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捷克奥地利的日子(4)

树丰雪晶

<p class="ql-block">  从圣沃夫冈旁的码头坐上游船,约45分钟我们就到了靠近萨尔茨堡的码头。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p><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靠近德国边境,美丽的萨尔茨河把萨尔茨堡分成新城和旧城两部分,这里有着一座座历史久远的教堂和修道院,鲜花簇拥的花园,千姿百态的雕塑,奔放流畅的喷泉,把这座古老的城市打扮得优美雅丽,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交汇融合,使其成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那天,正遇上萨尔茨堡举办音乐节,估计是周边的市民都集聚过来了,往日安静优雅的莫扎特广场,粮食胡同,还有横跨阿尔茨河的爱情桥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尤其是莫扎特广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旋转木马,蹦床,大转盘等等大型游艺机,还有临时搭建的各种摊位,售卖着各种食物饮料、当地的手工艺品,伴着三三两两的街头音乐艺人高分贝的表演,孩子们在游艺机上发出阵阵欢笑声尖叫声,我们在这嘈杂和喧闹的氛围里再也无心欣赏和逗留,跟着导游在拥挤的人群中快速穿行快速离开,以至于在如此有名的古城里都没能留下什么印记。</p> <p class="ql-block">  米拉贝尔花园位于萨尔茨堡的市中心,建于17世纪初,是当时的红衣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他最宠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p><p class="ql-block">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私家园林,希腊雕塑,古典喷泉,花卉园艺,无不透射出欧洲皇家花园的风范。春去秋来,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修剪齐整的草地上鲜花拼嵌出不同的几何图形,花园的中轴线正对着萨尔茨堡的城堡,城区各种形状的塔楼和蔚然屹立的城堡成了花园的背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见它高贵绰约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此图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滨湖采尔,是萨尔茨堡周边一个当地人十分钟情的度假胜地,早年,茜茜公主也常会来此度假。小镇得天独厚的湖水、山脉、古老的钟楼、街市和民居都驱使我们去一探究竟,只是时间有限,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下午去穿越大钟山冰川公路,因为这里是高山公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早上一路过来,公路边的苹果树结满了果实,原来当地盛产苹果。导游说起当地的一个习俗,路人可以捡拾掉落在地的苹果,但不能在树上摘取,而如果是孕妇则可以随意摘取,一个小小的民俗,可见奥地利人对生命对妇女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在小镇一个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一颗硕果累累的苹果树。</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小姐姐们都是铁轨控哦!</p> <p class="ql-block">  每年只开放六个月的大钟山冰川公路,自南向北跨越了阿尔卑斯山脉,从花草遍野的丘岭,到树木茂密的林地,再到常年皑皑白雪的冰川世界。用“十里不同天,一路有四季”来形容一点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景色在不断地变化,映入眼帘的色彩也从翠绿、墨绿,灰褐渐渐变成了黑白两色,黑的是山峰的岩石,白的是耀眼的雪地。海拔越来越高,温度也渐渐地降下来了,窗玻璃上有了一层薄薄的雾蔼。</p><p class="ql-block"> 这条长度为48公里的山路,曲折迂回,转弯难度颇大的U形弯就有36个,常年累月奔驰在这条天路上的司机沉着冷静,技术精湛,尽管车厢内的人们惊叹这壮美的景色,“哇塞哇塞”之声不断,却丝毫没有影响他良好技术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司机在一个瞭望平台处停车让我们下去拍照,太阳被浓重的云雾遮挡,天色灰蒙蒙的,雪山也不见它的身影。霎时间,云开雾散,阳光撩开了雪山的面纱,我们都赶快按动相机,仅仅几分钟,阳光和雪山又躲入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此视频为同行旅友所摄,鸣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翻过了奥地利最高峰的阿尔卑斯山脉,我们今天将在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住上一晚,虽然在马里博尔并没有游览的项目,但是总还是到了另外一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马里博尔建于13世纪中叶,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它是斯洛文尼亚第二大城市。每年一月,位于城市郊外波霍列山脉山坡上,马里博尔波霍列滑雪中心都将举办阿尔卑斯滑雪世界杯女子高山滑雪障碍赛、高山滑雪大回转比赛等赛事。</p><p class="ql-block"> 很幸运,那个晚上我们就住在滑雪场边的度假酒店,入住时已是夜晚,懵懵懂懂地洗漱入睡了。清晨起来,夜晚的秋雨才停,四周似乎都被清洗了一遍,原来,我们的酒店就贴着滑雪场的坡道,洋溢着乡村气息的酒店褚白相间的墙面,滑雪道上的草地像一条翠绿色的绒毯覆盖在上面,分外和谐漂亮。</p> <p class="ql-block">  美泉宫,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1743年,玛丽亚·特蕾莎女王下令在此建宫,历经多次扩建和修缮,如今这里是一片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p><p class="ql-block"> 宫内有1400个房间,从中央大厅进入,有44间是优雅精巧,富贵华美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大多数是巴洛克式,它是17世纪欧洲流行的雕琢细腻的建筑风格。宫中另有东方古典式的建筑,用紫檀、黑檀、象牙等等镶嵌的中国式房间、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也是东方风格,四周墙壁和天花板上密密麻麻地镶嵌着陶瓷器,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花瓶等铺摆得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装饰和摆件,悬挂在天花板上水晶吊灯、墙面上的壁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天花板上栩栩如生的壁画,到处可见的精美的描金雕塑,户外的阳光投射进来,浓烈的金碧辉煌瞬间把我们包裹起来。