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代高僧的赤子情怀 】</p><p class="ql-block">作者:张亚加 供稿:富民四达 整理: 朱浩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普道师父燃指供佛当年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孝养双亲,非独儒家节义。佛门释子亦不乏谆教之人,目连救母解脱饿鬼道,此后始有盂兰会;憨山大师思亲罔极,以血泥金,书成《华严经》一部;虚云大师为报母恩,三步一跪,自天台山朝礼五台,历时近两年。此释子孝亲之义,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富民地处省城北隅,历来多有高僧,元灵芝寺僧无语,冬不炉,夏不扇,圆寂时异香满室,三日不散。清康熙年间,楚人灵药卓锡县北九峰山,历时八岁,始辟道场,蔚为大观。而后有明法、续亮、莲洲、海月、普道等高僧名僧。然孝感动人者,莫如野云普道禅师。</p><p class="ql-block">禅师普道,姓王氏,晚号野云,云南大理祥云县人,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丁未)生,昆仲二人。民国六年(1919年)在鸡足山祝圣寺皈依照开和尚,随其来到富民九峰山,由此结下了与九峰山西华寺的不解之缘。民国七年,十三岁时,慈父王公不幸去世,改由其姨亲抚养,命以牧牛。法师少异于俗人,对佛教精深的学说素有浓厚的兴趣,年少之时便长期茹素,有拯救苍生出离苦海的志向,年少便有出家为僧的想法。恰逢家中经此巨变,给他的心灵以巨大创伤,人生不就像草上的霜露一样短暂充满无常,自此出家的志向便越来越强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悄然离家</span>辞亲割爱,十八岁时在鸡足山礼照开和尚剃度为僧,得名普道,号无疑,与恩师继续在鸡足山攻读深造佛理。</p><p class="ql-block">普道虽离亲出家,却十分挂念家乡的母亲马氏,马氏已然疾病缠身,久治不愈。民间传言,以人肉为药,调制成肉羹可以治病。年轻的普道得知后,毅然忍痛挥刀割下左腿上的一块肉。因得此肉羹,马氏的瘤疾不久便痊愈了。</p><p class="ql-block">人肉作药,已被科学所摒弃,许多郎中依靠自己主观臆断,竟留下用人肉作药荒谬理论,或许是普道的孝义感动了上苍,马氏病痛得愈。民围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普道在九峰,续有碑记两幢,今虽只残存半截,但仍可辨出“剐股疗亲。又刺血⋯”的字样。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姚安县赵鹤清(字松泉)与泸西陈古逸到九峰参禅,一住数日,期间松泉为普道撰诗一首并在前言中写到“名师普道,祥云县人,父早卒,母马氏有疾、待剐股疗之义。圆公和尚(九峰僧人)逝寂,师为之慕志,乃知师故谆孝之人矣!常住寺院、记叙思也、一身坚之,道行高洁,又勤苦耐劳,作此赠之!”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会县远峰和尚到九峰參加玉皇殿竣工和玉皇开光盛会时。普道将自己左手无名指用棉花包裹好、蘸透香油,跪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之前烧去骨节两节,凡在场念经僧众、居士,达官贵人和一般香客无不感到普道对佛之“诚”。故在此道场功德圆满结束时,远峰高声朗通自撰诗一首“祥云人杰秀灵钟,剐股调羹待母恭。荒寺建成年未壮,莲经书后血犹浓,三心自苦空诸相,十指从今现九峰。祖道兴衰师有责,莫教庭草绿茸茸。”</p> <p class="ql-block">以上三方叙述,都证明了普道禅师对母亲一片炽热的感恩之情啊。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母亲马氏不幸去世,普道法师悲痛欲绝,回故乡样云奔丧,将母亲遗骨与父亲合葬于卧龙岗伏石亩,并延请华亭寺方丈定安和尚为父母题写基志,足见孝义。其实,这也是解放前普道和尚最后一次回到象乡样云。