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桂日记4

七彩风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 阵雨</p><p class="ql-block">山里的天气诡异得很,早上天刚蒙蒙亮,朦胧中远处的山腰缠着一条白白的云带,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不一会儿,金黄色的稻田,寨子里的吊脚楼都渐渐露出了真面目,天上的白云跟山间的云带悄悄地都连成了一片,大大小小的山头又都藏到了云彩里。太阳出来了,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它的光芒,看窗外淅淅沥沥的滴起了雨点,俄顷雨点连成雨丝唰唰唰的雨声传来,早起看梯田日出的男男女女跑回了寨子,刚好早餐时间。</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早餐有点简陋,一盘咸菜,也不合北方人的口味,稀饭就是前天晚上剩下的米饭加水煮成。每人一个小馒头,年轻人一口吃得下,可口的是米粉,吃起来比较劲道。鸡蛋每人一个,都认为是山里的鸡下的,绿色食品,吃的津津有味,我倒不以为然,寨子里的人们虽然朴实,但他们也懂得山鸡蛋的价值,不可能拿来照顾我们的。</p> <p class="ql-block">饭后雨停了,步行下山至乘车点,走在湿滑陡峭的山路上,感到有些吃力,特别像我们这些老家伙,膝盖疼,受不了。好在路途不长,一会儿就到了乘车点。坐上景区旅游大巴,一路东拐西拐,转转悠悠,将我们拉到了一个叫黄洛瑶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通过一条尚未竣工的长长的长廊,此长廊系木质结构,是深圳援建的,投资390多万。来到一处新建的建筑,名曰“中国长发科技馆”,由广西桂林市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筹建,总投资1亿元。跟着馆内导游,参观了用淘米水制造新型洗发水的研制全过程。之所以在此建中国长发科技馆,是因为此地有一个长发村——黄洛红瑶长发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洛红瑶长发村位于龙脊景区内,沿龙脊旅游公路可达,黄洛红瑶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这里的妇女个个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头发大多数都能垂到地上,头发长达1米以上的妇女就有60多名,现在头发最长的有2.7米,因此而获得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群体长发女之最”的证书。据说这里的妇女头发乌黑且长的秘诀是将淘米水发酵后用来洗头。</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后来到了此次旅行最后的一处景点——象鼻山景区。</p><p class="ql-block">象鼻山位于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的汇流处,江中有山酷似大象故名曰象鼻山。因其独特的山形和悠久的历史于1995年被评为桂林市城徽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是旅游淡季,这里还是人山人海,沿江岸栏杆旁边到处人挤人,手举手机摆出各种姿势与象鼻合影。看看这些照片就知道想在这里拍一张理想的照片有多难,不管在哪个位置,总会有人陪伴在你身边。</p><p class="ql-block">到此整个旅游行程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10月20日 阴</p><p class="ql-block">今天没有什么安排,行程上就是乘班机回家,回程飞机时间是下午六点零五分,整个一天时间没事干,就想到附近景点转转,咨询了酒店服务员,,给我们推荐去芦笛岩、七星公园,于是打滴滴前往,从来没用过这玩意儿,下载APP试了一下,确实方便,于是分乘三辆车先去了芦笛岩景区,这里的主要景点就是一个溶洞,大家没兴趣,在周边逛逛,拍拍照就又打车去了七星公园。</p> <p class="ql-block">因是周日,公园内热闹非凡,唱歌的,跳舞的,在地上练书法的等等,看介绍,这儿有桂林古八景之一骆驼山,克林顿访华时曾在此地发表演讲,骆驼山不大,山形酷似骆驼,每人都在此留影。公园很大,不想步行,坐电瓶车转了一圈,开车的老师傅人不错,给我们当起了义务导游。</p><p class="ql-block">一上午我们自己组团游览了两个景点。</p><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五十分,大巴接我们去机场。</p><p class="ql-block">六点零五分飞机准时起飞。</p><p class="ql-block">八点零五分到达遥墙机场。</p><p class="ql-block">十点半安全到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