所以,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要培养一个好官,我想应该从家风,从家那个地方培养起,那是根,是我们文化的根。</p><p class="ql-block"> 无欲则刚,清心才能寡欲。包公入仕之初,就把清心治本,直道处世,作为时刻警醒自己的信条,形成了千古流芳的孝肃家风,成就了一个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爱民如子的“铁包公”。</p> <p class="ql-block">2024.10.25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