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之行…黄峪、白石峪

萍.遇

<p class="ql-block"><b>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幽深而静谧的山谷,它们被泛称为“秦岭七十二峪”。每条峪口都有自己神秘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黄 峪</b></p> <p class="ql-block">  黄峪又名黄峪沟,位于长安区滦镇境内。东邻秦岭野生动物园,西接青华山。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峪内修建翠微宫避暑,故取名“皇峪”。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改为“黄峪”。峪内有河名叫金沙河,是潏河的支流。</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上王村后,在村南遇上一座寺庙,名叫“密严寺”。据说这是终南山中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金碧辉煌的密严寺,背靠青山,在清晨的阳光下是流光溢彩,十分醒目。只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庙门紧闭不得而入。</p> <p class="ql-block">  鸟鸣山幽,古树绿叶,满谷青翠遮蔽着厚厚的腐土,溪边裸露的山石诉说着历史的久远。沿溪前行约两公里,一座大坝高横眼前,这就是黄峪水库了。</p> <p class="ql-block">  从1972年起,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周边村民徒手历经七年建起这座高达30余米,顶宽8米,长86米的拦水大坝。为下游村庄的生活及农业用水提供了源头,昔日的皇家禁地今日为民所用,金沙河水发挥千秋功业滋润着一方百姓。</p> <p class="ql-block">  金沙河即黄峪之水出山后形成的河流,呈西北走向入沣归渭;金沙泉即金沙河的源头,在翠微宫范围之中。“几户人家几炊烟”,是说昔日的翠微宫已不复存在,在其遗址之上已形成了山间村落。现在滦镇街道的黄峪寺村就是当年的翠微宫遗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山顶有坪,南北约1公里,东西约0.5公里。坪上座村,分在上、中、下营三块平地上,以营为村,许是沿用了唐朝时皇室卫队驻地的称呼。村旁有山,东翠微、北青华、西观音、南万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p> <p class="ql-block">  黄峪寺村海拔1200米左右。公元625年李渊在此建太和宫,公元647年李世民不忍长安城中皇宫燥热,诏令扩建太和宫,依岭为势,笼山为苑,建起了新的宫殿群,取名翠微宫。唐太宗在此避暑处理朝政,翠微宫一度成为唐初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白 石 峪</b></p> <p class="ql-block">  白石峪隶属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是秦岭野生动物园后面秦岭山脉中的一个小峪口。传说唐长安城的明德门正对着峪口,站在明德门上可以看到峪里有白光闪现,原来是峪里的白色石头被阳光照射所致,故称“白石峪”。</p> <p class="ql-block">  白石峪,此地所产白石,质地洁白,纹理清晰。色泽纯净,细腻坚固。西安市城墙外广场上的许多建筑石材均来自于此。此地有一高耸的山峰,由于此地盛产白石,人们称她为白石峪山。水落白石,经年不息,竟凿出道道深沟,白石横卧如鱼脊…</p> <p class="ql-block">  翠微寺原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命著名建筑大师阎立德设计建造的,唐太宗终老时来此避暑,玄奘也曾陪从至其弥留。翠微寺原为翠微宫,是唐代四大行宫之一,玄奘大师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翻译出佛教经典《心经》。后翠微宫废为翠微寺,香火不盛,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  白石峪全长4.03千米,目前还保持着较原始的状态,峪道不深,但植被覆盖率极高。周边有三百多棵上百年的板栗树,据说每年的板栗产量可高达十几万斤。峪口内有多条瀑布,沿河道进峪约460余米,就可以看到一个约7米多高的小瀑布。清澈的山溪从峪道上端飞流下来,在瀑布底部形成了一个小水潭,水质极为清澈透明。</p> <p class="ql-block">  白石峪的板栗,有大有小,而且数量最多。不管是从黄峪寺下白石峪的山间野路,还是白石峪口动物园后成片的板栗林间,都有成群结队来捡板栗的游人。</p><p class="ql-block"> 秦岭七十二峪各个峪口,或多或少都有板栗树。但要说板栗林最多,最集中,人气最旺的,还属黄峪、白石峪、子午峪这条环形穿越路线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石峪历史悠久,唐代这里是唐皇李世民避暑行宫翠微宫的下院所在,峪口的严福寺也曾是翠微宫的附属寺院,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当你踏上黄峪、白石峪、环穿之旅,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穿梭。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