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中见证迁徙的家

从容中道

<p class="ql-block">  大凡中华子孙,大概没有人不爱家的。但是,大家对自己现在家怎么来的,从何处迁来,高祖、曾祖父名字是不是知道呢?这就很难说了。</p> <p class="ql-block">  面对浩瀚的传统文化,今天很多人也读了不少书,但我们不要自以为地认为,我们对祖宗、家族都很熟悉,恐怕不是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我脑海中对老家为何在清朝光绪年间从南城迁到孙家山居住一直在思考。</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时期,云台山地区还是海中的岛屿,南城与海州隔着一条波涛汹涌的海道。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带人在南城周围就地取材,用石头筑了一座城池。此后,南朝在郁州设置东海县,县治也在南城,称东海城,又因为城池位于东西两个凤凰山之间,俗称为“凤凰城”。</p> <p class="ql-block">  南城曾长期是江苏云台山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附近的适野亭遗址更是古人乘船过海后进入云台山的唯一通道。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东海守御千户杨从益设墟沟、宿城两个营寨,因墟沟营寨位于云台山北端,称为北城,而东海城位于云台山南端,故称南城。</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你从南首古城门入,城门正中石刻匾额“古凤凰城”几个大字可见,为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海州知州黄金韶题写。</p><p class="ql-block"> 穿城门,一条全部由石板铺成的窄街道向北绵延一公里多。据说,铺路的青石有1339块,至今格局未变。石板路中间,可见一道深深的车辙,让人不禁想象这条千年古街道曾经车来人往、市井繁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进古城,石板路两侧是传统民居,绝大多数房屋为石墙到顶,看样要用几万甚至十几万块小碎石砌成,冬暖夏凉,结构坚固。房屋格局为前店后宅,屋顶青砖灰瓦、斗拱出檐。每个院落门面不大,但进入院中空间频大,或有两三道穿堂,或有三五进庭院,或为两宅互通院,具有江南庭院的民居韵味。</p><p class="ql-block"> 在南城各姓氏古民居中,有杨家大院、胡家民宅,但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侯府大院。侯府主人武迎吉,字耀东,号蔼亭,行伍出身,以军功升任山东登州镇总兵,统辖全省水师,70岁时告老还乡。侯府分南府、北府。北府由东大街106号进入,在二道院内,有堂屋三间,正门楣刻有“福”字砖雕,门额仰刻“寿喜”图文。南府为家庙,现保存较好。</p> <p class="ql-block">  在古中国,南城也是中国封建宗族制度的一个典型地方。通过对南城的江、杨、武、胡姓宗族资料研究,我们可以对宗族进行全面的透析,揭示宗族的本质和宗族所具有的一般特征。</p><p class="ql-block"> 家族宗谱记载告诉我们,每一个宗族的子弟全部是该宗族始祖一一始迁祖一一的后裔。南城杨氏宗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当地人群共同体。在过去历史时期,杨姓同宗,是一个共同始祖后代,是一个宗族,即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南城杨氏子孙散处各地,宗族变化,有的甚至相隔遥远。这样,他们尽管存在血缘关系,有的因过去交通不便或通信微弱,淡薄联系,有的则毫无联系,丢失基本条件,也就不可能结合为一个宗族。</p><p class="ql-block"> 南城杨家,始祖杨仁义原籍当涂人,明初征战有功,洪武二十七授武德将军,守御东海正千户,世袭正千户。因明朝为恢复战乱破坏的国家经济,实行移民政策,迁居古东海南城,为南城杨氏家族始迁之祖,终葬南城。嫡曾孙杨威袭职,进阶指挥。</p> <p class="ql-block">  纵观南城杨氏家族的六百多年发展史,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南城杨氏家族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一自然规律。因岁月变迁,南城杨家祖茔地荡然无存,宗祠被占用,家中石屋地陆续变卖,杨家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南城杨氏家族已退出历史,但几份保存下来的契约文书却“原汁原味”地揭示了当年的实况,是珍贵的家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作为南城江、杨、武,对云台山自然的力量有种爱意,人们崇拜它、利用它,却又惧怕它。即使是在生产力发达的现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也只能坚强地抵御和自救。而在清光绪年间,当南城先民面对着残酷的旱灾时,就显得更加脆弱。</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想象的空间回到属于晚清的年代,那一年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发生旱灾席卷了云台山地区。史籍记载:“……无梁菽黍稷,无蔬无果,官仓匮,民储罄,市贩绝……食死人肉,路人相食,家人相食……饿殍载途,白骨盈野。”只看文字描述便让人知得当时残酷的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翻开地方志,会看到光绪二年海州、沭阳一带“旱蝗为灾”,出现了“赤地千里”、“灾民流徙”的悲惨情景。</p><p class="ql-block"> 为了躲避灾荒,许多云台山周边灾民背井离乡,向外地流徙。据历史文献推测,当时从苏北向南流徙的灾民“不下二十万人”。而我曾祖父只好选择从南城外迁孙家乡居住,这是多绝望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呀。孙家乡从此也成为我们这支杨的祖籍地。</p> <p class="ql-block">  我多次去家乡,想去看一看孙家山,但导航已经无法搜索到。现如今孙家山地名早已不存在,人们也只能谈论它的历史故事。孙家山在翻过的一页页日历中不断变化着,昔日的老家住地现在已成为桃林社区。没想到住过的老屋还在,而山上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只是看花人换了一拨又一拨。</p><p class="ql-block"> 在连云港生活,已近七十年。作为当年汇入孙家山的一滴雨,我要感谢祖先,过去的草堂茅屋,早已成为我的精神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