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帝凤阁①,刺史鸡窗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①古帝凤阁:典出《文选·杂诗》。黄帝时期,人们将凤凰在阿阁筑巢的行为视为祥瑞的征兆。 ②刺史鸡窗:典出《幽冥录》。晋代官员宋处宗在自己窗前养了一只鸡,后来鸡突然能说话。于是,宋处宗长时间与鸡交流,他的语言技巧大大提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亡秦胡亥①,兴汉刘邦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①亡秦胡亥:典出《史记·秦本纪》。秦始皇幼子胡亥即位后残暴无道,最终被逼自杀,继位的子婴又被项羽所杀,秦朝灭亡。 ②兴汉刘邦: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建立了汉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戴生独步①,许子无双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①戴生独步:典出《后汉书·逸民列传》。东汉隐士戴良学识渊博且见解独到,曾自认为天下无人能与自己相比。 ②许子无双:典出《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学者许慎在研究“五经”上独占鳌头,世人称赞他在这方面无人能出其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柳眠汉苑①,枫落吴江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①柳眠汉苑:典出《三辅旧事》。汉朝官苑中有棵柳树,每日三次卧倒,三次起立,很像人睡觉醒来的样子,被称作“人柳”。 ②枫落吴江:典出《唐才子本纪传》。唐代人郑世翼在与崔信明相遇于江上后,感慨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的佳句,于是向其借阅其他作品。但还没有全部看完,郑世翼就感到非常失望,认为世人对崔信明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了,于是将其作品投入江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鱼山警植①,鹿门隐庞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①鱼山警植:典出《法苑珠林》。曹植登鱼山,听到诵经声而受启发,创作出《太子颂》,作为佛教音乐流传。 ②鹿门隐庞:典出《后汉书·逸民列传》。东汉末年,名士庞德公归隐山林不肯做官,后来更是带着妻儿进入鹿门山采药,再也没有出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浩从床匿①,崧避杖撞②。</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浩从床匿:典出《新唐书·文艺传》。孟浩然在拜访王维时恰遇唐玄宗前来,于是躲在了床底下。王维告知唐玄宗详情后,玄宗请孟浩然从床底出来。 ②崧避杖撞:典出《后汉书·钟离意传》。东汉时期,药崧因为办事不力,被明帝用手杖打,药崧立即躲到床下,并且称皇帝不应随意打人,要注意举止端庄,明帝因此收手。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诗瓿覆①,韩文鼎扛②。 </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刘诗瓿(bù)覆:典出《明史·刘基传》。刘基有诗集《覆瓿集》,其“覆瓿”一词源于西汉刘歆与扬雄的对话,当时刘歆说:“当代的学者醉心于功名利禄,他们的作品恐怕只会被后世用来做酱坛子的盖子了。” ②韩文鼎扛:典出《新唐书·韩愈传》。因韩愈诗文风格雄健,所以后世人形容韩愈的笔力可以举起大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愿归盘谷①,杨忆石淙②。</span></p><p class="ql-block"> 【注释】 </p><p class="ql-block">①愿归盘谷:唐代人李愿不愿意依附权贵,所以选择在盘谷(今河南济源县北)隐居。 ②杨忆石淙:明代杨一清曾用“石淙”为故乡的一处景色命名,到了晚年,他因为无法再回到家乡,就用“石淙精舍”为自己在镇江的住所命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弩名克敌①,城筑受降②。 </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弩名克敌:典出《挥麈三录》。南宋大将韩世忠在“神臂弓图”图样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一种弩,被宋高宗赐名为“克敌”。 ②城筑受降: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以“受降”为边疆城市命名,第一次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孙敖奉命筑城,并命名为“受降”城,意即接受匈奴的投降。第二次是在唐中宗时期,为了防止突厥南下,张仁愿在边境筑城,并命名为“受降”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韦曲杜曲①,梦窗草窗②。 </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韦曲杜曲:典出《旧唐书·韦安石传》和《旧唐书·杜佑传》。韦氏一族的聚居地在西安府南、皇子陂西,这一地段被时人称为“韦曲”。韦曲以东五里的地方,是杜氏一族的聚居地,被时人称为“杜曲”。这两个姓氏是当时长安的大姓、大族。 ②梦窗草窗:“梦窗”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其别号为“梦窗”。“草窗”指同时代文人周密,其别号为“草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灵征刍狗①,诗祸花尨②。 </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灵征刍狗:典出《三国志·魏志·方技传》。时人曾三次询问周宣梦见刍狗是什么含义,结果周宣给出的答案皆不相同,但都一一应验。 ②诗祸花尨(máng):典出《列朝诗集·高太史启》。明代高启曾题诗:“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静有谁来。”因诗中后两句涉及宫中隐私,触怒了明太祖,高启最终被皇帝所杀。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嘉贞丝幔①,鲁直彩缸②。 </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嘉贞丝幔:典出《开元天宝遗事》。张嘉贞欲将郭元振招揽为自己的女婿,但不知该将五个女儿中的哪一个嫁给他,于是让五个女儿全部藏在幔帐的后面,各执一根丝线让郭元振选择。最后郭选择了红色的丝线,也就是张嘉贞的美丽贤惠的三女儿。 ②鲁直彩缸:鲁直(黄庭坚)向苏东坡的孙女求婚,并用彩绸缠在酒缸上作为聘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