</p><p class="ql-block">普道在富民三十年,主持重建了九峰山西华寺,恢复了九峰山二十一道天井的盛大规模;开办九峰山小学,并请人担任教师,培养佃户子女读书识字:解决山林争端,委派专人巡视山林,有效阻止了乱砍滥伐的行为:奔走滇黔,搜罗各寺兴衰学故,主持编修第一部《九峰山志),对九峰山历史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出家以来“剐骨”、“刺血”、“燃指”苍天动容,芳名远流。1955年后,因为历史原因,普道被安排到金马寺、进行劳动改造,担任食堂采购员。据普道和尚弟子介绍,后来赵朴初有意启用普道担任佛教职务,但因为其历史关系复杂,后来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1980年春季,普道得到特赦,获批准回乡探亲。弱冠之年辞亲远游,而立之岁父母俱殁,古稀之年再次踏上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象中直系亲属已经完全作古、只留下他子然一人,飘荡在这红尘俗世。他用一句“平生多放荡”巧妙概括了自己的大半生,“放荡”二字的寓意又是多么深沉啊。如今当他走上卧龙石岗,在满山碧草中寻找父母坟冢时候,看着这满山充满生机的碧草,对比起自己的际遇,内心是否会掀起丝丝波澜。眼前但见山川改颜,物是人非,一片荒丘,万冢坟茔难存一二,顿觉感沧桑变幻。</p> <p class="ql-block">父母坟头已然长满荆棘杂草,他不忍父母坟茔掩没荒草或被箱寒暴鳐,节衣缩食,并在当年秋季把父母坟茔迁葬于峻清河西岸,勒石立碑,并为之铭,铭曰:“行年十三,慈父见背;目亲西归,满眼热泪;报答口恩,灵山一会:父母常相口,永无口别味”。后来清明时节,他再次登山祭扫时,感怀物我,抚叹今昔,口占一首“时逢清明景,杨柳半垂荫;登山扫亲基,低头泪沾襟。人在梦幻中,只二渺无音。仰望父母归极乐……”,可见其用情至深。悼亡父母,便成了他晚年生活的又一个部分了。</p><p class="ql-block">目睹了民国时的军阀制据,百姓流离失所;亲身体会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庙宇由残破不堪到金碧辉煌,再到一片废墟的人事变迁:三十年的牢狱生活,却在狱中始终茹素,依靠自身精湛的医术为人治病。当他守心待死之际,却在无意之间堪破了三关,了悟心门。当虚空箴碎之际,幽昧之地,水停止了流动,花开也黯然无声。粉碎了眼前的百孔千疮:粉碎了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粉碎了的还有那颗行将就木的心。笈醒了徘徊在红尘梦里的他:及醒了早已枯庞的肢体:震醒了三十年来的红尘宿梦。只见得眼底柔和的清辉倾酒在地上,万物具明,远近高低,山影湖光、宛然在眼。从此,他不再是无枝可栖的候鸟,他拾起遇叶的禅风,收留在那件褪色的衲衣之上,依稀消失在路的尽头,走进光辉之内,回归本真。从此之后,他以振兴禅宗为已任、不再孤独,不再蜜落悲愁。直到此处,他才深知何为“放下”。</p><p class="ql-block">回乡后的普道禅师,以振兴禅门为己任,先后纳徒五人,主持翻修祥云观音阁。经过了羁旅漂泊,看惯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或许已逾蓋老之年的他更能体会家的含义吧。</p> <p class="ql-block">如他自说“身自云中一孤鹤,随缘飘荡无者落。”家便如栖息的港湾,无家漂泊的游子,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贫富贵贱,都只是随处漂泊的云中孤鹤。他在父母坟前,独自对父母呢喃“游子归来亲可知,天地茫茫难寻思。”是啊,年少离家,今我已归来,但是双亲具已西游,目及远山近物,茫茫的天地,要去哪里寻找思忆父母呢?最终他还是排遣了对双亲的极度思念,他自问“跳人空门终为何?思亲罔极志未落。橘称养口难言孝,一瓣心香祷弥陀。”出家五十余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他似乎也看到了当年那个踌躇满志,为渡群迷登觉安,敢辞微命人炉汤的奇少年。孔子说,能养口舌,是不能称为孝的。黄檗禅师说“衣食奉养,是小孝:光宗耀祖,是中孝;超拔父母永生才是大孝”他正是用离亲出家的方式,成就了大孝,也成就了双亲。</p><p class="ql-block">直至1991年临终之际,普道禅师仍不忘双亲,他留下遗嘱,要将火化所得遗骸研磨为细末,分作三份,其中一份以糖和之,撤在祖坟,永远陪伴亲人。一代高僧普道野云禅师,亲身詮释了佛门释子的孝道,诠释了人间的大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