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新编 下(二十二——二十五)

星空

<p class="ql-block"><b>作者:遐想、多一 2024.9</b></p> <p class="ql-block"><b>美国宾夕法尼亚州</b></p> <p class="ql-block"><b>二十二、国家宪法中心</b></p><p class="ql-block"><b>“不就是一部宪法吗?半个小时就能溜一圈。”没进美国费城的“国家宪法中心”(图1),我是这么想的,可是当我真正走进这个中心,却被它巧妙的设计、详尽的史料、科学的编排所吸引,结果在里面呆了两个半小时也仅仅是走马观花。没想到美国宪法诞生是那么艰难。宪法中心二层的一组与真人等身的42座铜雕塑(图2)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50位艺术家花费了两年半时间的杰作。这组雕像再现了美国宪法诞生的过程。1789年5月25日,来自美国各州的55名代表齐聚费城,共同讨论美国的立国大法。中途有13位代表退场,所以这组雕像只有42座。每座雕塑都有名有姓,并标明其是来自哪个州的代表。群雕中的代表或三五成群共同探讨,或两人争辩互不相让,或颐指气使指东道西,或傲慢地不屑一顾……(图3、4、5)。就这样,经过4个月的艰苦辩论终于在9月17日39位代表在宪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美国宪法从此诞生。第一位签名的是大会主席乔治.华盛顿(图6),最后签名的是亚布拉罕.鲍德温(图7),年纪最长的代表是本杰明,富兰克林(81岁,图8)。有3位代表没签名,但他们的意见得到了重视。过了2年,又签署了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一修正案确立了美国人民应该享有的五大自由,即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和请愿自由(图9)。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和第一修正案对美国今后的发展,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立法都有深远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二十三、追寻林徽因的足迹</b></p><p class="ql-block"><b>1924年林徽因(图10)、梁思成等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该大学是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于1740年创建的(图11)。求学期间,林徽因和其他10位中国留学生共同租用了云杉大街3920号一栋3层的小红楼(图12图13) 。现在小红楼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妻,他们经营着自己的旧书店。女老板叫黛比(图14),对中国客人很友好,见到我们就让我们看贴在入口处林徽因的照片(图15),向我们打听林徽因的情况。这栋小楼一层是公共区,二层有3间房间,3层有3间。黛比不知道当年每一间的用途,也不知道林徽因究竟住哪间,但是她还是很热情地让我们上楼去看看。小楼每间屋子都堆满了书(图16),楼梯两侧也是书,根本找不到一点林徽因的影子,不过我还是愿意闭目想象,早上林徽因离开小楼匆匆去上课,下课后去餐馆洗盘子以补生活费的不足,晚上继续挑灯苦读的样子。林徽因心怡的专业是建筑,但当年建筑系不录取女生,她只好选择了美术系。林徽因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建筑师梦想,她旁听了建筑系所有的专业课,参加了所有专业课的考试,并且考试成绩大多是"D"(Destinquished:卓越)。2022年宾大举办了“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现任设计学院院长斯坦纳的注意(图17),照片上有23位1918-1941年在宾大求学的中国建筑师,林徽因处在C位,既是唯一的女生,也是唯一没有拿到建筑学位的学生。斯坦纳院长了解了其中的原委,便积极为林徽因申请学位。2024年5月,校方向她追授了建筑学学士学位,这个证书虽然迟到了100年,但还是让我们这些林徽因的粉丝感到欣慰。为此,我和多一于今年10月1日去宾大设计学院拜访了院长斯坦纳,并向他送去了中国人民的感谢和祝福(图18)[玫瑰][玫瑰][玫瑰]</b></p> <p class="ql-block"><b>二十四、枫叶红,秋水长,美国滨州的秋天。</b></p> <p class="ql-block"><b>二十五、最后的一抹秋</b></p><p class="ql-block"><b>看着树叶由绿变黄,变红,再一片片的落下,绚烂多彩的秋天很快就要离我们远去,心中真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b></p> <p class="ql-block"><b>视频: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b></p>