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莎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为整个宫殿平添了高贵非凡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  终于,行程到了最后一天,我们上午将在维也纳Citywalk,下午去造访距离维也纳80公里梅尔克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玛丽亚•特蕾莎广场。广场正中有尊大型的特蕾莎雕像群,这就是维也纳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的特蕾莎纪念碑。玛丽亚·特蕾莎是哈布斯堡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在40年的统治时间内,她使古 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广场的两边是奥地利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它兴建于1874年至1883年,是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大厦前面是雅典娜雕像和喷泉,都成为维也纳知名的旅游景点。虽然国会大厦在二战期间严重受损,但是大部分已恢复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  霍夫堡皇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从1275到1913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成了这个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在皇宫前面的英雄广场逗留了片刻。</p> <p class="ql-block">扫街。</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美誉,也是维也纳的重要名片。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p> <p class="ql-block">  SACHER咖啡馆,代表了维也纳的咖啡文化。1832年,甜品师萨赫在这里研制的巧克力蛋糕风靡一时,时至今日,蛋糕的配方仍在使用中。但是只有萨赫家族拥有的咖啡馆才能生产出售这款“原味萨赫蛋糕”,物以稀为贵,所以世界上很多人来到维也纳,都会提前预约打卡这个咖啡馆,来品尝这顶着奥地利国宝桂冠的巧克力蛋糕。</p><p class="ql-block"> 有幸,我们也在那里享用了国宝级蛋糕和咖啡。</p> <p class="ql-block">  斯蒂芬大教堂,位于维也纳市中心克恩顿大街,故有“维也纳的心脏”之名,也是维也纳城市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斯蒂芬大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教堂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为哥德式风格。北塔后建,具有文艺复兴风格。高大的南塔为歌特风格建筑的典范之作,高达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p> <p class="ql-block">  金色大厅,全名维也纳音乐协会大厅,.由丹麦建筑师Theophil Hansen设计,1867年落成,是维也纳最著名的音乐厅之一,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主场。金色大厅的名字来源于其内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每年元旦,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目光都会集中到这里,或现场观摩,或远程聆听,就是为了欣赏一场振奋人心的《新年音乐会》。据说,每年的2月份,就会在网络上预订次年的新年音乐会,50万人摇号2千张门票,票价最高为1400欧元,可见其炙手可热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梅尔克修道院,是一座本笃会修道院,建立于1089年,距离维也纳约80公里,魏然屹立在下奥地利州梅尔克镇的山岩上。千百年来,它如同一位长者,用其威严的目光俯瞰波澜起伏的多瑙河,拥抱优美多姿的瓦豪河谷。</p><p class="ql-block"> 梅尔克修道院的建筑风格经历了多次变化,我们今天所见的,是1702年至1736年,由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师雅各布·普兰陶尔对修道院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其登上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巅峰。</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内藏有无数珍贵的壁画和中世纪手稿,图书馆内保存了数以十万计的珍贵书籍,最早的书籍诞生于9世纪,15种语言文字,堪为艺术和历史的瑰宝。2000年,梅尔克修道院连同整个瓦豪河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现今,仍有21人在此修行,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39岁。修道院有自己的土地和庄园,自己种植和酿酒,还开办一个学校,有学生800余人,有300余人维持运营,俨然是一个体系完善的宗教王国。</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内部是禁止拍照和摄像,我们只能在室外留下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从旋转楼梯可以登上梅尔克修道院的露台,而这个华美无比转梯被誉为“皇帝的楼梯”,是18世纪中叶改造时的杰作,至今仍然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楼梯不仅展示了巴洛克建筑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光与建筑结构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12天10晚的捷克奥地利两国深度游结束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和温暖的家园,一切,又如同梅尔克修道院那道旋转楼梯回到了生活的原点。但是,我</span>们带回的浓重的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印迹;带回的热烈的波西米亚风情;带回的纂刻在脑海中的清新美丽的湖光山色;带回的众多肤色的男女老少微笑的神情;带回的我们10多位团友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都久久地滋润着我们的心扉。</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好朋友王医生说道:“常常在思考着旅行的意义于我到底是什么?是领略各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亲眼见证不同的风土人情;是漫步湖边、徜徉山间感受心灵的放松和滋养;是与家人朋友一起与不认识的人同行,从陌生到熟悉建立新的情感链接,体验各种人格特征及人际关系;是从古到今各种精妙绝伦的建筑、设计、艺术展示所带来的震撼、叹息、灵感,从而激发内在的勇气和信心;是换个环境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再出发的舒适区、加油站”。</p><p class="ql-block"> 说得太好了,真情实感,富涵哲理,我把这段话作为我这个集子的结束语分享给大家,和大家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